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之慧 《价值工程》2010,29(33):132-133
为消化油价调整给公交行业带来的成本负担,国家于2006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给予城市公交企业成品油价格补助。本文根据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分析目前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并为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影响力:★★★关注度:★★★☆参政身份:全国政协委员社会职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提案:不赞成以暴利税形式进行成品油价改革,但要让成品油价格成为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信号,否则不利于企业在加强管理、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及时反应。成品油价格改革时机已成熟,现在是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希望今后价格能够起到一个调节的杠杆作用,呼吁有关方面能够对成品油价格体制方面进一步理顺。背景:目前,中国油价与国际油价之间是“有限接轨”,即原油价格已与国际油价接轨;而成品油价格变化则由国家发改委调控,即当纽约、新加坡和鹿特…  相似文献   

3.
按价税分离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成品油价格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弊端较多 我国成品油价格,目前实行的是政府定价制度.由政府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成品油市场价格并考虑国内因素确定国内成品油基本价.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且频繁波动,政府定价已很难适应市场价格的变化.2006年全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只调整了两次,结果造成国内成品油价格既与国际成品油价格严重脱轨,又与国内原油价格倒挂.这种机制弊端很多:  相似文献   

4.
问:国家为什么再次提高成品油价格?答:3月26日国家调整了成品油价格,使国内成品油价格朝着理顺的方向前进了一步。此后,国际市场油价再次大幅攀升,4月17日WTI原油期货收盘价格突破每桶70美元大关,21日升至历史最高每桶75.17美元,近期在每桶70美元左右波动。随着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差进一步拉大,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加剧,成品油供应趋紧,个别地区出现限供、断供现象。为保证市场供应,缩小国内外成品油价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再次提高了成品油价格。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政策,…  相似文献   

5.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不断攀升,给国内的物流业带来了明显冲击。文章在分析油价上涨对物流成本、物流市场结构、物流竞争结构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对高油价我们一方面应降低物流成本,缓解高油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运输价格、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发展绿色物流来提高国内物流企业竞争力,以应对高油价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油价自从去年年底以来 ,半年多的时间里 ,油价以每月一调之势 ,连续五次大幅上扬 ,消费者几成惊弓之鸟。其实 ,油价的连续上涨 ,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 ,但由于五次调整都是提价 ,难免让人产生国内油价只升不降的感觉。实际上提高油价不是为了弥补企业亏损 ,而是将目前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调至与国际十分接近的价位 ,表明国家对油品价格的改革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最近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回落 ,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下降 ,国内油价有望在下半年后 ,逐渐回落至理性价位。入世最近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洛特再…  相似文献   

7.
周立  熊志坚 《价值工程》2007,26(3):128-131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改革历程,从计划经济下的单一价格发展成为目前的逐渐向国际油价靠拢。文中阐述了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影响,并对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特点和不足及未来的改革方向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姜岩 《活力》2006,(3):60-60
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屡创新高。受国际高油价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多次上调,国内石油消费企业承受着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2006年,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国内石油供求依然偏紧,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成品油价仍具有一定的上涨压力。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内石油市场稳定,维护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26日我国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公众对油价上涨如何看待?而对于居民出行、购车又会产生哪些实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受国际原油价格“跌跌不休”的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再度迎来下调价格“窗口”.受全球原油市场需求减少及北美页岩气增加石油供给的影响,国际油价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低位.我国应该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增加石油战略储备,以较低的价格补充原油储备缺口,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1.
北京7月25日电今年7月,国家计委宣布再次调整成品油价格。这是去年以来第5次上调成品油价格。连续提高油价不仅影响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引起了消费者的一些疑问,我国为什么在短时间里连续提高油品价格? 油价浮动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信号 石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物资.政府下决心调整石油产成品价格.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信号:我国成品油价格加紧向国际市场接轨。 我国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石油消费大国。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当年净进口石油905万吨;到1999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已超过4000…  相似文献   

12.
“油价又涨了4毛多,93号油都破5块了!”2006年5月24日,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油价上涨前夜司机忙加油自5月24日零时起,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分别每吨提高500元,这是继3月2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高之后,近两个月时间内,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上调后,北京市民使用最广泛的京标B93号清洁汽油突破5元大关,调整后的价格为每升5.09元。从23日上午开始,就有市民得知油价上涨的传闻,一些市民纷纷到加油站加油,导致加油站里车满为患。为了赶在零点之前为自己的爱车加上调价前的油,为了给自己节约几十块钱,…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成品油价格倒挂现象指原油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值比提炼之后的成品油的价格高,或者是成品油在市场上的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理论出厂价格。1993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激增,并一举成为石油净进口大国。自2003年以来,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出现倒挂现象。2013年4月以来,国际成品油价格高位攀升,而我国国内油价却仍持续在低于国际油价的位置盘旋,价格倒挂现象继续存在。根据IEA(石油消费国政府间的经济联合组织)估计,中国到2020年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10亿吨。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其报告中指出,至2020年,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将高达70%。由此可见,国内外  相似文献   

14.
董旭楠 《数据》2006,(5):62-63
2001年以来,我国一直参照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市场成品油加权平均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涨跌幅超过8%,国家发改委就会随后制定出国内成品油批发和零售中准价.从而使成品油定价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进人21世纪,由于石油产量增长幅度有限而需求增加势头不减,再加上政治因素,使得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了新的特点:低油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国际社会要适应进人一个高油价、高成本的年代.这个大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原先在石油价格平稳时期所形成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最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目前只是机械地被动跟随国际三地油价,且存在滞后性,其弊端日益凸现.为此,提出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国内库券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与要求以及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政策保障,即:竞争机制的建立、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及积极寻求替代能源等.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改委宣布.我国完善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这将使国内油价更为灵敏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化.该降就降.该涨就涨。之前2008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国际油价、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迎来诸多挑战,我国成品油进出口量总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本文以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为例,对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增值税退税的问题,积极研究相关税务政策,紧抓国家政策改革机遇,提前筹划、因势利导、稳步推进、打通壁垒,完成了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增值税退税,确保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提升税收创效,为公司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国际原油价格连续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也进行了调整。油价越来越高,购买小排量汽车仿佛已经成了购买家庭用车的最佳选择。不过,记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近一段时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从6月30日零时起,将国内汽、柴油供应价格每吨提高60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6730元和5990元.油价调整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国内外成品油价格的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成为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屡创新高.受国际高油价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多次上调.在高油价等因素作用下,最近一年来各国经济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去年,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均明显下滑,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迅速增长的亚洲国家所受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