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冰雪 《大众商务》2007,(4):33-34
近4年来,他为3000多个“打工仔”打赢了官司,而且还通过自学拿到法学大专凭,参加全国统考他又获得了律师从业资格证书。成为湖北省代理劳动争议案件最多的人。从一个没有化的“扁担”,到令人羡慕的知名律师,年收入达10万元。他是如何一路走来的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就我个人的见识,李兴浩这样的企业家几乎已经绝迹。 年近六十,说话冲,二十年的拼杀,身上的霸气非但没有抹去,反而愈显浓重。空调行业竞争惨烈,他内心没有戒惧,不可能。他让你感觉,他没有。  相似文献   

3.
《大众商务》2008,(10):35-35
李杰在陶瓷厂工作了几年,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小县城开了经营瓷砖的店铺,由于他采用一套独特的经营手法,使他不仅抢占了本县绝大部分的生意,连邻县的客户都向他定货。经过短短一年的拼搏,到2007年底,他的个人资产由开店前的不到1万元增加到100万元!创造了致富神话。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摩托车在车棚里被盗、物业公司赔不赔?读者疑问:业主张先生的朋友董某购买了一辆五羊本田摩托车,价值15590元。一日,董某将摩托车借给张先生使用。在张先生使用该车期间,摩托车一直存放在其居住商品楼下的车棚内。一天早上他取车时发现摩托车被盗,他随即向物业公司索赔。但遭到拒绝,理由是物业费每月40元,但并不包括摩托车看管费。摩托车看管费一项每月单独收费10元,张先生没有交纳过这项费用。  相似文献   

5.
任名  丁丁 《新智慧》2007,(9):44-44
他,曾带着淘金者的梦从河北农村南下广州,倾其所有做起了一个南瓜梦;他,怀揣奇思妙想一路走来,把一个南瓜最高卖到8000元,4年赚到300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伊凡 《大众商务》2008,(3):26-26
《福布斯》中国富豪陈金义当年有过这么一番经历。陈金义在没有发迹前,有机会做一个蜂蜜加工厂,建一个蜂蜜加工厂需要30万元,但当时陈金义手头仅有3万元。他将这3万元存人银行,随后又利用这3万元做抵押,从银行贷出6万元,又用6万元做抵押,贷出12万元,如此一直到贷出办工厂所需的30万元。蜂蜜加工厂办起来后,陈金义的事业也逐渐走上正道。现在这成为民营企业家的原罪,有人说他们这是空手套白狼,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7.
一才 《大众商务》2008,(10):8-9
张大中认为,卖掉大中从外部条件看,是家电连锁进入了整合期,区域性家电连锁的发展前景堪忧,“不能等到企业经营得狼狈了才卖。”他决定退出了,但必须风风光光。他在去年底挑了个最好的时机,把2亿元固定资产的大中电器卖到了36亿元。与之相周旋的是,家电业的大佬们黄光裕、张近东、陈晓,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但他们都没能从他身上获得多一分的好处。这样一个久战沙场的大老板,身后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创业艰难。  相似文献   

8.
《大众商务》2006,(8):72-72
失败不气馁 慧眼识商机 在山东安邱,王德强可是个人物,当地的大小老板,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他凭借700元的本钱,办起一份人人喜闻乐见,家家户户需要,众多商家推崇的广告信息小报,在受到人们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带起了一个崭新的行业。  相似文献   

9.
辛志勇 《新智慧》2004,(8C):18-19
1990年,从张跃、张剑兄弟投资2万元创立远大热工研究所开始,他们就踏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13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远大已是一个自有资产达12亿元、年销售收人近20亿元、占地面积30.7万平方米、上缴税金在湖南仅次于烟草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远大”不仅没有享受到太多的政策优惠,而且张氏兄弟也没有任何办企业的经验,甚至作为一  相似文献   

10.
他只有初中化,但凭着一股子狠劲,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公司,几年的打拼,积攒了近20万元的资产,亲朋邻里都夸他是一个能人。然而,一次不慎的投资,让他的公司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并欠下近20万元的债务。妻子离他而去,法院查封了他的公司,并将他惟一的一套住房没收。他成了一个流浪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晓晖 《新智慧》2007,(2):55-55
阿萍今年27岁,已结婚2年,目前,夫妻俩收入还算稳定,阿萍月工资2000元,其丈夫月工资1万元,估计未来几年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夫妻俩现在有房有车,房子市价约值30万元左右,车子价值10万元左右。目前夫妻俩还没有小孩,双方父母也不用赡养,因此没有任何额外负担,生活状态较为潇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提起彭建新,在湘潭市乃至湖南省粮食系统都是一个叫得响的人物。他今年43岁,1980年7月从湖南省粮食学校毕业分配来湘潭市帅牌面粉厂工作,从技术员到副厂长、厂长、董事长兼总经理,先后主管过生产、技术、销售。“帅牌”每前进一步都凝结着他的心血与汗水。特别是在1998年“帅牌”陷入困境,亏损197万元的时候,他临危受命,出任厂长,1999年一举扭亏为盈,实现利税79万元,他成了湘潭市劳动模范。他付出了许多,为“帅牌”作出了贡献。改革添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彭建新改革意识强。他认为,过去的改革没有从体制上彻底解决问题,企业和职工没有成为利益风险的共同体,因而活力不足。他任厂长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改制”。1999年11月16日,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  相似文献   

13.
玉儿 《大众商务》2007,(1):20-21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就可以创造出别人想象不到的奇迹!在广州,就有这样一个凭着勇气创造奇迹的普通打工仔,他在网上制作了一个有一万个格子的网页,以每个格子100元的价格卖给别人做广告,竟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卖出去6000多个,赚了60多万!  相似文献   

14.
“邂逅”玫瑰精油 李继勇今年46岁,10年的建筑承包商经历,让他挣了上千万元的家产。在李继勇的老家门头沟,从明代开始就有种植玫瑰花的记载,这里的玫瑰花一部分属于野生的,一部分是农民种植的。但是由于没有人对这些玫瑰花进行开发,当地人对玫瑰花的利用只停留在食用阶段,有人收购就卖点钱,卖不出去就烂在泥地里。  相似文献   

15.
西安的王先生热衷于创业,一心想成就一番事业。今年3月,他在某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创业广告。其内容为:武汉佳能景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合成液体煤气”项目.该项目只要流动资金1000元,年获利可达10万元。王先生认为赚钱的机会来了,3月30H,他赶到武汉,花了1.38万元购买了“合成液体煤气”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晓娇 《新智慧》2007,(7):42-42
花店老板忙着建“网络” 1990年,赵小进从浙江大学园艺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1992年,赶上全国经商热潮,赵小进放弃令人羡慕的职业下了海。他花了2万元,在杭州湖滨路上租了个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开起花店——当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170元,2万元可是“大手笔”了。“生意出奇的好,来买花的人络绎不绝。”从1993年到1996年,花店从湖滨路开到中山路、解放路,赵小进说是“一年开~家分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繁清 《新智慧》2005,(8):4-5
2005年春节前,市民于亚志被单位评为“突出贡献者”,奖金5000元。然而,他既没有给老婆和孩子买新衣服,也没有换掉家里的那台老电视机,而是一分不动地存进了银行。“我不是不想花钱,是不敢花。”于亚志说,“孩子上大学,老母亲又体弱多病,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钱,现在多存点钱才放心。”于亚志的谨慎,是当前大多数百姓消费信心不强的一个缩影。到底是谁捂住了白’姓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8.
刘先生2002年退休后,到郑州和子女一起住。可是他闲不住,时常到广场、公园、幼儿园等公共场所寻找适合老年人干的行当。他发现,卡通卡通娃娃气球的制作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卡通娃娃气球、宠物造型气球等系列玩具气球。一个成本不足0.3元的卡通娃娃气球能卖到2元,一个成本0.1元的宠物造型气球售价为0.5元。而制作工具仅是一个专用气筒,一把挣到30元钱。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天地》2005,(12):66-67
劳建芳,1968年11月生,原籍浙江省余姚市人,现任妄乡县来得富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劳建芳是一位勇于开拓进取的青年企业家。1988年开始从事农产品的销售,2004年在家乡筹措1000多万元资金创办了年产值达两亿元的余姚市康福菜业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又来到安乡创办了安乡来得富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帮助安乡县农民获取效益,他耗资30多万元,收集蔬菜高效种植信息,花5万元请专家为农民免费培训技术,使安乡县6个乡镇5万亩榨菜当年增收达2790万元。他的厂也创产值逾亿元,利税达千万元。  相似文献   

20.
安利(中国) 说实话,在征集2009年各公司的社会捐款数字时,本刊并没有想到安利公司居然会独占鳌头,而且以超5000万元的绝对优势将第二名远远抛在脑后。其中包括100万元用于“世博会青少年体验营”,30万元用于国际SOS儿童村捐款,1500万元用于环保基金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