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端本编著的《广州港史》(古代部分)及程浩编著的《广州港史》(近代部分)最近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广州港史》共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部分(现代部分尚在组织编写之中),是由中国航海学会暨中国航海史研究会发起和组织编写的《中国水运史丛书》中的一个分册。广州港是我国南海之滨的重要港口,也是世界上闻名的历史古港。《广州港史》古代和近代部分,包括了自秦汉时期广州古港的形成至1949年中  相似文献   

2.
7月5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著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即《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今日在北京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3.
苏州IT制造业集聚情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州是我国IT制造业重要基地,也是全球IT制造业集聚的重要地区。《纽约时报》称苏州是电子产品、电脑和手机的“世界工厂”,《华尔街日报》则称苏州是世界上最热点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苏州IT制造业集聚的特点是,在政府主导下,以昆山经济开发区、苏州新区、吴江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等四大开发区为载体,围绕跨国公司,大量IT制造企业共生共长而形成产业集聚。政府和跨国公司在苏州IT制造业集聚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在于推进现代农业,重点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核心在于解决农民增收与保障。在分析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围绕致富促增收、围绕服务促消费、围绕公平促社保,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5.
正一、发达地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与方法举措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撇开直辖市不论,江苏、浙江、广东是最为发达的三个省份。近年来,三省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进展很快,尤其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广东的中山等地做了大量开创性探索。其中,苏州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嘉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浙江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中山被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最近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货币理论史》(上册)(贵州省金融学会组编、叶世昌编著,以下简称《理论史》)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该书除了在史料搜集、体例安排和写作风格上具有特色外,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古代重要货币思潮、著作、人物和特有货币概念的分析中.《理论史》作者对中国古代有没有货币数量论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有学者把《管子》书中的有关论述称为货币数量论,《理论史》则明确指  相似文献   

7.
吕静 《生产力研究》2012,(5):28-29,9
2009年国家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文章在对各国(地区)建立覆盖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归总各国(地区)在创建过程中的主要经验与教训,着重强调覆盖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法律制度建设密切相关;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必须实现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8.
李璐 《经济研究导刊》2012,(16):230-231
萧红,一位传奇的女作家,短暂的创作生涯,却让每一位读过她作品的人有着长久的记忆。无论是《生死场》中的"生"与"死",还是《黄河》中的"阎胡子";无论是《北中国》中的抗日英雄,还是《呼兰河传》中坚忍的"冯歪嘴子",萧红无一例外的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个真实、鲜活而有生命的个体。试从萧红创作中呈现出的"男性观"这一角度,从其作品中由对男性的憎恶,到对男性的欣赏这一渐变的过程,来阐释萧红笔下的男性观念,来揭示萧红内心深处的男性观以及探究形成这种创作思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席月民编著的《经济变革中的经济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创新时代背景的理论研究成果.作者以经济变革中的消费经济与消费者保护、所得税制改革优化、金融监管改革、信托业法与信托法、宏观调控法治化等为主要议题,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7)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当互联网深入公共服务领域,城乡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也随之不断做出尝试和新的探索,做出随信息时代潮流的改变。文章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予互联网医疗服务供给的可能性,及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出发,讨论"互联网+"医疗服务供给体系相较于传统供给体系的优势及其有效实现的途径,从而找到适合我国发展的"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无锡文化丛书》推出精心编著的第一辑四本新书——《无锡通史》、《无锡人品》、《无锡名景》、《宜兴陶艺》,以浓墨重彩谱写了无锡文化建设史上的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乐书 《江南论坛》2007,(8):65-66
王洋,1958年生,安徽毫州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无锡市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茫茫秋海泣如霞》(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记忆中的阵地》(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井冈山红军军工厂》(入选纪念建军七十周年全国美展):《金秋》获首届江苏省美术节铜奖;《觅》、《春雨》、《张闻天》等作品在江苏省美展中获银奖、铜奖、优秀奖等.  相似文献   

13.
图书推介     
《公司理财》胡玉明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1作者简介胡玉明,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会计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在《中国工业经济》、《审计研究》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独立或合作出版了  相似文献   

14.
图书推介     
正《战略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全球化和可持续的价值创造》(美)戴维·钱德勒,小威廉·B.沃瑟,(中)杨伟国,黄伟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9作者简介戴维·钱德勒,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管理学教授及可持续项目管理主任。研究兴趣广泛,理论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苏州是中国率先发展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剖析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从苏州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出发,总结实现农业一次现代化的路径和地区经验,结合中央提出的"四化同步"要求,进一步明晰苏州农业二次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苏州农业二次现代路径,并从政府、市场、技术和农民四个维度对苏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苏州古城地处太湖之滨,河流湖泊众多,近郊群山 林立,城内河道纵横,街道和建筑临河而建,形成“水陆相 邻、河路平行”的双棋盘格局。乾隆时期徐扬所绘的《姑苏繁 华图》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路过的 苏州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苏州城郊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 象,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从《姑苏繁华图》内容入手,结合 相关文献,从河岸空间、街巷空间、建筑形态和园林名胜4个 方面展开分析,提炼了清代苏州古城的景观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17.
42岁的青年经济学家张曾芳,最近以一本经济学新著《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对策探索》,在经济学领域刮起了一股旋风:《经济参考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江海学刊》等全国十余家报刊作了报道、评介,一些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和记者撰文推荐书中的观点。他的“社会经济五分法”被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有人因此撰文称赞张曾芳“十年磨剑,一朝出鞘当闪亮”。其实,张曾芳在经济学界已经不止一次“闪亮出鞘”:1986年以来,他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和编著13本;有2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和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著名经济学家沈立人先生称他“是中青年经济学家中颇有独特风格的一员猛将。”  相似文献   

18.
李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3,(10):172-173
分析近几年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着眼、注重城乡规划机制先行、加快构建城乡互联的发展机制、强化各级各部门联动的推进机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阐述目前尚存在的障碍和难题。新阶段,苏州在更高层次上深化新一轮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需从在整体规划上实现新突破、在富民惠民上实现新突破、在村庄环境整治上实现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公共服务均等上实现新突破等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2000年10月24日,《江南论坛》在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的组织下召开了苏州地区读者座谈会。苏州市各县(市)、区、局党委宣传部负责人,苏州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及《江南论坛》忠实读者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志罡主持。与会同志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含金量高的“金点子”,时《江南论坛》办刊开拓思路,扩展视野,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 会议指出:《江南论坛》是我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和浙江省湖州、嘉兴等七市联合主办的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性省级理论月刊,在…  相似文献   

20.
朱虹 《铜陵学院学报》2006,5(1):106-107
奏鸣曲《悲怆》处在贝多芬创作的早期阶段,即贝多芬在古典传统中寻求突破、创新的阶段。本文通过对《悲怆》曲式、创作技法、音乐内涵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贝多芬的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