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导致老龄化问题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难题.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比较高和社会保障完善的环境下尚且没有彻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作为老龄人口超过一亿的人口大国.在面对未富先老的老龄化问题.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探讨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需求快速增长与社会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老了     
上海已经冲到了现代化的前沿,而老龄化也先于现代化提前到来。“目前上海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上海市副市长周太彤坦言。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7%左右,而上海这一数据是19.58%,这意味着,5个上海人中就有1个老人;而这一比重仍有上升趋势。19.58%的老龄化数字,已经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先行者”——日本的22%“比肩”。不过,近年来上海经济的迅速发展掩盖了人口老龄化问题;未富先老、养老体系尚未成熟等个人和社会原因,使上海这个经济发达城市遭遇新的挑战。现在,上海市政府已经将老龄事业纳入到“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而上海率先孕育的“银发经济”,也引发和驱动了新的市场开发和商机,并为中国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示范模本……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是先实现工业化,后进入老龄化,“先富后老”;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未富先老”。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将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后,我国现已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目前,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有1.43亿,我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近20多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2050年每10人中有3名老人。这是2月2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首次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透露的消息。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老龄化是一个长周期事件,解决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提前量,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只有短短的25年。随后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说:“中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地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中国已经跨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而国家预计,全面小康社会将在2020年到来。国未富而民先老,有人士指出,“中国正在成为全世界空前绝后的与众不同的老龄化国家。”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老年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大为特点的人口老龄化势必会对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趋势。1999年中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过去发达国家才有资格参加的老年俱乐部。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有着近9亿人口的农村涌动着滚滚银发浪潮;解决好农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l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制定我国新时期老龄人口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的发展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何应对"未富先老"的国情,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关系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以全新视野和思路,对如何正确制定我国新时期老龄人口政策,特别是发展老龄人口产业,有效利用老年人力智力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方经济》2006,(1):3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在1月19日主持召开的全国老龄委全体会议上指出.我国是入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特点是老龄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地区不平衡,社会负担重,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目前。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工作形势相当严峻。突出表现为四个不适应:养老保障机制与养老负担、社会总体负担的剧增不适应。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全球人口进入老龄化,我国也步入了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是"先富后老",即在生产力相对发达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而我国是"未富先老"。在这种情况下,老年发展就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主要挑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张锐 《改革与开放》2011,(12):30-32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时.就意味着该国步人“老龄化社会”,而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4%为“老龄社会”。据此.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观察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在低收入水平上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这种快速的人口转变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人口老龄化在今后30年内表现出加速态势。2009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为8.5%。按照联合目最新预测,它将上升到2020年的11.7%,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领域的基本现象,也是一项世界性课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大部分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虽然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南京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为老龄化问题的加速恶化埋下了伏笔.人口老龄化既可能从减少劳动力和资本供给、减少消费、减少创新投入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消极影响,也可能从增加服务需求、理性消费、激励人力资本投资、降低碳排放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面对这种“未富先老”的发展背景,应理性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双向影响,系统探索老龄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特别是要积极扶持发展老龄产业、加强劳动替代性技术创新、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广东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当前"未富先老"的形势下,如何对待这一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充分估计与判断广东省人口老龄化进程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老龄事业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迎接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人口老龄化具有基数大、发展快、高龄化,“空巢家庭”多、“未富先老”及农村老龄问题突出等特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加大,人口老龄化使医疗和护理负担加重、社会和家庭抚养负担加重、国家和企业的负担加重、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和社会服务提出新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重庆市统计数据的分析,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特征有以下几点:老年人口规模加速扩大;未富先老特征明显;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加强;城乡老龄化倒置严重;人口机会窗口已经开启;老年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计划生育、预期寿命延长、年龄组死亡比差异与年青人口流动与迁移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按照联合国规定,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就标志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人口出生的第一个高峰期,目前这个高峰期出生的人正陆续进入老龄阶段。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2.54%。这意味着北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状态,老龄社会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一)老龄化过程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人口问题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已经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阶段,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老龄化人口的绝对数庞大,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二十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  相似文献   

18.
农村涌动滚滚银发浪潮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7%以上的社会即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5.5亿,已有50多个国家进入老龄国家行列。 中国的老龄化来势猛、规模大、速度快。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策因素,加之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19.
人口转变要经历高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和高老年抚养比三个阶段,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人口红利和老龄化。人口红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第一人口红利与第二人口红利、相对人口红利等。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特征。这使中国的老龄化发展既沿袭传统,又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己进入老龄社会,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己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到21世纪中叶,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约占总人口的26.53%。在我国目前“来富先老”的形势下,老龄化对我国养老福利事业带求极大的压力,使尚未形成完善体系的养老福利服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实现“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