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博洋 《商》2013,(7):66-66,65
本文通过对原研哉及其平面广告设计的分析,理解、概括、总结原研哉设计理念,进而得出其对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无印的本源     
现年52岁的原研哉,是日本中生代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他与无印良品结缘的过程,蕴含着一种日本式的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3.
朱锷 《21世纪商业评论》2010,(4):108-109,111,112
三宅一生、隈研吾、深泽直人、原研哉和佐藤可士和,这五位代表当今日本设计界整体面貌的设计师,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时代信息,这样的时代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张力,他们的思考和行动能够给中国企业提供怎样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RE-DESIGN     
阎岩 《广告导报》2007,(9):34-35
原研哉(Hara Kenya)先生在《Design of Design》一书中写到: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这里说的就是RE-DESIGN,再设计。再设计简单说就是在已有设计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定位品牌或产品,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修改、调整,甚至是推翻重组。其中的关键在于回到原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朱于芝  刘红 《中国市场》2011,(48):149-150
随着社会的发展,动漫产品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日本的动漫产品也在影响着我们青年一代的成长。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设计师应承担起设计中的道德性责任,本文从设计现状出发,阐明了当代动漫设计师应如何在产品设计中把握设计伦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企业与好的设计师在一起,方能舞动奇迹!然而,找到好的设计师难,找到适合自己公司的好设计师更难。豪放、严谨、活泼……究竟哪种风格的设计师才适合您?O您更倾向手外来的"空降兵"还是花时间自主培养设计师?张庆华:公司倾向于自己培养设计师,我们基本上没有"空降兵",招个适合企业的"空降兵"很难。国外的"空降兵"喜欢炫色彩,而我们的很多客户都是偏国企和政府性质的,喜欢传统一些的设计风格。以前公司聘请过从日本回来的设计师,这位设计师将日企管理流程运用到我们公司,改进每个项目的日期、流程等。但  相似文献   

7.
网格设计的约束常常会给报纸、杂志、书籍等的设计带来一些困扰,在网格设计带来的诸多方便的同时,现代读者对于风格和情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这也给平面设计师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网格设计与自由板式设计的结合,摘取二者的长处,力求寻找一条新的设计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8.
饰物新视觉     
吴洁 《信息与经营》2010,(3):20-20,22
美丽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样。 看看法国设计师祖瑞·古艾塔、英国设计师萨拉·安尔格德和日本设计师高桥聪的最新首饰设计,截然不同的创新材质,风格迥异的美学理念,加上各自天马行空的空灵想象,呈现出的,是不同地域设计师对美的共同追求,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现代设计中人性化概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设计也不再是设计师的个人问题而是设计师与大众的沟通、配合的问题.现代设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设计,更多的是服务与交流,设计由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设计的面更宽更广,设计的要求更加关注人本身,也就是设计人性化.对人性化的准确理解决定着设计定位的准确,并帮助我们去创立并完善新时代全新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对陈幼坚设计思维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威 《商》2013,(13):332-332
信息化社会进程的推行下,中国的平面设计师的设计思维面临着来自西方强势的艺术思潮的侵袭和挑战。如何创制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已经成为中国设计师所关注的焦点。陈幼坚作为其中代表之一,通过其努力和探索,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带着细圆框眼镜,留着山羊胡子的人竟然拥有着撼动世界的力量,在他的作品中,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借鉴了西方文化,用现代设计的思维方式丰富了设计作品的内容和样式。  相似文献   

11.
杨蒙华 《商》2014,(21):93-93
目前,日本的设计,时时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不管是从小型的食品包装还是家电,都十分精致。并且,日本的工业设计,也积极的采用高科技。仿佛也成为了日前高科技的代表。日本的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设计风格:民族化的、温和的、传统的、历史的,具有浓烈的东方情调。一种是现代化的设计风格:现代的、发展的、国际的,以经济发展和技术见长。本文主要从日本引进外国设计风格后的发展,和目前日本设计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日本还保持着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师和品牌产品进行阐述。升华本文的主旨:最后的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2.
《商》2014,(21)
目前,日本的设计,时时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不管是从小型的食品包装还是家电,都十分精致。并且,日本的工业设计,也积极的采用高科技。仿佛也成为了日前高科技的代表。日本的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设计风格:民族化的、温和的、传统的、历史的,具有浓烈的东方情调。一种是现代化的设计风格:现代的、发展的、国际的,以经济发展和技术见长。本文主要从日本引进外国设计风格后的发展,和目前日本设计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日本还保持着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师和品牌产品进行阐述。升华本文的主旨:最后的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3.
由香港设计师协会组织主办的"设计九六"亚洲区展已于11月初在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广场降下帷幕。本设计展原只为香港地区各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摄影师、广告人及插图师而设,至1980年起,此项比赛便转变为双年展,是香港地区设计界  相似文献   

14.
冯玉泉 《商》2014,(49):127-129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每一件优良的设计的背后,都蕴含着设计师智慧闪光。一个设计项目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以何种思维方式去考量设计的进行。在实际的设计实务中,每一个设计项目的开端都需要设计思维的导入,从而展开设计程序,以完成设计。但每一个设计师几乎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对应不同的项目,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思维去应对呢?尤其设计师遇到设计难点的时候,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之时,设计思维的运用就显得行之有效了。从工业设计教学体系当中,我们常规的设计思维方式主要有两种,就是概念设计与改良设计。这是我们在学校当中所必须学习的设计课程。两种设计方式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设计思维,具体而言都是属于工业设计产品开发当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但是关于这两者的应用与对比方面的研究确实不多见。而且,设计思维方面的研究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在实际的设计实务当中,我们应当如何应用不同的设计思维呢?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能帮助设计师迅速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浅析会展设计视觉传播的形式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商场现代化》2008,(12):192-193
本文从有意味的形式角度出发,探讨在会展设计视觉传播中整体形态、平面形态等的形式意味,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是会展设计艺术的灵魂。作为设计师应该更好地调动"形式"的力量,做到形式与意味相通、形式与心理相应、形式与生活相顺,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中显现无限的情趣与韵味。  相似文献   

16.
明快的线条,简洁的几何图形……日本的设计往往给人闲静幽雅之感,让人于恬静中感受日本文化所孕含的禅意空间的精神内涵。这不仅仅是环境设计追求的一种高境界,更是日本设计师创造空灵、简朴意境的一种艺术原则。如今,日本设计团队带着他们简约明快,严谨大方的美学理念来到了上海,为世博打造一片独特的灵魂栖  相似文献   

17.
吴昊 《商业时代》2003,(247):33-33
在欧洲,消费者习惯于看橱窗买东西,日本的企业再不景气也不会减少橱窗设计的费用。日本著名的橱窗陈列设计师大乔雅子很惊讶于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大国之一,居然没有像样的橱窗  相似文献   

18.
风向     
《信息与经营》2011,(5):54-55
A+A COOREN全新设计亮相米兰 A+ACOOREN是一间由法国、日本设计师合作成立的设计事务所,自1999年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曾与Arternide等著名的家居品牌合作,也为爱马仕香水等产品的发布进行视觉设计,部分设计作品已经被法国国家当代艺术基金会等机构收藏。  相似文献   

19.
匡正 《市场周刊》2011,(2):68-70
室内设计师.一个近年来刚刚兴起的行业。在人们对居住环境愈加重视的今天.这个新兴行业蓬勃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旧时的简单设计了.然而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变化也许只有身处行业一线的设计师们自己才能说的清楚。据此.本刊采访了一名从事家装设计工作多年的资深室内设计师王毅.请他为我们谈谈究竟现在的装修设计和以前有什么样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告》2009,(4):80-81
李永铨是香港新一代设计大师,作品以大胆见称,主力海报,包装,企业形象策划。创作数量惊人,日本畅销杂志“Agosto”更称李为香港未来十年设计界新时代之代表。为少数能在香港、日本两地双线发展之香港设计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