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企以前是建娱乐城、火锅城、建材城,这回玩大了,要造真的城市了。瑞云集团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前无古人.但是否会有来者呢?民企造城有风险.例如:国家土地使用政策发生变化怎么办?当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发生矛盾时如何协调?甚至是当地政府改选换届对这种合作方式有不同意见了怎么办?来自《新京报》的最新消息.由于土地政策的变化,企业不能靠经营性土地获得增值回报.工仔睐新城的开发已经陷于停滞。 其实,第一眼看到民企造城的消息,让人最担心的是:万一出现角色错位怎么办?假设将来城建起来了,政府没钱挺自卑.而民企则居功自傲.转而收买执法者.想要统治这个自己建的城市怎么办?也许这只是一个错误的假设,仅仅是个别人的想象。但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就出现了这种角色错位的现象.明明是服务性组织,却老拿自己当二政府,结果就生出许多事端来。 实践先行,瑞云集团现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接下来应该是立法跟进,通过立法来解决民企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相关问题,划分并保证公众利益和企业利益,引导各利益体实现良性互动.法规不可能很具体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起码可以从宏观上和解决思路上提供指导,对具体事件也可以有一个裁定的依据。例如,在直销领域有关利益各方都在呼吁立法,没错.立  相似文献   

2.
审慎判断CE0必须撤换的标准有三:其一,CE0在重大利益方面侵害股东权益,不作为也是侵害。其二,CE0与股东在公司战略上存在根本性分歧。其三,CE0没有能力按股东要求把企业带到预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从1987年毕业进入媒体行业工作以来,20多年了。不论是在大学教书,还是在电视台、调研公司或4A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在市场变化的洪流中,有了"不追赶就立刻跟不上"的狼狈与不安。  相似文献   

4.
金定海 《中国广告》2013,(11):33-33
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在做多种业务模式上的尝试.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利益上的导向,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在竞争中的弱势所决定的。就像树大了会分叉,这是一个现象.但这不是一个主流。而且转型也不能盲目跟风,需要分析专业公司的类型和长项。有些公司可能会跨界,跨出去能发挥广告行业的价值优势.但是这也是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在走。如果客户没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么这种转型前途就不太光明。  相似文献   

5.
徐维新 《广告大观》2005,(12):25-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竞争一词有了新的解释,产品实现自身价值是第一次竞争,售后服务被称为第二次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两次竞争显得同样重要。售后服务举足轻重、产品的质量再好,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市场也难以扩大,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如果售后服务跟不上则会断绝第二次交易。从国内市场看,谁注重第二次竞争,谁的竞争潜力就大,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如果只安于第一次竞争的现状.只顾短期利益,其竞争手段只能打价格战.在长期效益的竞争中势必被时代的潮流淘汰。在类似或相同的商品销售竞争条件下,售后服务常常成了客户决定取舍的重要因素。这是企业非价格竞争的强有力的手段。柏年标识八年的发展历史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徐建国 《广告导报》2004,(10):17-17
经济增长快、市场变化快,这应该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而服务于企业市场的广告公司,它的收费问题,实际上很大程度是由这个基本特点决定的。有几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增长快,企业更看重成长,而在成本方面的计较远没有到一些成熟市场讲究的哪几个人、提供几小时的服务这样的水平,客户在收费问题上总体是比较粗放的;二是增长快、变化快,所以在服务内容、质量标准、资质认定等这些方面严重失范,竞争局面比较混乱,因此收费的标准主客双方均缺少共识和基础;三是广告公司自身,特别是相当不成熟的本土广告公司,自己也面临着不断成长,跟上变化的巨大压力,昨天很好的公司不思进取或人才流失,明天就被客户认定跟不上发展而炒掉,这也屡见不鲜,更不用说跟客户讨价还价了;四是在变化和发展中不变的东西以及发展的方向、趋势也还是清晰的,有些东西,例如“广告的目的在于销售”,与消费沟通、打造品牌等,它们反而在变化、动荡。  相似文献   

7.
宁向东 《商界》2009,(6):96-96
我常常把独立董事和公司之间的相互挑选,比喻成男女之间搞对象。说得更难听一点,公司找独立董事,就像旧时候男人纳个妾。有时候,有媒婆:但更多的时候.是公司直接挑董事。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的企业活着有活着的道理,死也有该死的地方。世界上有三种公司:一是主导事情发生;二是坐视事情发生;三是对事情的发生感觉茫然。所有的人都明白,茫然就意味着完蛋。我经常很困惑,有的企业的敏锐意识太差,差到几乎麻木。几乎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多处的市场总在不断地变化,昨天能玩的手段可以是今天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生意圈偶拾     
做主意翻船,是一种被剥了皮而又不准流血的凄凉悲剧。你别无选择!想做生意一定得有这种准备。目下,做生意叫下海,可这个海─—好比一个坏女人,咕咚一声掉进她怀里时你恨她,可一旦离开她时又想她。一些工薪阶层常常把做生意挂在嘴边:今天说要下海,明天说再不下海就友不了了,后天又说下海的钱来得多容易啊……众多的人是说说而已,把公司天天开在嘴巴上。这就像一条可爱的小狗,捡了一块骨头,丢吧,却又怕再也捡不到;吃掉吧,又怎么也吞不下;慢慢地含着,虽没有肉,但还是有不少香味。做生意如果有了预知,用不着去摸骨算卦,一眼…  相似文献   

10.
德吉央宗 《商》2014,(47):225-225
为维护公司股东利益,当代大多数国家公司法中都规定了一股一权原则和资本多数决原则.但也因此导致公司大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可能会基于私利损害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所以有必要在特定的情况下排除某些特别利害关系的股东表决权,来体现法律上追求的实质公平,真正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熟人的成本     
冯仑 《中国市场》2009,(33):69-69
<正>民营企业很多领导总有一个感觉:熟人多了好办事,要用熟人,用熟人可靠。我们常常讲的人情面子,主要是指在熟人之间运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熟人实际上也不是都能赚钱的事,不一定用熟人就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另外,熟人通常不会给你个人带来很大利益,相反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成本上的过度支出,收入是递减的。  相似文献   

12.
慈善事业古已有之,但古代的慈善事业规模非常小。由于需要帮助的人很多,社会的生产能力跟不上,慈善事业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几千年中由于受生产力的限制,主要是粮食生产有限,人口没有什么增加,寿命也没有多少延长。绝大多数人生下来就在饥饿线上挣扎,活不到正常年龄就夭折了  相似文献   

13.
蒋亚梅 《华商》2008,(20):8-8
早期公司立法上以"个人为本位"主义,使人们在公司的认识上,却一直停留在把公司看成仅仅是股东们共同出资,共同收益的组织体,追求股东们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成了公司的唯一目的。但伴随着公司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力量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和最主要的经济力量,其对于除股东之外的利益主体的影响也日益加大,因此要保护公司的健康发展,就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所有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4.
《市场周刊》2009,(11):54-55
在这一点上。你可能认为现金流量表是一个完全令人迷惑的无用之物。是这样吗?别太武断。自从1987年FASB发布第95号准则以来,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被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在1987年之前,已经有一张非正式的总资金报表,用来概括资产负债项日的变化情况,但它没有明确的指南。使用此报表,公司对这些变化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新的现金流量表提供了标准格式,并明确了现金流量与期末现金余额的清晰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 著名的惠普公司有一条著名的企业用语,叫“你就是公司”。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一位员工都要站在企业的立场、角度去想问题、解决问题,和公司融为一体。反之公司对每一位员工看得和公司一样的重要,把每一位员工的利益等同于公司的利益。“你就是公司”表明了企业与员工共同“健康”发展的愿望与追求。一个企业没有机器、没有设备、没有厂房、没有办公场所,甚至没有资金都可以正常运转经营,但要是没有人,就根本算不上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企业管理层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  相似文献   

16.
案例:你是否碰上以下的情况吗? A公司的一名经销商,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与公司进行业务往来,也没有回款,而且欠款累积达到了15000元。当公司试图追收该客户的欠款时,该名经销商提出了要继续进行业务的意见,但以前及本次的货款要合起来分为二次结算,一次是年底,另一次是来年的第一季度,否则,就不给货款了。显然,该经销商在耍赖了!  相似文献   

17.
对一个产品而言,其包含了许多的价值点,这些价格点彼此之间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如此就构成了一个价值链的关系。在营销的工作中,常常犯的错误是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产品价值利益挖掘不够,只有局部点的认识,整个价值链条不够完整,从而造成市场营销的方向缺失:  相似文献   

18.
在过剩经济时代,许多产品在市场上遭遇挫折,屡战屡败,以至于杳无踪影、悄无声息,原因当然各种各样,但企业产品没有表达出具体的利益与值得购买的理由即定位上存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一个产品,光有技术优势,面临众多如狼似虎的对手,缺乏准确的定位,其核心利益就不能传达到目标消费群,也就很难对市场产生连锁刺激作用,由此在市场上被动挨打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19.
何晓春 《浙商》2012,(1):98-99
鲁柏祥:不少企业老板个体意识很强,组织意识却很弱。不少企业名义上是企业,规模大了部门看起来也都有,但它是发育不健全的,没有从个体发育为组织。这样的企业是进化的初级阶段,就像蛇也有眼睛,但它是没用的,因为还没有发育好。  相似文献   

20.
《四川物价》2005,(8):29-30
据中新社报道,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刘仲藜在“中国财富论坛2005”开幕式上表示,中国20多年的经济连续增长,财富应增加得更多,百姓应更加富裕。:但中国没有理想中的财富增长,财富增长效率不高,积累的财富相对减少。刘仲藜说,我们大量的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但其中不少是重复、低效或是破坏环境的,结果是亏损与破产。我们盖了很多新房子.但也拆了不少还可以继续居住的好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