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增值税法和所得税法对视同销售行为的相关规定,归纳了增值税法和所得税法关于视同销售行为规定不协调之处,并分析了对两者进行协调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协调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增值税法和所得税法中,只将货物用于捐赠、职工福利及分配利润三项行为列为两者共同的视同销售行为,既需要缴纳增值税又需要缴纳所得税。但在实务中,被同时认定为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和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情况却远超过上述三项行为。本文分析了增值税和所得税关于视同销售行为的规定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并提出了两种税法相互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国付 《财会月刊》2008,(12):45-46
在增值税法和所得税法中,只将货物用于捐赠、职工福利及分配利润三项行为列为两者共同的视同销售行为,既需要缴纳增值税又需要缴纳所得税。但在实务中,被同时认定为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和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情况却远超过上述三项行为。本文分析了增值税和所得税关于视同销售行为的规定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并提出了两种税法相互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增值税法和消费税法的规定,企业自产、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用于非应税项目应视同销售行为,需要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上述视同销售业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还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笔者拟就上述视同销售业务行为涉及的增值税、消费税的会计处理及其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企业新会计准则》与《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实施,实际工作中,在会计处理上容易产生混淆,常因界定不清这两类业务的差异,笔者通过梳理增值税法和所得税法对视同销售行为的相关规定,归纳了两者关于视同销售行为规定不协调之处,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对两类业务及其会计处理进行区别,从而达到清晰处理两种业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增值税法和消费税法的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作为投资,应当视同销售行为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上述视同销售行为在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还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下面,笔者就上述视同销售业务涉及的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及其所得税纳税调整作一分析和例解。  相似文献   

7.
根据增值税法和消费税法的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作为投资,应当视同销售行为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上述视同销售行为在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还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下面,笔者就上述视同销售业务涉及的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及其所得税纳税调整作一分析和例解.  相似文献   

8.
根据增值税法和消费税法的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作为投资.应当视同销售行为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上述视同销售行为在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还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下面。笔者就上述视同销售业务涉及的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及其所得税纳税调整作一下分析和例解。  相似文献   

9.
视同销售的税法规定及其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及《新企业所得税法》和《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施行,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在对视同销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把握不准,甚至对税法规定的“视同销售”业务的处理出现偏差.文章通过对“视同销售”概念的明确(视同销售是一个税法术语而不是会计术语),指出其在不同税种中规定的视同销售业务及其会计处理,便于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视同销售在不同税法中含义不同,在新旧税法中差异也较大.这往往给企业识别视同销售行为、正确进行财税处理带来困难,有时甚至给企业带来偷税之嫌疑,产生纳税风险.通过对新老增值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中视同销售规定的理解和思考,列出异同之处.此外,通过列举几则案例,分析了如何进行财务处理和税务处理,对企业准确识别视同销售并正确进行视同销售的财税处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会计处理之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对在境内销售货物取得的销售收入征税。对企业而言,有些经营行为即使不是销售也要纳税,称为视同销售。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比照一般销售,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货成本;第二种方法是不确认销售收入,直接结转销货成本,按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对于税法中规定的八种视同销售行为应采用哪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2.
浅析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同销售行为是指某些转让货物或提供劳务的行为虽然不完全具备销售的基本条件,但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来处理。本文将视同销售分为有专门处理规定的视同销售和没有专门处理规定的视同销售,并分别对其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视同销售行为是指某些转让货物或提供劳务的行为虽然不完全具备销售的基本条件,但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来处理。本文将视同销售分为有专门处理规定的视同销售和没有专门处理规定的视同销售,并分别对其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例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同销售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销售行为,是在税收的角度为了计税的需要将其“视同销售”。按《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八种行为,属于视同销售货物。此外,新会计准则对销售收入的确认也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税法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需要按税法要求及时确认销售实现并计算缴纳流转税和所得税;会计方面是否需要确认收入,要看其是否满足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  相似文献   

15.
张洪  雷新华 《财会月刊》2008,(10):72-72
一、改善公益性捐赠税制环境的必要性 税法之所以将捐赠货物作为视同销售处理并对其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加以限制,可能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在捐赠动机的判定上,较难准确地判断捐赠行为的真实性。捐赠行为有可能是一种变相的销售行为,甚至可以演变成转移财产的一种避税手段。因此税法规定了限制措施,这是出于反避税的考虑。二是我国增值税采用购进扣税法,捐赠货物时如果不视同销售,将会使扣税链条断裂,增加下游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同时加大了政府管理增值税的难度。三是对捐出货物部分的进项税额进行不当抵扣容易侵蚀增值税税基。四是捐赠支出与企业收入不配比,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初国清 《财会月刊》2008,(10):36-37
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对在境内销售货物取得的销售收入征税。对企业而言,有些经营行为即使不是销售也要纳税,称为视同销售。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比照一般销售,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货成本;第二种方法是不确认销售收入,直接结转销货成本,按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对于税法中规定的八种视同销售行为应采用哪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存在争议,加之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对该类业务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影响,因此对这类业务的会计处理问题再度被关注并讨论。笔者总结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并就此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华 《河北企业》2010,(11):29-29
<正>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是指企业的某些交易事项从会计角度看不属于销售行为,但是按照税法规定,应该视同对外销售处理,计算  相似文献   

18.
“进项税额转出”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进项税额转出与视同销售销项税额的界定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则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其与该项货物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19.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视同销售行为会计核算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增值税、消费税相关税法规定,对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视同销售行为,应计算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对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核算实务中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对视同销售行为是否应作销售处理及如何结转成本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增值税、消费税相关税法规定,对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视同销售行为,应计算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对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核算实务中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对视同销售行为是否应作销售处理及如何结转成本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