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股份制改造应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山东省威海市财政局于天义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损失总额达1000多亿元,如果加上明亏、潜亏和损失挂帐,则高达3000亿元。股份制改造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流失的主要途径:一是...  相似文献   

2.
国有股减持这一提法最初具有特定的含义,即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国家,以不放弃其控股地位为前提,适当减少自身持有的股份。国有股减持中的一个会计悖论提出国有资产流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据测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平均每年500亿元左右,相当于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9.5%;有的估计每天以3.3亿元的速度流失。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据国资局统计资料分析得知,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以各种形式流失,平均每天流失额约1亿元,目前至少有5000亿元的国有资产无影无踪。国有资产的流失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找出其根源所在,尽管许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流失是近年来理论界及实际工作者探索的热点,人们从不同侧面探讨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当务之急。一、国有资产流失现状及原因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经营性的国有资产(资源、事业性资产除外)约26,00O亿元,国家经委作了一个测算,1987年~1992年间,国有工业企业的国有资产通过不同渠道流失了约2300亿元。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归纳起来有:(-)台进过程中国有回广大量流失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亿元~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及治理佟流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来,广大劳动人民用血汗铸就了巨额的国有资产。截止1992年底,全国国有资产总量已达30697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22101亿元,占资产总量的72%;非经营性国有资产8596亿元,占资产总量的28...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流失及私有化是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 ,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而改制与产权流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产权流动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及私有化等问题社会上有很多疑异。笔者仅就产权流动与国有资产流失私有化及私有化的关系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拙见 ,以期能澄清一下目前较为混乱的认识。1国有资产流失及私有化的现状与成因1 1国有资产流失我国现有国有资产总量为41000亿元(《中国证券报》1995、8…  相似文献   

8.
改革15年来,国有资产平均每天要流失1个亿。现在,我国国有资产至少已有5000亿元被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而改变了所有权性质。 要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额已达到10万亿元以上,如何管好用好这笔巨额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有效增值,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国有资产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会计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从会计政策的角度来看,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国有资产的流失形式及防范于天义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损失总额达1000多亿元,如果加上明亏、潜亏和损失挂帐则高达3000亿元。因此,保卫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已迫在眉睫。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种主要形式目前,国有...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的总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尤其是近10年来,年递增率达17.9%,令人鼓舞。与此同时,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很惊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是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成为困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有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从财务管理的角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主要应从资金的管理、实行资产的管理和加强会计监督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会计群体的独立性差、不能有效抑制财务上的乱收乱支、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会计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缺陷,试论通过创新会计管理模式,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圣  杨国顺 《经济师》2001,(6):179-180
一、我国国有资产现状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表明 ,1982 -1992年 10年间 ,我国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就达 5 0 0多亿 ,1992年以来 ,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更高达 3 0 0 0多亿元。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何不令人痛心疾首。同时 ,在 1995 -1996年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查处的 2 0多起国有资产流失大案 ,挽回损失达 2 1亿元 ,这个数字相对于流失数额来显然是杯水车薪 ,九牛一毛。另外 ,国有企业的亏损也是同样惊心的。 1996年国有企业亏损面已达 44%以上 ,金额达 2 0 0亿元以上 ,880多万职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国企改革力度 ,…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就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而在诸多经济监管方法中,基于财务会计资料的会计监管是其核心内容,离开会计监管,经济监管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会计监管在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会计监管的相关问题作以浅述。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部统计分析,近13年来,我国已有5000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平均每天约有1亿元之多。如果这些流失像李白笔下的“千金散尽还复来”倒也罢了,实际情况其实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多半国有“家当”流失或落入了私人腰包。《请看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这一进程当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这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家审计署2000年对129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审计,发现国有资产流失228.8亿元人民币,占这些企业国有资产总额的3.4%。所以,如何保护国有资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大量国有资产的去留问题,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8.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会计监督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会计监督,对国有资产实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是当前企业应该重点探索的问题。本文就企业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探讨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19.
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刻不容缓冯恭祺近期,我国国有企业面临各种困难,导致一系列不祥后果,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难有起色,二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现就后一问题谈谈个人管见。国有资产流失渠道五花八门一、历史上制度上存在一定缺陷形成国有资产流失1...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产权变动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之路。但由于种种原因,产权变动引起了相当数量的国有资产流失。有资料披露,我国国有资产近几年来已有6000亿元通过多种渠道流失,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195%,其中产权变动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占有很大比重。一、产权变动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1资产不进行评估。有的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时急于求成,在立项时不搞资产评估,刻意压低资产价值,或者当地政府采取行政干预,或者接受外商的“转移定价”等不平等的条件,结果让外商占了便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