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鲁迅先生一生中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融讽刺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尤其是他的打油诗辛辣有加,妙趣横生,且入木三分。如鲁迅先生曾写的《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相似文献   

2.
戴国庆 《活力》2005,(6):292-293
自鲁迅先生惟一的爱情小说《伤逝》诞生起,其广泛关注和热评纷纷而至,论者角度不同,新见迭出,各有优长。黑格尔说,爱情描写的美学价值,在于它具有广泛的内容和反映世界的可能性。毫无疑问,写爱情题材的小说都或多或少含有作家的婚恋观。《伤逝》其“广泛的内容”自然应包括鲁迅先生对于婚恋的看法和态度。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随笔、杂文和短篇小说。不过,这位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匠,生前也一直想涉足“大部头”的作品,他曾计划写六部长篇(其中三部是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4.
说到写作,记不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读到过鲁迅先生说过的那句教导年轻作者的名言:写不出时不硬写.做了几十年会计,也写了几十年文章,尤其是向《财务与会计》投稿,2009年以来,先后有2篇文稿获得年度优秀文章一等奖,5篇获得年度优秀文章二等奖.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获奖感言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记住了鲁迅先生所说过的那句话:写不出时不硬写.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6.
Aqil Kabital 来自迪拜 Index General Trading执行董事 自学讲得一口流利汉语的Aqil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阿Q——他知道中国有个鲁迅,鲁迅写了篇《阿Q正传》。阿Q先生是迪拜出了名的“中国通”,也是同中国做了多年贸易的本地商人。他在迪拜和深圳都有工厂频繁往来于中国和迪拜之间。  相似文献   

7.
陶钦 《活力》2009,(10)
通俗文学的详细的叙事特色,往往可以给我们许多感性知识,当我们去读新文学作品时,通俗小说常常发挥一种背景式的参照作用.我举一个通俗小说对鲁迅的杂文做了补充的事例.鲁迅在临终前,接连写了两篇有关章太炎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吴仕逵 《英才》2006,(12):I0002-I0003
鲁迅在《化偏至论》中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而这将使中国“屹然独立于天下”。鲁迅先生所说的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化自觉”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鲁迅给小费     
《财会月刊》2014,(8):I0006-I0006
他满意为止。理发师心理盘算着,只要把这位“大爷”伺候好,肯定能收不少小费。不料付钱时,鲁迅没有再显豪爽,而是非常认真地把钱掏。出来数了又数,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铜板也没多给。顿时,理发师心里一通火,板着脸问:“先生,今天您咋变抠门了,给这么点儿?您上回……”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理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理发,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给你钱!”理发师听了,一脸的尴尬。  相似文献   

10.
开心驿站     
张砚钧  郝春 《秘书工作》2012,(5):9+44-9
再加一句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当然可以。”中年人写好地址。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谢谢!”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对语言的美德提出三个条件。他说:“意美可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审计工作者也要追求语言的美德。  相似文献   

12.
王彦军  王秀文 《活力》2007,(12):70-70
一、新闻作品的主题美 鲁迅先生在《艺术论泽本序》中说过:“美的愉悦的根柢里,倘若不伏着功用,就不见得美。”受众在主题鲜明的新闻报道中,领悟到较新闻事实本身更深远的并非众所周知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从前,洞庭水乡有位年轻的私塾先生,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簿上经常有别人批改的字迹,蝇头小楷,清秀可人。一打听,原来是那学生的姐姐批改的。天长日久,先生对那位学生的姐姐渐生爱慕之情。于是有一天,他悄悄地在那学生的作业簿里夹一张字条,字条上写道:“桃李杏鲜花何时开放?”学生的姐姐看到字条后,以为先生心术不正,便提笔在背面写了一个对句:“稻梁椒杂种什么先生?”先生看到这则揶揄自己的“下联”,也不生气,只是在字条上写了一句解释的话:“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姑娘见先生态度诚挚恳切,也回了他一句自我表白的话…  相似文献   

14.
直面差距     
鲁迅先生曾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并将愤然而前行,几十年后的今天,面对入世这个涅Pan中国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敢不敢正视直至解剖自身中存在的障碍与这一机遇相拥的根本弊端?敢不敢。  相似文献   

15.
王立新 《活力》2007,(10):107-107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和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提高,服务危机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原北京图书馆副馆长金宏达先生在享受过香港图书馆周到的服务后曾写过一篇《读在香港》的短文,文中借用鲁迅先生“中国大约是太老了”的话喟叹中国的一些地方图书馆“太大,太老”和“几许傲慢,固执与惰性”。针对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不少业内人士撰文提出了好的建议和看法,如要有敬业精神;要提高馆员的修养;重塑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等等。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要培养馆员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6.
“顺口溜”中听民意“打油诗”中有政治有暇翻开《语言摘录》本,觉得平时读书看报记下的和与老百姓交谈时听到的顺口溜、打油诗挺有意思。顺口溜中听民意、打油诗中有政治。因为不满,便有牢骚;有了牢骚,便有顺口溜。顺口溜虽有消极的一面,却从侧面反映了群众对克服社...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最早了解绍兴,是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从某种意义上讲,鲁迅就像是这座城市的代表。他对绍兴风物人情的描绘,使三味书屋、成亨酒店以及社戏、故乡的闰土等,成为绍兴永恒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曾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掷地有声.不知鼓舞了多少有志青年。可是近年来恶搞风泛滥,有人把这句话改成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几字之差,意思却大相径庭.后者勾勒出一批人得意忘形的嘴脸。如果我们照此执行,必定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的内部控制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的内部控制思想初探厦门大学会计系李若山,李树华一、前言对于《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精典巨著,鲁迅先生曾有十分精辟的论述:“《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的,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  相似文献   

20.
统计产量切勿“帐面施肥”据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农村有种怪现象:一些地方在统计产量时,要由某个主要领导说了算,领导根据上级分配的目标任务,需要多少,就统计多少,只管“笔下生花”,这样无形中给农民加重了负担,被农民群众戏称为“帐面施肥”。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