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群舒 《沪港经济》2011,(11):10-10
既然是情绪的填埋场,那么过度关注微博、对微博内容过于较真也就没有必要。对这些碎片的收集,并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也不能判断出未来的趋势,更难以提供助益于人生和事业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2.
3月23日,国际气象日,这个常常被许多人忽视的节日,实际上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小到暴风雨,大到飓风等这些与气象相关的灾害,不仅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在当今极端天气日益呈上升的趋势下,在气象等自然灾害依然频发的未来,我们该如何应对?3月16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相似文献   

3.
肖夏 《中国经贸》2007,(5):80-82
中国加入WTO后,加快了建立市场经济的步伐。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则是人类价值文明的最高追求。由于信用的发展,是根植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中的。因此,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诚实守信,愈要求有序的信用交易。西方发达国家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通过一个多世纪所建立的信用管理体系,形成了良好的信用环境与信用秩序,发挥了信用的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西方世界经济发展。百年后的今天,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出现了信用活动快速发展的倾向和趋势,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则是当代世界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4.
未来的诉说     
黄一义 《新财经》2004,(3):81-81
人们常说炒股票就是炒未来,但如何才能把握股市的走势和股票或上市公司的未来?一种广为流传的方法是所谓趋势分析,其格言是“趋势是你的朋友”,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假设未来是过去和现在的延伸,把现有的趋势外推到未来。 在当今这个变化速率不断加快、变革幅度不断加大的时代,未来与现在之间已变得越来越缺乏连续性——它们之间形成了某种断裂,并往往令我们感到惊奇、困惑和匪夷所思,从美国的“9·11”事件到  相似文献   

5.
王艳萍  王平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131-134
公共行政基于社会契约而产生,由此对公共行政的存在进行逻辑证明,也就转换为对社会契约的存在进行论证。人类具有平等的权利及人的片面性、非自足性决定了社会契约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立场的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信心不一样,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分野,同时也导致了公共行政的二元分化。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再到未来社会,公共行政在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历史复归。这个历史复归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同时,公共行政自身也存在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6.
5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厦门火炬高新区园区企业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成就。而就在前一天,200多位中外专家及嘉宾聚集厦门,参加友达光电举办的“领航视觉新世界——2010友达技术趋势论坛”,他们就“低碳时代友达光电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3D立体显示技术与LED背光源未来趋势展望”等主题进行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7.
18、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回答:(1)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什么?(2)资本积累怎样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正如15题所指出的,所谓资本积累,指的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机器排斥工人,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失业大军,从而资本家对在业工人的剥削就更加惨重,这就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另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世界经济,正在进行全球范围的经济调整。这带来了两个重大弈地,一是经济全球化,一个是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革命。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猛烈地冲击着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21世纪将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去年9月,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随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给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即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单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到谈判参加世界贸易组织,都是为了适应这个客观趋势。也正是我们比较好地适应了这个趋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持续增长,综合国力、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显提高。2000年的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43.9%,我国同世界经济的合作与竞争,进入到一个新的广阔空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摆脱不了它的影响,适生存的规律正在考验着我们的广大企业。  相似文献   

9.
《环球财经》2012,(6):54-57
苏联解体后,美欧对俄罗斯的政策一直是希望他“弱而不乱”。普京则把回归欧洲同振兴国家联系起来,但重新振兴俄罗斯这个目标和西方是彻底冲突的,所以俄罗斯想入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无法实现的,这就决定了俄罗斯会越来越多地向东看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厂商介入手机现在确实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未来到底能有多大的市场,则应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1.选题的意义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理想追求和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正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关注,开始意识到“教师职业专业化,直接关系着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并从根本上制约着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潜能”,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既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由量变到质变飞跃的保障措施,也是提升教师职业品位的重要分水岭。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都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政府和教师就职学校也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面建立了相应的机制,关于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的专著和论文不断增多。尽管如此,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的行动还远远不够深入,我国中小学教师质量与基础教育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2.
《宁波经济》2009,(5):33-34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冲击到宁波的实体经济,全球经济出现的下行趋势必然会对宁波经济造成影响。当前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已十分脆弱,一旦某个国家实施了贸易保护主义,其他国家当然会猜测后续的保护措施是什么,未来的影响会有多大,产生的冲击会有多严重等等。这种心理预期一经“传染”,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全球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现在很多企业都关注奥运商机,但北京的企业。实力强的不多。要在奥运市场上和国内外众多企业竞争,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有挑战,不等于说没有希望;有希望,不等于说这个希望就落在你的头上;这个希望落在你的头上,不等于说你就一定拿的到;拿到了这个奥运商机,不等于说一定能赚钱。  相似文献   

14.
闺中瑶里     
柳依 《民营视界》2010,(2):70-75
迷上瑶里完全是一种感觉,只是偶而看到一点文字和一张图片,那里就像梦一样植入了脑海,这个春天,正逢有空闲的时间和心情到了江西,那里对我们的呼唤便一发而不可收。从婺源到达景德镇之后,我们便搭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了瑶里。  相似文献   

15.
王德忠 《中国经贸》2012,(14):192-192
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两个重点发展方向,一是从核算型到管理型的转变,二是从单机型到网络型的转变。在可预见的未来,电算化会计必然会沿着这个方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兴起使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在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助力多个行业发展,而教育也不例外,其关系着国计民生,是最需要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行业之一,本文就“互联网+教育”出现的背景和产物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育未来的转型趋势做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世界主要发达闭家的经济重心就开始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到今天,服务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固家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陈晨 《魅力中国》2010,(8):35-35
一、国内儿童家具市场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辽阔,同样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16岁以下儿童就有3亿多.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居住条件也渐入佳境,儿童这个群体更多的受到了关爱。现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3口之家只要拥有二室户,他们家的孩子就理所当然也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19.
陈帅 《理论观察》2009,(5):49-50
学术界对合作主义研究自古就有,中国对合作主义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但是合作主义作为一种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则是与福利国家联系到一起的。这个意义上的合作主义被视为三方伙伴主义,它是社会中劳资冲突的一种基于国家、资本、劳工的利益调和的解决方式,在政府、雇主组织和劳工组织之间形成的一种制度化合作。福利国家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合作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源于合作主义,福利国家的发展及未来走向都与合作主义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20.
恩格尔系数     
《天津经济》2010,(2):84-84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