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构建C-D函数,测算出中国1992年至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并根据我国1992-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以及对吸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产生较大影响的R&D经费、R&D人员、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四个相关经济指标数据,利用OLS分析,分别测算出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相关经济指标对吸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论表明逆向技术溢出存在而不显著,需要改善相关经济指标,才能提高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经济运行互动关系中内在非线性结构的前提下,从金融深化角度探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采用1992-2011年我国29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非线性理论的“门槛模型”检验和回归方法,以金融深化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金融深化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且存在基于金融深化的“双门槛效应”,即不同地区的金融深化水平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的结构变化,随着金融深化和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呈区间递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大陆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否依赖于金融发展水平的问题。结果发现: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之后,外商直接投资才会产生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目前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进入这一阶段,而且本身也不足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制造业各行业受要素驱动的差异性特征,使用2008—2019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税收负担对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制造业的企业所得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从直接效应来看,对制造业企业而言,降低所得税税负并不是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措施;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而言,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研发投入强度在所得税税负影响其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发挥着遮掩效应,降低所得税税负水平有利于促使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并通过该路径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企业而言,降低所得税税负有利于促使企业扩大固定资产投入,进而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自主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自主创新被分解为自主研发和消化吸收创新过程,选取2000—2019年中国12大高技术细分行业,采用全面的FGLS方法,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和对外开放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主研发、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提高了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出口贸易产生了抑制作用;引进吸收能力并检验消化吸收过程后发现,自主研发并未充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技术及引进技术,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但出口贸易实现了正向溢出效应;进一步检验内外资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后发现,引进技术均未能得到有效吸收,明显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外开放虽然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但要提高发展质量,必须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引智机制",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外资对经济发展及技术进步带来的外溢效应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主要结合中部六省外商直接投资在中部六省的发展情况,选择人力资本存量、对外贸易依存度两个指标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得出人力资本存量对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贡献度比较高,而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影响并不显著。最后针对此分析结果为中部六省如何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对全要素进行估计,并利用我国省际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同时突出了我国加强吸收能力、提高研发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研究开发投资对三大地区总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三个地区当中,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总要素生产率提高效应最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分析结果还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三大地区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在逐步减弱,特别是1997年以后其减弱的幅度越来越大。相反,各个地区,特别是东中部地区国内研发投资对总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提高效应却逐渐增加,而且其增加趋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对全要素进行估计,并利用我国省际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同时突出了我国加强吸收能力、提高研发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研究开发投资对三大地区总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三个地区当中,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总要素生产率提高效应最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分析结果还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三大地区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在逐步减弱,特别是1997年以后其减弱的幅度越来越大.相反,各个地区,特别是东中部地区国内研发投资对总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提高效应却逐渐增加,而且其增加趋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FDI)具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可以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山东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山东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山东省制造业集群的形成,带动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全省企业整体研发投入的增加,最后外商直接投资在带动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优化了外贸商品结构,具体表现为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占比上升.  相似文献   

12.
以金融功能为视角,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银行业主导与金融市场主导两方面对我国金融业的结构与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接着根据2001—2014年2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运用DEA数据包络方法对我国工业行业近10多年来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金融业发展影响工业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业的发展确实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效率的改善形成了正向的激励作用,但这主要是基于银行业的金融发展。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仍然是促进我国工业行业企业技术效率改善的重要原因。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改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也并不是通过金融发展的途径传递,其传导机制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1-2008年中国食品行业31个省市(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国内资本形成效应.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食品各细分行业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挤出"效应.文中又进一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不同区域的效应.结果表明,食品各行业在西部地区"挤出"效应比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FDI)快速增长,江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和最发达的地区,在吸引和利用FDI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运用江苏省2003-2010年间规模以上制造业3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DEAP2.1和Eviews6.0软件分析了FDI、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苏省引进的FDI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但是相关行业的产业集聚抑制了FDI的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15.
测定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但从行业和企业角度进行分析的国内文献很少。本文以我国外资相对集中的制造业为例,对我国制造业1996至2005年15部门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比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所产生的竞争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得出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效应并不明显,然而其通过后向关联效应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FDI对浙江产业集群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天芹  白莉莉 《浙江金融》2007,(8):57-57,56
产业集群与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浙江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与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资本集聚、技术外溢和市场需求三个影响途径来实现,由此产生了产业集群效应EIC(Effect of Industrial Cluster)。本文对资本集聚、技术外溢以及集群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浙江政府和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FDI发展地方产业集群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DEA方法与Malmquist指数研究中部地区R&D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以江西省为例,通过研究2011~2015年11个地级市数据发现:R&D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各地级市之间效率水平参差不齐;R&D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快速发展,分解后发现,技术进步是R&D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原因,而技术效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R&D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基于效率评价结果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R&D效率的影响因素,得出政府资助、外商直接投资、开放程度、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对R&D效率都具有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王丽  徐永辉 《海南金融》2012,(5):17-21,65
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各行业1995-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入世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的制造业确实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受行业属性的影响,并且技术溢出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地区间的异质性,并进一步探索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中存在的技术和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性;从“本地—邻地”视角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区域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东部地区;研发投入在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中发挥了单一门槛作用,当跨越门槛值后促进效应会呈现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之一,但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是自动实现的,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对外资技术外溢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当努力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尤其要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素质,以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