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公司治理模式改革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相互持股的股权结构变化、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强化等几个方面。改革后,日本公司在股权集中度降低、董事会效率的提升、监事会独立性的增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尽管如此,公司治理仍呈现出原有模式的持续和改革并存的状态。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改革对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有诸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霍夫斯特德的文化框架体系,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文章得出结论:每种制度的背后都有着相应的文化模式在支撑,制度实施的效率也取决于制度与文化的匹配程度,只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模式才能行之有效,从而对我国公司治理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的不同碗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接着着重分析了日本公司治理的主要特征,以期可以从日本公司的治理经验中找到适合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国外公司董事会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群  杜斌 《河北企业》2009,(4):14-15
不同的国家由于各自的经济发展道路、社会文化传统和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同,经过长期的公司发展历程和企业制度的演变,表现出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因此也构成了不同的董事会治理模式。从大类上分,这些模式可以分为英美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转轨经济国家模式和东南亚家族控制模式。了解这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董事会治理模式对我国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是企业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对企业的运转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而公司治理是一个组织的领导体系,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组织所受到的文化模式的影响。正是各国文化模式的多样性,造成了国际公司治理模式的多样化。从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化的路径依赖,并且不同的文化与特定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着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表现为两个方面:静态地看,正是各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导致其在经济制度安排上的差异,产生了公司治理模式的多样性;动态地看,两者之间又处于一种张力状态。公司治理在有形规则上的变革,不能脱离文化上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处理公司中的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建立一套多层委托代理、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制度,这套制度因公司委托代理而产生,同时为解决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服务。治理结构的作用不涉及公司业务经营问题,其主要功能是权力的配置,即所有权的约束。这是一种较为狭义的理解。 其实在实际操作中,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往往与公司的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疲于奔命的CEO们最重要的任务似乎就是向投资者每年交出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和令人满意的分红方案。而在日本,总裁们来自外部市场的压力则小得多,可以潜心于企业内部组织建设,集中精力于公司长远的发展规划。透过管理差异的表象,我们认为两国大公司迥然不同的治理结构模式就是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比如美国公司个人持股率相当高(通过机构投资者.如各种基金),股东会因为公司业绩不良而“用脚投票”;而日本公司法人持股和相互持股率高,股权结构相对稳定,股东为逐利差而频繁买卖股票的投机行为较少。很明显,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管理之间存在着某种隐含而必然的联系,这种跨越两个领域的影响机制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被引入我国。然而,这些成功的经验在国内未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现有的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多是基于政治、法律、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各国的公司治理模式,而基于文化视角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各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探讨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特征以及其他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制度环境、路径依赖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是与各个国家和企业所处的具体的制度环境因素分不开的。制度环境不同,公司治理体制也不一样。英美模式和德荷模式是两种最著名的体制,日本模式也独具特色。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都可以实现有效率。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治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化,但不会改变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我国证券公司治理模式在发展中,融合了世界上公司治理的模式特点,形成了在形式上相备的共同治理模式。最初受德司治理模式影响,建立了包括决策职能的董事会和执行监督的监事会的“两会制”结构,后受到日本商法的影响,缩小监规模且置之从属地位。在发展中,又进一步借鉴了美国的独事制度。但是,我国证券公司治仍存在如“内部人”控制严重、集中度较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公司内控和风险防范,重制约了公司经营效率和核心力的提高。在我国证券公司共同治理模式治理结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证券公司层的约束与激励问题,具体而…  相似文献   

10.
制度性瓶颈制约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真正形成现代股份制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是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相互制约、激励约束的治理结构的前提背景下发展着的。但从现状看,由于国有企业仍然处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上述几方面的工作都还没有完全到位,这就给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公司外部治理风险是公司治理风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用生产要素市场、债权人市场、控制权市场、信用中介市场、融资市场、社区环境以及包含社会道德规范在内的与公司治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评价指标来分析公司外部治理风险,能够使公司决策层了解公司外部治理的风险来源,及时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处理以降低公司外部治理风险,确保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衡。  相似文献   

12.
《Economic Systems》2002,26(3):231-247
In the 1980s, Japanese bank-driven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were often said to be part of the explanation for Japan’s economic success. However, these practices became suspected causes of Japan’s continuing recession following the burst of the financial bubble in 1990. Since then Japanese banks have suffered from increasing number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Consequently, banks have become less able to act as the benefactors for Japanese firms. In response to the reduced supply of bank loans, Japanese firms have been exploring issuing corporate bonds and other types of public debt as alternative methods of debt financing.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empirically how Japanese manufacturers have responded to the deteriorating financial conditions of Japanese banks from a corporate finance perspective. In particular, we are interested in knowing whether Japanese banks’ involvement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declined with the increase in public debt issuances. Our empirical results seem to suggest that Japanese bank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ir client firms’ issuances of public debt and hence continue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以公司治理为背景的企业环境的变迁导致利益相关方对“更有用的审计”的希求。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引出我们对内部治理审计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内部治理审计新的阐释,这不仅反映了内部审计动态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创新倾向,而且更加有利于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紧密结合。内部治理审计必将促进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公司治理的进程,公司治理也必将带动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治理审计预示着内部审计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高小珣 《价值工程》2006,25(7):153-155
企业内部控制概念是与企业管理理念共同发展起来的,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而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又与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应当从影响它的控制环境开始。随着人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公司治理的关注,研究者也将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从传统的日常经营管理业务以及审计业务转为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evolution and current state of the Russia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ultural context. Russia has a relatively short hist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securities market and stock capital play a less significant role, compared to the West.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analyzed in a comparative setting. Under the Soviet framework, business and corporate developments were non-existent or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post-Soviet capitalism is characterized by dynamic and turbulent development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usiness culture. The paper examines the Russian findings from the recent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culture and explores cultural impact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16.
以2011—2018年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ESG表现抑制了企业金融化,而企业内部监管会放大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的负向效应,外部金融监管则弱化了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抑制效应、放大效应和弱化效应在环境、社会责任方面体现较为明显,而在公司治理方面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以及环境、社会责任能通过融资约束抑制企业金融化行为,融资约束在公司治理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中不具有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以及环境、社会责任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研发能力较强企业中较为显著,而公司治理在非国有企业和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中表现出正向的金融化效应。研究结果丰富了ESG表现影响企业金融化的理论机制,为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秋孟 《价值工程》2013,(32):136-137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中西方公司治理的不同理念或不同模式,为中国公司治理制度改革提供依据。论文首先基于公司治理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随后分别阐述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背景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模式;最后结合中西方公司治理改革实践,提出中国公司治理模式与自身文化相适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How has the impact of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principles on firm performance changed over time in China? Amassing a database of 84 studies, 684 effect sizes, and 547,622 firm observations, we explore this important question by conducting a meta‐analysis o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literature on China. The weight of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two major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principles advocating board independenc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are indeed associated with better firm performance. However, we cannot find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riticisms against CEO duality. In addition, we go beyond a static perspective (such as certain governance mechanisms are effective or ineffective) by investigating the temporal hypotheses. We reveal that over time,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market institu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 the monitoring mechanisms of the board and state ownership become more strongly related to firm performance, whereas the incentive mechanisms lose their significance. Overall, our findings advance a dynamic institution‐based view by substantiating the case that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s matter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9.
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公司治理结构稳定的重要支点之一。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审计委员会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委员会提交报告;民间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民间审计的主要的职能是鉴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论述了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公司治理水平与企业财务业绩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在财务业绩评价基础上,应增加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公司治理指标,设计了盈余质量系数对企业的净利润进行修正,以克服企业利润操纵对财务业绩的影响,使财务业绩的评价更具客观性;提出了通过行业效率评价来解决行业差异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