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乔睿 《中国就业》2014,(2):42-43
正为积极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对就业的压力,主动适应"转方式、调结构"要求,湖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围绕"补上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短板、破解大学生创业难题、打通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管道"等方面提出了二十条政策措施,力求在解决就业工作中的实质性问题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时代超市零售企业需要构建好电子商务平台,并思考如何打通线上与线下,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联动经营,同时结合大型零售企业实施的自有品牌战略,构建起促进超市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网中店后厂"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外管理》2012,(2):22-23
致力于打通"官产学"合作通道,实现"官产学"互利共赢,堪称国内资源整合平台的突破创新。欢迎您的加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2012年,智园在成功策划"台湾行"之后,还将陆续为"园丁"们组织更多视野宽广、能融合官产学三界实现互动互利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4.
论企业创新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等国际趋势以及国内多年企业改革不力的现实,企业创新成为企业生存的世纪课题,为此要积极打通五个主要的企业创新通道,它们是:企业观念创新通道,企业制度创新通道,企业技术创新通道,企业市场竞争创新通道,企业文化创新通道。  相似文献   

5.
新兴企业的"求稳"与领袖企业的"求变"之间,有没有交集,能不能打通?  相似文献   

6.
入世这一谈了多年的话题终于变成了现实,但对于如何应对"入世",一方面作为战略考虑在许多企业领导心目中还十分模糊,另一方面,在实战中,许多企业对经营作出了调整,以期将国内与国际经营打通,更好地实现互补整合.  相似文献   

7.
王缨 《企业文化》2007,(5):83-85
“人本主义萌芽”与“顶尖级质量观”相结合,打通了爱立信这家企业可贵的“文化血脉”。至今,爱立信仍然坚信这是公司引领行业百年的活力之源。百年豪门的活力基石是: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主人翁精神”。一个企业的活力,最终体现为创新。而实现创新,要靠员工的激情。那么如何才能充分激发出员  相似文献   

8.
中小型科技企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但融资难是其长期性难题,科技金融是解决该难题的有效途径。当前,河南省在打造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金融机制体制创新,积极拓展与科技保险、创新创业、网络金融等方面相适应的科技金融途径,解决资金与技术的对接难题,打通中小型企业从技术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地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志红 《管理观察》2015,(22):104-106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企业发展、员工思想的新要求、新模式、新挑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确立新思维,打通新渠道,建立新机制,用好新载体,切实为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在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分支机构快速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实现管理与生产系统的高效协同,全面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引入业界主流的ERP产品作为基础平台,结合勘察设计企业实际,自主开发建设云端ERP+设计生产一体化管理平台,并构建人力资源、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采购分包、技术质量管理等子系统,形成了运营生态闭环,真正打通了企业核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企业资源最优配置及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6,(15):74-75
基于当前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背景,以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铜川照金电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体化信息管控平台"。"一体化信息管控平台"进一步整合企业现有信息系统,打通各应用间的信息流,实现信息在发电企业的全方位共享和业务流程的无缝对接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相关业务领域的协同,提高业务执行效果和效率,将发电企业的整体运营保持在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最终达到闭环管控、流程化运作、集约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已经转向"创新经济".企业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尽管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创新研究方面有了很大跨越,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企业创新"疲软"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笔者看来.要实现企业创新的"勃兴".不可缺失企业创新文化的"引领"与"抚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  董浩洁  罗宝华 《价值工程》2019,38(28):55-57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解决了70%的就业,但由于自身体量较小,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较为突出。经济的结构优化改革中,有大量"小而美"的企业,虽然体量较小,但产品适路,经营结构良好,急需资金实现快速发展的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得不到金融支持,如何利用好核心企业信息统筹优势、借助区块链在分布式记账特性,打通信息节点,实现信息互通互联,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是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唤呼创新,而创新的实现需要一定具体的条件。其中,学习是其重要条件。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丰富知识,提高智力,掌握技能,从而打通通向创新的通道。  相似文献   

15.
企业创新的文化内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试图从文化内核的三个方面分析推动企业创新的实现。一是建立创新思维,这是实现创新的基本前提。建立创新思维不能忽视人体本身的内在潜力,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重视企业文化环境建设,这是孕育"创新"的肥沃土壤。"硅谷"的成功经验在于营造"企业文化",值得借鉴。三是破除传统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做法,创建学习型企业、创新组织文化建设,这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创建学习型企业集中体现在"明确一个理念,达到一个目标,注重四个结合"上。  相似文献   

16.
"杨三角"理论是当代著名华人管理大师杨国安先生基于多年的企业实践经历和学术研究,开发出的通过组织分析、管理和企业实践,以组织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促进企业发展的理论,为企业家、公司高管以及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提供了必要的帮助。而在当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创新作为必然要素,推动企业向前发展。而实现创新,往往不能只凭企业家或领导者一个人的思维和手段,而是企业要激发公司所有员工的创新思维,并通过组织学习让他们具有创新能力。企业最后凭借员工、部门之间的创新,实现企业的创新。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介绍组织能力的"杨三角"的具体内容和内涵;二是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和"杨三角"框架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如何在组织上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省运城市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环节",创造性地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进院校"活动,把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培训等直接送到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手中,实现服务零距离。进园区细微之处见真情候文芳从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的两年里,托了不少亲戚朋友,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2013年5月,她决定自己创业,在运城市空港经济开发区的义乌小商品城租赁房间,办起了一家经营花卉盆景的商店。  相似文献   

18.
古明宇 《现代企业》2021,(2):142-14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校作为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应当用好产教融合这把"金钥匙",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通教育成果转化为产业效益的"最后一公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产教协同育人的方式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鼓励引入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教学与科研。"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华能长江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环科院)作为华能集团科创企业的新生力量,建立健全科创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评价模式,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全面打通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反馈与绩效应用渠道,为加快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作用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又作用于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最终体现在企业产品上,因此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要"知行合一"才能不断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