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研究2015年以来京津冀13城市金融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演变趋势,然后引入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北京的静态金融效率达到前沿面水平,河北各城市金融效率较低且主要是规模效率不足导致;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看,北京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了10%,技术进步起主要作用,天津和河北分别提高了14.4%和13.4%,技术效率的作用更大。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的因素中,政府干预对效率的提升起到显著作用,而经济开放度对金融效率的影响较小;各因素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主要是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构建DEA模型测算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选用Malmquist指数对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这十年间京津冀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始终未达到有效状态,城市之间差距很大,北京和天津的效率明显优于河北省内城市。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Malmquist指数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出现波动与增长放缓现象也反映出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市2001~2015年度面板数据,把金融发展细分为金融规模扩大和金融效率提高,分区域检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经济和金融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各省市城乡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随着金融发展,城乡经济差距特别是收入差距也有扩大趋势,且金融发展对该差距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考虑政府参与后,发现政府参与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据此,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现实需要,制定差异化的金融发展措施;协调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且财政支出应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积累,引导资金进入农村地区,促进城乡经济金融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在新发展理念下,区域金融效率研究应尽可能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多维度影响性。本文认为,金融投入尽可能避免市场空转,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与经济产出规模匹配,投入结构合理,经济产出质量高,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可称为金融有效率。实证方面,本文基于2017-2020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从规模、结构、质量和风险四个维度测度我国区域金融效率,再运用GLM模型对影响区域金融效率差异性的外在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区域金融效率测度发现,我国部分沿海区域的金融效率较高,中等效率区域集中在中部省份,而西北部省份的金融效率较低。对影响金融效率因素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能有效提升中、低效区域的金融效率;对外开放程度对中高效区域影响较为显著;人才培养对中、低效区域的金融质量产出效率影响作用较大;金融监管在高效和中效区域发挥较强的作用,政府干预对区域金融结构产出效率和金融质量产出效率的影响较为突出。综上,提升中、低效区域效率需要注重“量”的积累,高效区域需要“质”的提升,高、中、低区域都要强化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5.
崔健  李宝 《河北金融》2012,(3):9-11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历经七年发展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区域金融差距加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加快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进程,提升河北省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了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信息交流机制,改善金融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金融机构筹融资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使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区域面板模型和二次回归模型,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对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分配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即越是欠发达地区,金融规模的提高越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金融效率的提高对收入差距的缩减效应更明显;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茨涅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则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了1980-2013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两者关系在三大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而言,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大于在中部和全国的影响.而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在东部和全国的影响显著大于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生蕾  佘镜怀 《征信》2021,39(3):81-87
金融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基于京津冀地区2007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分析京津冀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金融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仍有待提升,也即金融结构优化对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仍有欠缺.因此,应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支持作用,加...  相似文献   

10.
高效的金融支农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极为重要的支持要素。但我国农村金融配置 资源的整体效率低下,且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从时空角度对金融支农效率的区域相关 性和异质性进行分析对于促进地区金融平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此,首先对全国28个省(区、市)2007-2016年的金融支农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空间面板 模型对各省(市)的金融支农效率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支农效率在 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即本地区金融支农效率会对相邻地区支农效率产生“溢出 效应”。其中金融发展规模、财政支农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支农潜力对支农效率影响显 著,据此提出加快农地市场资本化进程、加强空间集聚区域金融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实证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效率的关系,以及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金融效率差距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金融发展规模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原因;而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及金融效率差距虽然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金融规模差距对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普惠金融评价体系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普惠金融指数进行测算,并构建回归模型探讨普惠金融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自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后,普惠金融指数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在经济发展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作用效果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呈减弱趋势。因此,为了使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更好地协同发展,应采取强化政策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域内金融协调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大陆分省数据,文章使用随机系数模型测算了信贷资金跨区域配置效率,并实证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对信贷资金跨区域配置效率的作用.文章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显著提升了信贷跨区域配置效率.文章主要政策含义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提高信贷资金跨地区流动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同边界动态DDF-DEA模型,选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的105家科技类中小挂牌企业为样本,从地理区域、融资方式、产出方向等角度分析了中小挂牌企业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的异质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中小挂牌企业科技金融地理区域效率的异质性差异主要体现为沿海地区要高于非沿海地区;中小挂牌企业科技金融融资方式效率的异质性差异主要体现为直接融资模式要高于间接融资模式;中小挂牌企业科技金融产出方向效率的异质性差异主要体现为营业收入效率明显高于资本周转效率和专利产出效率.因此,要不断提升非沿海地区科技型中小挂牌企业的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充分发挥中小挂牌企业的直接融资效率优势,增强专利产出效率的带动作用,并进一步规范与科技金融效率提升相关的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15.
杨晨思  田红  罗娟 《现代金融》2023,(2):34-39+29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各省、市年度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考察数字金融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从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来考察其在数字金融影响能源效率机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的能源效率。在数字金融和能源效率的关系中,技术创新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18.50%,即技术创新在数字金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数字金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区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而上游区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4-2019年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与金融运营效率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与金融运营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体现在银行业,数字金融对银行运营效率具有逐渐增强的促进作用,较低的银行运营效率对数字金融发展的驱动力逐渐提升,数字金融和银行运营效率均存在自我增强机制。数字金融与银行运营效率的双向影响在金融集聚度高的区域与银行主导区域显著存在。数字货币基金对金融全行业运营效率具有逐渐趋弱的负向影响,在西部地区和金融集聚度低的区域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是地区产业结构的协调与升级,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对象,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提速;金融发展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效率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抑制作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市场作用大于政府干预。因此,在以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应以金融发展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避免过分强调政府的干预。  相似文献   

18.
彭健 《海南金融》2014,(10):7-12
提高金融支农效率是有效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12年金融支农效率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金融支农效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自然灾害不利于金融支农效率的提高;我国金融支农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西部与东中部之间;我国大部分省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由此拉开京津冀一体化序幕。为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商业银行应加快经营转型步伐,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全面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能力。在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结合同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商业银行需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开展金融创新,把京津冀区域打造成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和利润增长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缩小京津冀间的经济社会差距既成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民诉求,也成为增强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实现京津冀长效协同发展的迫切态势需求。而公共医疗卫生作为典型的民生公共服务,政府具有显性化的责任,为了探究京津冀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差异诱因,以助推京津冀城市群医疗卫生的协同发展,笔者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评价分析了京津冀城市圈中13个城市的公共医疗卫生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水平及变动情况,并将京、津、冀三个地区进行了横向差异比较。实证结果表明,河北与北京、天津相比,确实存在支出效率较低的差距,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北京与天津已经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但河北大部分城市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京津冀应均衡区域发展、控制医疗支出规模增长、统一医疗卫生政策等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支出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