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贷危机的爆发将资产证券化推到了风口浪尖,相对于美国,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确实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简述和分析了当前国际上几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方法,以期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准则的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1-2018中国年银行业数据,系统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有效缓解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冲击,这种效应主要通过改善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期限错配及提升经营绩效而实现.异质性结果表明,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形下,资产证券化对非上市银行和中小银行的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优化效应在较长一个时期内都稳定存在.这为银行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丰富风险管理手段及科学制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策略提供了有益启示.因此,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银行应基于功能需求的视角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同时也要强化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防止出现过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次级按揭贷款,但使危机不断升级的却是衍生于按揭贷款的证券化产品。透视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的系统风险,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现实挑战,总结出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过程,分析了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到结论:资产证券化不是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次级抵押贷款质量的降低,进而导致的资产证券化的滥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主题公园投资量大、回收期长,有效实施项目融资是主题公园开发及经营的重要保障。该文以华侨城入园凭证资产证券化项目为例,分析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融资效率、安排交易结构等关键环节,为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美国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组织基础、核心技术、运作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美国资产证券化能够带给我们许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金融创新角度比较了信用证券化与资产证券化的不同,明确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一种金融风险防范与再分配的制度创新;进而又从金融发展史角度考察证券化的历史沿革与作用变迁;最后探讨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要解决我国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必须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市场化的资产证券化比"债转股"更有前景.对一部分符合要求的银行不良资产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内部条件已经具备,但一些外部条件还没有成熟.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启动资产证券化业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体制上的特殊性,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特别是不良资产证券化,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完善资产证券化的外部环境;第二对资产证券化内部结构重新设计,以提高资产证券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融资方式,一直活跃于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领域.从国外金融活动的实践来看,信托是资产证券化的有效载体.分析SPC模式下实现资产证券化的缺陷和障碍,可知利用信托模式实现资产证券化具有其自身的优势,以信托模式实现资产证券化是基于对其优势分析的现实选择.目前在我国的税收、法律环境和金融制度下,信托公司所特有的财产隔离机制完全符合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的本质要求,而且成本更低,因此,信托模式能够也应该成为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模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基础资产能否顺利出表是关键问题,但并非所有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都能顺利实现资产出表,也并非所有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都必须实现基础资产的“双出表”.基础资产的顺利出表取决于交易结构的合理设计.发起人应明确资产证券化目的,优化交易结构,选择恰当的资产出表方式,同时加强对未并表结构化主体信息披露的研究,充分评估集团风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之一。发展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我国分散过度集中于银行的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我国资产证券化已从境外过渡到境内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规模小、基础资产种类和发行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就资产证券化专门立法,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规体系,规范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注重风险控制,吸取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教训并认真分析对待,对资产证券化活动进行系统性、全过程监管,使之成为一项有助于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融资工具。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为我国高校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本文在对高校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实行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本质角度出发,结合资产证券化的最新发展,提出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技术分析方法,讨论目前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创新工具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被广泛采用,我国对资产证券化的讨论相对较晚.本文以商业票据为证券化资产,从商业票据证券化的需求分析出发,结合证券化的实施条件,明确了现阶段我国推行商业票据证券化的运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最后针对面临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结构化融资工具,通过证券化改变银行贷款的流动性.证券化顺利发行要求参与的各方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在我国现有利率水平下,在银行存贷利差保持一定距离的条件下,通过对形成资产池的贷款进行分级管理,资产证券化是能够顺利发行的.  相似文献   

17.
自2012年以来,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我国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在我国债券产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金融中介评级影响资产证券化定价的机制,可为进一步完善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提供实证支持。利用《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公布的金融中介评级数据,以2011~2019年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为样本,研究金融中介声誉对资产证券化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中介机构的声誉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定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低评级和高评级的金融中介而言,其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定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债券本身的信用评级也对发行定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特定目的公司是特定目的机构的主要形态之一。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将拟证券化的资产转让给特定目的公司以隔离破产风险;特定目的公司以该资产为基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获得资金用于支付购买证券化资产的对价;然后用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直至清偿完毕。特定目的公司与普通公司不同,一般以专门的特定目的公司法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9.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可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有效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有利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通过分析不同资产证券化模式,提出表内与表外模式相结合的方案,并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利用信托模式作为国内发展资产证券化突破模式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本质在于破产风险的隔离机制,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正好符合资产证券化的本质要求,从而得出结论: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背景下,信托模式可以作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突破模式之一.首先论述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分析了目前制约信托在资产证券化应用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