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为我国世界经济地理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文章梳理了世界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历程,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解决当今复杂的世界经济地理问题的重要作用。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提出了世界经济地理理论创新发展的初步认识:世界经济地理是个一体化的结构概念,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环境变化、全球地缘政治结构变化需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从全球整体、国家之间关系、国家自身发展、非国家关系以及不同尺度主体的相互作用角度来认知;世界经济地理是个历时性的演化过程,世界经济地理研究应有明确的研究单元,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离不开中国。初步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世界经济地理的理论体系,该体系是以全球一体化理论、地域分异与地域联系理论、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基础理论,从历史视角、地区视角、国家视角和非国家视角出发,来研究不同尺度层级结构的世界经济地理问题。最后,文章以新的理论体系架构为支撑,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世界经济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服务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服务创新内涵的界定方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界定,不同的界定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在回顾以往学者的界定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在服务创新的研究视角方面,经历了一个从注重技术因素到注重服务自身特性再到兼顾技术因素与服务自身特性的整合视角,在回顾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创新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孝斌  李福刚 《经济地理》2007,27(4):543-546,552
由于隐性知识需要直接交流的特性与创新的背景依赖,邻近性在创新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的视角,探讨了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机理。地理邻近是"距离产生美",太多或太少的地理邻近都不利于集体学习和区域创新,地理邻近与其它类型的邻近之间相互促进,并可以相互替代。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经济地理》2021,41(3):16-27
城市创新地理主要研究城市创新的发生以及发展的机制与空间规律。近年来,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研究取得多方面的进展:(1)在西方创业城市化、高科技城市化等概念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创新空间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城市现代发展与景观更具解释力的基于创新的城市化(innovation-based urbanization)等概念;(2)研究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的空间规律,对不同尺度的城市创新空间如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城区等的创新生态以及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独特性进行分析;(3)对传统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空间重构进行分析,发现并证实中央智力区、创新城区已在中国城市中出现,并指出"创新流"对城市空间可能产生的影响;(4)揭示中国城市创新体系的时空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城市创新的联系特征;(5)结合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创意职能,对中国城市创新职能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然而,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且中国各城市创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创新地理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如城市创新形成的机理、城市创新创业的个性特征、中央智力区的形成机制、城市创新联系与职能的研究方法等。因此,未来中国城市创新地理亟需探索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创新机理和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的理论及独特性;进一步研究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空间结构及重构规律;城市创新创意职能理论及与城市规划关系,以及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以建立完善的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理论体系,推动中国城市创新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伟  林培思  蒲昆 《技术经济》2021,40(10):98-107
针对企业从大学中获取探索性创新技术的地理阻碍,本文重点探讨了地理邻近对产学合作中的探索式创新影响,并且基于Boschma多维邻近的视角,进一步分析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和认知邻近对二者的作用关系.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8年大学的专利转让数据构建产学合作创新网络数据库,采用负二项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理距离确实是企业与大学合作获得探索式创新的障碍因素,但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和认知邻近对二者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与合作大学隶属于同一中央部委、地方政府,拥有先前合作经验和认知优势的情况下,更能够克服地理距离的限制而实现合作探索式创新.  相似文献   

6.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1990年代末期"社会转向、文化转向、制度转向"思潮影响,近年来,有关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延伸。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主要从知识、网络、学习、创新等4个方面展开,集中于网络特征、空间属性和动态演化等问题的探讨。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地理学者文献的梳理,从创新网络的结构、邻近性、网络演化等3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简要评价并提出了未来深化研究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新管理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劲 《技术经济》2013,(6):1-9,84
指出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理解创新的内在规律以及过程,提出技术经济学科应继续将创新作为学科研究重点,并引入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梳理了创新管理的发展趋势,即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走向商业模式创新、从封闭创新走向开放创新乃至协同创新、从渐进式创新走向突破型创新、从基于技术的创新走向基于科学的创新、从国家创新体系走向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了国际对经济地理的研究,新经济地理研究理论随之兴起。中国经济地理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在传统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西方经济学和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独特的国情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从国家层面对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进行探讨,将会拓宽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视角,对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肖利平  戴文静 《技术经济》2021,40(12):11-24
本文利用2008—2018年的地市级高铁站点数据匹配上市公司研发数据,从地理同群效应的视角,研究高铁枢纽性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高铁枢纽性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抑制效应为主,且存在一定的效应动态性.第二,通过促进创新要素流动,高铁枢纽性增强了创新的地理同群效应,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抑制作用.第三,非国有企业和小型企业更易受到高铁完善与同群效应导致的竞争压力减小的抑制效应的影响.第四,高铁枢纽性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差异.在中部地区、非省会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负向效应更显著,而在高创新城市则以促进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环境管理制度创新是我国应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破解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难题的必然选择。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管理转型的要求,以推动科技创新为视角,对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监管、激励和文化道德3类制度,分别提出了基于推动科技创新的制度创新设计要点和具体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有效实施环境管理,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发展的目的提供参考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发及知识溢出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以及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创建了区域创新生产函数,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6-2010年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自主研发能力对城市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以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为渠道的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空间关联效应对广东省各市创新绩效的影响为负,说明尽管广东省各市创新行为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创新集聚,但仍处于城市内部创新的集聚阶段,城市本身创新带来的收益尚没有通过邻近的地理媒介溢出到周围地区。  相似文献   

12.
杨曦  刘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2):153-160
人工智能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将对创新本身带来深刻变革。在回顾人工智能创新管理研究文献基础上,从技术、制度、组织和法律理论视角入手,分别对人工智能视角下技术创新路径、创新政策、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制度创新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并界定“机器创新”这一新的技术创新模式,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结合人工智能视角下的创新管理研究现状,针对系统视角下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空白,绘制出人工智能视角下未来创新管理研究的4条路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创新的关键环节转变为如何有效获取和利用外部的知识和技术,实现与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并强化自身的研发能力。本文基于产品空间理论视角研究产品关联密度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吸收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地理范围内产品关联密度对中国企业创新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省内产品关联密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二,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利用不同地理范围内的知识溢出和资源禀赋的优势,增进自身的创新能力;第三,不同地理范围内产品关联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绩效,但过高的产品关联密度也可能对企业创新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发及知识溢出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以及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创建了区域创新生产函数,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6-2010年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自主研发能力对城市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以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为渠道的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空间关联效应对广东省各市创新绩效的影响为负,说明尽管广东省各市创新行为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创新集聚,但仍处于城市内部创新的集聚阶段,城市本身创新带来的收益尚没有通过邻近的地理媒介溢出到周围地区.  相似文献   

15.
杨伟  刘健 《技术经济》2021,40(9):34-44
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需要深入把握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特征与规律.本文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流量分为经济流、技术流和关系流,使用质性文本分析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人工智能行业12家上市公司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识别了枢纽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经济流主导演化模式和平台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流转换演化模式.本文为研究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框架,也为企业生态化战略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GK3〗基于企业实质性与策略性创新策略视角,以专利异质性作为切入点,考察沪深两市2010-2017年IPO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与创新策略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私募参与能有效提升企业整体专利数量,但仅对策略性创新行为即非发明专利数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从私募特征看,单独投资和本土背景下的私募对策略性创新的引导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IPO叫停抑制了私募对企业策略性创新的引导作用,同时激发了私募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正面作用;对IPO企业异质性创新成果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发现,实质性创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而策略性创新对非发明专利的关注与包装并不能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企业网络是当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组织的最主要形式之一,近年其正成为经济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众多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从企业网络研究视角以及与企业间网络与创新结果相关网络研究结构特征变量方面对企业网络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的重视,并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对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其目标是为了实现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效率,最终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张俪娜 《当代经济》2017,(36):141-143
根据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社会分工是是生产力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是以生产力发展作为基础的,并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社会分工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经过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分工与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然科学的研究带来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应着分工广化,而分工深化则表现为生产工艺上的创新.不仅如此,即使涉及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范畴,其实质仍然是管理者内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创新,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广化和深化……如此反复,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良性互动中,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从理论上对分工和创新进行组合分析,为探索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马毅 《经济论坛》2013,(11):106-111
本文跳出传统知识产权资本化的法学研究视角,从经济平衡视角研究知识产权资本化的生产、商品、货币化过程。强调集群创新网络发展战略是知识产权资本化战略的重要基石,并结合集群创新网络机制对有效实施知识产权资本化进行了全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