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存在产权虚置、权力混用问题,这恐怕与我国的特殊经济体制及产权制度有关。为此,本特从产权视角对国有企业所有权与其经营权相关问题重新审视并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3.
现代企业理论学者认为,“企业所有权”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它由谁拥有依存于企业经营的不同状态,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实质是企业中存在的产权而不是真正的企业所有权;真正的企业所有权是指企业出资者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4.
加快产权改革搞活国有企业田金海我国的国有企业及其国有国营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对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对于我国几十年来经济的发展,作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那按计划经济模式构筑的体制的... 相似文献
5.
6.
运用现代企业理论探讨现代企业产权安排的特征,提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要根据企业各产权主体的特征在它们之间进行对应配置,形成良性的企业产权结构安排,以期解决委托人问题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并提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关天才产权清晰是这样论述的:“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必须绝对确保国家对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二是,必须切实维护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使其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的实践看,真正实现产权清晰、全面体现这两层意思,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9.
第一种观点认为,产权是一种所有权,它包括对财产的终极所有权、经营权、直接使用权和使用财产的收益权,以极使用收益权的转让权。 相似文献
10.
“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生机和活力,这已为社会承认。但是,“两权分离”思路的先天缺陷是,只承认企业是经营主体,不承认企业是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显性或隐性谈判的方式在企业的产权安排中获得了自身的地位,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实力主要来自于其具有的人力资本的特性,人力资本的这些性质综合影响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实力,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谈判实力的此消彼长决定了企业中的产权安排。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两权分离"的局限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塑建刘萍我国企业改革沿着"两权分离"的方向进行,曾对增强企业活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为了理顺产权关系,构筑适应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阐述了风险科技企业控制权的优化是风险资本家和创业企业家产权博弈的均衡解;然后利用推广的纳什谈判模型具体分析了风险资本家和创业企业家对控制权争夺的博弈过程;根据博弈过程得到风险科技企业控制权相机转移模式;最后讨论了控制权相机转移模式的实证证据和现实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所有权和,旨在能够形成关于这两个范畴比较准确的定义,科学地探析它们的关系,首先,分析了当前理论界在这两 个范畴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混乱;其次;阐述了任何财产许多属性的集合,根据所有权的本质是性这一前提,得出了所有权的定义就对 或商品的某一属性或属集集合的独点权;第三部分从交易的角度,揭示了产权无非是所有权的总和(对一主体而言),或不同主体所有权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对某一财产而言),最后,在前面研究的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了关于产权和所有权之间关系的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G-H-M理论扩展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扩展G—H—M理论,将剩余控制权区分为名义剩余控制权与实际剩余控制权.强调实际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存在高度互补性,据此分析国有企业内在机制的缺陷,一方面国有产权的实际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离,另一方面名义剩余控制权缺乏完全性,因而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以消除制度设计内在矛盾为目标的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