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为了解政府采购供应商按合同条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和优质优价产品的履约情况,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促进政府采购供应商诚信履约,更好地组织今后的政府采购工作,赣州市政府采购中心于今年7月下旬组织了一次政府采购履约情况检查。检查范围为2003年5月至2004年6月在本市采购中心办理了政府采购手续的采购项目。检查采取重点抽查的方法,对供应商抽取一定比例的中标项目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2.
政府采购合同,是指供应商一方交付标的物并转移其所有权于采购人,采购人受领标的物并支付价金的合同。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是最普遍的履约形式,也是实现政府采购的最终步骤。任何合同都存在着风险,政府采购合同也不例外,在我国合同法中表现为标的物风险负担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政府采购领域易产生商业贿赂行为的主要环节 政府采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委托、采购文件编制、采购信息发布、采购项目评审、采购合同签订、采购项目履约等多个环节及采购人、采购监管机构、采购代理机构(包括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等多方当事人,其中任何一方当事人在任何一个环节不按规则办事,  相似文献   

4.
履约后的政府采购监督工作值得重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采购监督通常是对采购人、供应商、集中采购执行机构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监督,面对采购人与供应商合同履约后的监督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导致少数供应商与采购人规避政府采购。 1.非政府采购品目与政府采购品目的寄生术。这种情况往往是纳入政府采购品目的项目实行了政府采购,而与此商品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基本涵义与供应商恶意串通是指采购机构与采购人甚至供应商之间为了让某个供应商中标,或试图取得相应优势与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违反政府采购法精神与宗旨的行为和措施。通过诸如采购相关信息的泄露,供应商准入的歧视性规定,采购时限的苛刻要求,采购方式的不规范使用,履约与验收的相互勾结、阴阳合同的弄虚作假等行为,达到排斥与垄断的既定目标,是与公开、公平、公正政府采购原则背道而驰的。从供应商恶意串通发生频次与利益权重上看,由于采购人地位特殊,掌握着验收权和付款权,在集中采购机构组织评标确定中标人以后,在不违反招投标文件与各…  相似文献   

6.
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验收是政府采购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保证政府采购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政府采购活动的成效,是对政府采购成果的最终检验。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验收是政府采购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保证政府采购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政府采购活动的成效,是对政府采购成果的最终检验。我国《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一条对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验收作出了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但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海南省财政厅制定《海南省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管理,确保政府采购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物有所值的采购目标。《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政府采购履约验收是指采购人对中标(成交)供应商(以下简称“供应商”)履行政府采购合同及结果进行检验、核实和评估,  相似文献   

8.
高校采购履约验收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履约验收是采购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重招标,轻验收”是目前政府采购中仔在的普遍现象,高校采购活动也不例外。使用单位最终能否取得符合其需求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取决于供应商是否完全履行了合同的义务。因此,完善高校履约验收管理制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出台了《政府采购供应商诚信管理暂行办法》,让诚信唱引招标采购市场主旋律。 对参加市级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报名无故不投标、扰乱开评标现场秩序、提供虚假资料谋取中标、与其他当事人恶意串通、中标后无故放弃中标资格、未按合同要求履约、  相似文献   

10.
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报备行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某供应商事先通过不正常渠道获知采购信息后,与生产厂家互相串通,向生产厂家订货并垄断货源、抬高价格,导致其余供应商没有货源的一种不公平  相似文献   

11.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采购主体一般都要求投标供应商提交相应的履约保证金。但是,履约保证金是应该收,还是不应该收,本文提出了六点不应收取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以来,合肥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以《政府采购法》为总领,以服务全市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采购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为工作重点,按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要求,规范政府采购资金支出行为,从源头防治腐败,节约行政成本。同时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服务发展年"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改革和创新工作方法,扩大政府采购范围。着力提高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计划性、集中性,均衡性。推出了《合肥市政府采购项目合同备案管理规定》,对采购人与中标供应商及时履约规范了具体的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简化政府采购程序,缩短采购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对一些政府采购项目实行了定点采购。笔者结合近几年来江苏省定点采购招标经验和对定点供应商合同履约的检查情况,试分析采购人如何选择定点供应商。  相似文献   

14.
政府采购合同的履约验收是政府采购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阶段,采购人要最终检验政府采购成果并结束采购任务。本文对政府采购合同的履约验收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建立全方位的履约验收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直接关系到整个采购项目的质量和成败。对供应商履约情况验收是政府采购链条上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作者总结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开展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验收工作是保证政府采购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提高政府采购合同履约质量、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直接关系政府采购活动的成效。本文介绍了浙江省衢州市2011年以来开展履约验收的情况,提出应明确验收责任、建立验收专家库及验收专家考核制度、建立供应商诚信考核机制,将履约验收过程纳入供应...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地方为了保护其当地供应商的利益,就采取对外封闭采购信息的办法,变相地阻断、排斥外地供应商进入当地的政府采购市场,使供应商在采购信息的享受上形成了不公平待遇,从而影响了他们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正当权利,  相似文献   

18.
政府采购监管“自由裁量权”应予羁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政府采购法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下称监管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其他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之规定,各级财政机关是政府采购监管的行政执法主体,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采购活动和人员行为负有监管责任,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现行法律的制度性缺陷和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政府采购监管的“自由裁量权”弹性很大,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对供应商处罚过严、对采购人过于宽容和对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基本不究的违法违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使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化,河北省威县政府采购中心在采购行为实施完毕后,把采购全过程记录在案,并着重就供应商的诚信记录建立档案,以此鼓励供应商积极参与诚信采购和公平竞争,给阳光下的采购行为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采购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采购从业人员在其政府采购活动中,应当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采购从业人员之间,以及采购人员与供应商、采购人、采购监管机构,乃至于国家与社会等方方面面之间的行为关系。采购工作人员一旦丧失了职业道德,势必会侵犯他人的正当权益、损害政府采购的形象、涉及采购工作质量等等。因此,加强采购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政府采购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