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进 《金融纵横》2020,(3):89-94
本文聚焦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广受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风险偏好体系向风险限额的传导、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人员和文化,探讨目前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挑战,通过案例分析剖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关注的重点,讨论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价值的可行道路。  相似文献   

2.
风险偏好是银行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愿意且能够承担的风险数量和种类,实质上是银行战略在风险管理上的具体体现。本轮金融危机表明,构建良好的风险偏好框架是建设稳健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风险偏好设置包括选取指标、量化指标值等;传导则包括自上而下的分解和自下而上的反馈过程。风险偏好应成为全程风险管理的主线。本文从风险偏好的定义、作用、设置和传导角度做一分析,以期对国内商业银行构建和实施科学的风险偏好框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投资风险限额管理是保险公司对投资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险公司建立有效风险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险公司投资风险限额管理主要包括投资风险限额配置、风险限额监控和风险限额动态调整三个环节,其中风险限额配置是整个风险限额管理流程的基础。运用GARCH模型和GJR模型,并结合Copula理论,探讨了投资风险限额配置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证实投资组合之间存在分散化效应,各投资风险限额之和大于总风险限额,并得出投资风险限额优化配置模型调整资产配置,可以显著提高保险公司投资绩效。  相似文献   

4.
VaR已经成为衡量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如何为交易业务合理设置VaR限额.并将该限额纳入风险管理体系中已经成为我国各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该限额的设置和分配涉及银行组织架构、风险偏好、业绩评价、收益目标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国银行尚未建立起风险资本管理机制和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评价机制.因此在核定VaR限额总量方面存在困难。该文综合了各文献对交易业务VaR限额和风险资本分配的研究和讨论,并尝试从四个方面给出设置该限额总量的技术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险资纷纷利用杠杆的方式“举牌”上市公司,与此同时,“偿二代”监管体系于2016年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以监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经营风险。在此背景下研究资本市场的波动特别是极端风险对保险公司执行“偿二代”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ANP方法构建了衡量“偿二代”执行效果的指标体系,以此对12家代表性保险公司“偿二代”执行效果进行了量化考察;在此基础上运用LSDV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崩盘风险对保险机构执行“偿二代”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偿二代”的监管体系下,整体上保险机构偿付能力的调整是有效率的,能够增加保险机构的安全性,但对于不同类型保险公司而言,财险公司在极端风险情况下的调整却不如寿险公司有效;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王婧 《保险研究》2019,(5):44-54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执行以后,投资风险直接体现在资本要求上,资本充足率成为保险公司投资决策的重要约束。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有必要建立整体经济资本预算框架,通过提高各类资产的边际资本回报率,提升公司股东价值。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证明资本约束下保险公司最优大类资产配置的路径首先是进行负债风险匹配资产的管理,其次才是追求盈余资产收益最大化,同时,本文创新性提出了三阶段的数值求解方法,填补了国内文献以及保险公司实践中难以前置化资本约束得到大类资产配置数值解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7.
过去几年整个保险行业高速发展,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都实现了"量"的跨越,但"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清晰设定盈利、风险与资本的平衡关系,如何确保公司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守住风险底线,保证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和限额与战略保持一致,将风险偏好及容忍度传导至日常管理和决策中,降低风险,减少盈利的波动性,提高风险资本回报水平,并最终实现公司与股东价值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整个行业深思、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章彰 《银行家》2012,(4):64-66,6
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是基于量化体系的风险接受标准和收益期望水平。通过资产组合模型,可以将宏观层面的风险偏好分解到微观层面,实现自上而下的风险传导,同时又将微观层面的风险偏好执行情况反馈到宏观层面,实现自下而上的风险汇总。  相似文献   

9.
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和经济增加值(EVA),诠释了风险、资本与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应用的重要指标。通过其在银行各业务条线和管理领域的应用,可有效传导银行风险偏好,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增加,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组合限额管理是商业银行平衡风险、资本、收益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本文从阐述组合风险限额管理目标和核心指标选取方法入手,从限额制定、监测和控制三个方面分析组合风险限额管理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应通过制定统一的组合限额管理政策制度、提升组合限额管理的风险计量能力、加强组合风险限额管理系统建设、强化组合风险限额指标应用等措施全面提高其组合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财产保险公司往往用综合成本率等传统财务指标来衡量某类客户的价值,以此作为各项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但该类指标容易导致经营决策的短期倾向,不能有效对接资本市场对上市保险公司的价值评估要求,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偿二代”监管体系。笔者提出一种新方法——风险收益分析法来评估客户价值,运用风险的定量模型.综合评估不同客群的收益和风险水平。客观评价客户价值。同时本文探讨了该方法在业务策略、承保规则制定、再保方案、绩效评估等领域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1—17号)》的通知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监管开始迈入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时代。中国“偿二代”考虑了资产和负债端的风险,同时又考虑了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使得资产配置和业务结构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更为复杂和多元,业务结构调整与资产配置之间表现为更强的联动关系,公司流动性、收益性、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平衡关系不再是直观的简单关系,对公司的经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鉴于“偿二代”对风险资本计量逻辑的理解,我们试图通过定量的分析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调整未来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于蓉 《海南金融》2011,(5):6-8,31
风险管理战略是商业银行整体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就是确定银行的风险偏好,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容忍度体系,由此配置经济资本.近年来,风险偏好与风险容忍度日益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战略工具,得到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普遍关注和应用.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管理体系涵盖了银行的方方面面.风险偏好是战略性的,通常以定...  相似文献   

14.
监管部门多次强调,银行要提高对不良贷款考核的容忍度,表明疏通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已成为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问题的重要方面。对此,本文考察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两阶段传导环节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研究流动性囤积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梗阻效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宽松的货币政策显著提高了银行风险偏好水平,且风险偏好的提升会使银行有更强的信贷反应。第二,银行流动性囤积显著抑制了宽松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偏好的促进作用,显著弱化了高风险偏好银行的信贷行为。第三,“梗阻效应”在区域性银行以及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刻画出银行普遍进行流动性囤积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形成的“梗阻效应”,为了破解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困局,应更加重视银行流动性囤积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偿一代”与“偿二代”是我国两种重要的保险监管制度,两者在框架体系、监管内容和监管要求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均体现了保险业特定历史时期的监管要求。“偿二代”是我国保险监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从试运营到正式实施以来运行状态良好,能够有效反映我国保险市场的风险变化。然而,近年来保险市场频繁发生多起重大风险事件,考验着“偿二代”的监管功能和效率,也暴露出“偿二代”存在的部分问题和不足。保险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将资本使用效率纳入过程管控体系。监管机构应加强现场检查和稽核,加强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监测,加快推进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制度建设,启动“偿二代”二期工程,进一步完善“偿二代”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6.
谭磊 《金融纵横》2020,(12):66-75
作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起点,风险偏好是银行整体发展战略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风险偏好的设定、传导、执行和反馈构成了全面风险管理的主线。如何自上而下构建科学的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地推动实施,已经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从管理框架和流程的设计、风险偏好陈述、风险偏好指标的选取标准和阈值测算等方面对风险偏好管理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守川  杨瑾 《新金融》2012,(4):40-43
风险策略管理是基于银行战略实现与价值创造视角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考察。风险策略管理把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通过风险计量统筹、整合为一个整体并与资本和银行战略建立紧密的联系,进而通过风险偏好的传导、与业务计划的互动达到价值创造的目的。本文基于对银行战略与风险管理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风险策略管理的概念与核心要素,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策略管理框架,并以房地产行业为例阐述了风险策略管理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决策能力、风险偏好与风险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思想内核 ,通过引入“最佳预期”概念 ,分析了资本市场效率、投资者决策能力和风险偏好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得出在完善市场上 ,投资收益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在不完善市场上 ,投资收益则取决于投资者的决策能力和风险偏好。通过进一步分析风险资本市场的特性 ,讨论了决策能力和风险偏好在风险资本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 :风险资本是一种融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声誉资本为一体的复合型资本 ,其高额收益源于风险投资者的人力资本。本文的一些发现为解释风险投资领域有关普遍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归纳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进行跨境资本风险防范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基础上,构建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对风险进行识别,并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危机指数和各项预警指标的定量关系,通过脉冲函数揭示了每项指标对危机指数的月度影响,进而提出注重价格管理措施、探索外汇存贷款规模与结售汇头寸限额挂钩、资本管制等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毅 《中国金融》2012,(2):20-22
风险偏好决定风险战略。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风险偏好的设定、传导、执行和反馈构成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线。因此,构建科学的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成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风险偏好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