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不可滥用●闫荣涛《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以及“尚待查明原因和需经批准才能转销的损失,先通过本科目核算”。同时规定,财产物资盘亏、毁损,应先扣除残...  相似文献   

2.
为规范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下面笔者对存货盘盈、存货盘亏的会计处理和存货盘盈盘亏能否相互抵减问题作些探索,以期有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一、存货盘盈时的会计处理  对存货盘盈,企业应根据“存货盘存结果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借:库存商品等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  贷:流动资产损溢  存货盘盈一般是企业日常收发料计量或计算出现了差错。存货盘盈经批准后可冲减“管理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  借: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  相似文献   

3.
企业材料清查就是采用点数、过磅或测量等实地盘点的方法,确定材料实际库存数量,同帐面结存数量相核对,查明帐实不符的数量与原因。材料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须报经批准后才能作出帐务处理,在未经批准前,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中所发现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该科目的借方登记清查中发现各项财产物资的盘亏和毁损数额和经批准转销的盘盈数额;贷方登记清查中发现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数额和经批准转销的盘亏和报废损失。余额如在借方,表示尚待处理的盘亏和…  相似文献   

4.
一、财产清理 经批准确定为被兼并、被出售的企业,应对其各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理[财政部《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即财工字(1996)224号文件称为“清查”,下同],并按下列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一)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清理 1、盘亏、毁损的存货和经核实新增的流动负债,按存货的成本价和负债的新增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以下统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存货类科目,贷记流动负债类科目。 盘盈的存货和经核实应予核销的负债,按存货  相似文献   

5.
在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盈盘亏会计处理上,很多参考书说法不一,且没有按照新准则处理。因此,笔者将新准则下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盈、盘亏问题予以整理,以供大家参考。一、存货盘盈、盘亏的处理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企业盘盈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相似文献   

6.
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 使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应作为前期差错进行处理,而不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7.
一、影响评估基准日财务报表的帐项调整,影响企业评估基准日财务报表的帐项调整从时间段来看,包括企业自查调帐、审计调帐和评估机构要求调帐三个不同时段的帐项调整,而后者是依据评估报告进行调整的。但从调整的内容来看,包括财产、债权和债务的盘盈、盘亏及错帐两大类顶调整。因此,错帐调整是按审计或评估机构的要求及有关规定进行调整。财产、债权和债务的盘盈调整,一般是将盘点结果和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不能支付的应付帐款挂在待处理财产损益帐户上,报批后计入当期损益。如对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则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坏帐损失”,贷记“应收帐款”;对无法支付的坏帐则应借记“应付帐款”;对无法支会的坏帐则应借记“应付帐款”,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坏帐收入”对盘盈的财产,借记有关资产帐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坏帐收入”;对盘盈的财产,借记有关资料帐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盘亏财产,则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记关资料帐户。  相似文献   

8.
一、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一)现金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应当按规定进行现金的清查。如果账款发生不符,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者溢余的,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别以下情况处理:(1)如为现金  相似文献   

9.
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使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应作为前期差错进行处理,而不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0.
一、"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内容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属于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对此笔者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11.
一、盘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及账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27条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并在“固定资产”科目中规定其分录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同时,《制度》又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和“累计折旧”科目。另外,《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第15条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有的企业财务人员不按照新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进行核算,随意将不应在该科目核算的经济业务以予记帐。如某企业将固定资产(原价)和原材料(油料盘亏)科目的借方金额11多万元从贷方转出,借记“递延资产”科目,作为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费用。从上述两项业务,原材料盘亏已明确,固定资产原价是盘亏或毁损还不明确,因为均未发现已按照规定程序批准转销手续。假如两项财产是属盘亏的,也不应转入“递延资产”科目,只能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后作出处理。这种不依照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而作借贷记帐,造成递延资产不真实,违反了会计核算原则,显然是错误的。上述问题的出现,原因在于:一是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新增会计科目的学习、掌握、运用还是领会不透;二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只是微利或亏损,怕影响职工收入;三是多从企业利益考虑,忽视国家利益。根据财政部制定《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和《运输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属于固定资产盘亏,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和“累计折旧”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批准转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固定资  相似文献   

13.
一、存货盘盈盘亏核算的账户设置问题存货清查的结果一般有盘盈和盘亏两种,不管是盘盈还是盘亏,均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处理。在上级有关部门尚未提出有关处理意见之前,都要先通过  相似文献   

14.
周霞 《财会月刊》2013,(10):58-59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增设了“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用于核算事业单位待处置资产的价值及处置损溢。该科目在名称上与会计人员熟悉的企业会计科目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相似,但两者的核算内容和核算范围有许多不同之处。笔者对“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的核算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并指出该科目的运用存在待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荣树新 《财会月刊》2012,(12):71-71
一、“待处理账产损溢”的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说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时规定:对小企业的财产损溢,应当查明原因,在年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处理后本科目应无余额。显然,小企业“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月末可以有余额,年末不能有余额。但《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并未明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月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如何填列。  相似文献   

16.
一、新、旧会计准则的规定 对于固定资产盘亏,会计处理较为简单,并且新、旧会计准则所作规定也一致: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有关会计处理如下:首先根据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进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的对象中,有些企业管理不善,造成财产物资的盘亏,因尚未报经批准处理而挂帐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有的因对外投资时,进行可行性分析不够,或投资后对投出资产放弃了管理监督,使投出的财产有去无回,造成巨额损失无法核销,也挂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成为有名无实的"资产";有的企业为了人为控制调节经营结果,将一些应列入损  相似文献   

18.
晋晓琴  丁尚 《财会月刊》2014,(10):99-102
“待处理财产损溢”和“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之处,本文从核算内容、账务处理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五、资产核算的主要变动 (一)货币资金 1.在现金核算部分,明确了现金短缺或溢余的处理方法.对于企业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以及财产清查等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分别情况处理;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员赔偿的部分,通过"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科目核算(如已收到应由责任人员赔偿的现金,直接通过"现金"等科目核算);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通过"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科目核算;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根据企业内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现金短缺).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有关人员或单位的,应从"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个人或单位)"等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根据企业内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  相似文献   

20.
再议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玲 《财会月刊》2011,(1):19-19
《财会月刊》2009年第28期刊发的《现行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盘盈之会计处理》一文中,作者对由于当期漏记固定资产而导致固定资产盘盈的情况提出如下处理方案:借:固定资产;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经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