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通过梳理2020年美联储采取的资产负债表政策,剖析其对我国宏观经济、商品价格、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并提出积极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风险、保持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运行机制、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依托,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序推进,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人民币境内外市场关联日益紧密,进一步凸显了人民币定价权问题。基于日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和DCC-MVGARCH-BEKK模型,实证研究境内外人民币利率的联动效应。结果显示,在岸利率与离岸利率间表现出较强的联动效应,包括非线性报酬溢出效应、时变动态相关性和双向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并且人民币在岸利率的报酬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优势更为明显,人民币在岸利率市场仍是“定价中心”,利率定价权并没有旁落离岸市场。据此,文章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以期对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徐肇涵 《南方金融》2012,(7):36-38,22
本文以日元国际化为例,建立包含货币国际化指标和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在内的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分析的方法考察日元国际化对各宏观经济指标的不同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日元国际化对宏观经济指标带来不同影响的原因,以期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启示,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宏观经济风险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论文通过对2013年至2017年样本期内上证综指和人民币汇率指数建立GARCH-BEKK模型,结合市场实际走势,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发现市场间风险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并且在汇率改革后,两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由双向变为证券市场向货币市场的单向溢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ARMAX-BEKK模型以及ARMAX-FIAPARCH-DCC模型,研究境内外人民币国债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在岸人民币国债市场对离岸人民币国债市场存在单向的报酬溢出效应;在岸人民币国债市场和离岸人民币国债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利差因素对境内外人民币国债的收益率及其相关性均有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对两个市场的相关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9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人民币在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经常项目到资本项目,从对公结算到个人业务,从在岸到离岸市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会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相应人民币与外币协调监管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并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监管体系,消除现行体制下本外币互动效应不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慎扎实推进,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逐渐成为常态,市场风险传递较以往也愈发迅速。构建MODWT-DGCt-MSV模型,测量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在不同频次交易下形成多个尺度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比在岸更强,在岸人民币汇率长期尺度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中期、长期的动态相关性较强;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各尺度之间大多存在波动传递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离岸人民币市场更多地作为波动溢出的源头;在岸人民币汇率在美联储加息时对离岸的波动溢出效应较非加息周期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8.
丁剑平  胡昊  叶伟 《金融研究》2020,480(6):78-95
在全球宏观环境背景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机制可以为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借鉴Verdelhan(2018)的研究,通过VECM-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间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中美元因素及套利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1)"8·11"汇改后离岸人民币汇率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方面都显著上升,而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能力也开始出现,两个市场的一体性大幅提高;(2)美元因素和套利因素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强,美元因素的影响依然要强于套利因素,这也基本符合前期研究中美元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结论;(3)以美元因素和套利因素为代表的全球系统性变异因素会影响离岸市场向在岸市场的冲击传导以及在岸人民币市场向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波动传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关系和信息流的传递.利用MA(1)-GARCH(1,1)模型描述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的变动,用GARCH模型检验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得到的主要结论为,人民币NDF市场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有均值溢出效应,人民币即期汇率和NDF之间有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这表明信息流由境外市场传导至境内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受到境外市场因素的影响,离岸人民币NDF市场是境内即期市场的先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境外逐渐形成了人民币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本文采用MVGARCH模型,在学术界首次研究了上海银行间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与香港银行间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CNY HIBOR)的联动关系。发现SHIBOR对CNY HIBOR表现出明显的均值溢出效应,但CNY HIBOR对SHIBOR的影响不明显;上海市场与香港市场之间只有少量的利率对(Interest Rate Pair)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期限较短的利率对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大的态势,但是波动性也在增强。各期限人民币利率对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在2013年6月的银行间"钱荒"时期都有显著的增大。对于由共同报价银行报出的SHIBOR-CNY HIBOR利率对,均值溢出效应和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与SHIBOR-CNY HIBOR的计算结论类似,但是波动溢出效应更强。根据上述结论,就如何避免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对在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的单向溢出效应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强.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3月17日至2016年6月14日这段时间的数据,运用Eviews建立VAR模型,分3个时期,分别研究离岸人民币(CNH)市场和在岸人民币(CNY)市场间的报酬溢出关系以及相应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央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放松对CNY汇率波动的管制,CNY市场和CNH市场相互之间表现出报酬溢出效应,并且CNH市场对CNY市场的影响更大,相对来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更能反映市场信息;一旦央行加大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力度,过多使用行政力量影响人民币汇率的走向,CNY市场和CNH市场便不存在报酬溢出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本文提出应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来减少国际化进程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又结合央行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具有战略性的建设性意见,促使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健康发展,从而稳定整体宏观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国际化使我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外汇储备的增加又使我国产生国际铸币税支出,由于近年来外汇储备增加的规模大于境外人民币增加的规模,我国一直处于国际铸币税收支逆差,国际铸币税逆差会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在不同的汇率和利率制度下国际铸币税逆差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的国际化,目前已成为海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作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文章阐述了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的基本途径.最后作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变结构Copula模型对我国股、汇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利用二元正态Copula函数的时变相关系数得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变结构点,再利用混合Copula模型分段检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汇改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存在着长期而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在次贷危机发生期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变结构点增多,尾部相关性增强,两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强。因此,应加强对波动溢出传导中介的管理,减轻波动溢出效应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区、市)平衡面板数据研究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空间集聚特征,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发现省际跨境人民币结算呈现高-高、低-低的聚集趋势。通过构建多维度金融发展指标检验发现,金融发展规模、金融集聚、金融开放度均能有效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并呈现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金融开放度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金融发展对跨境人民币结算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正向溢出效应从2015年之后转变为负向溢出效应,通过更换权重矩阵发现结论依旧成立。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国际化使我国有国际铸币税收入,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增加又使我国有国际铸币税支出,因此我国有一个国际铸币税收支问题.国际铸币税收支的顺差和逆差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均衡带来冲击,在不同的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管制方式下,国际铸币税收支对我国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冲击后恢复均衡的方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2015年"811汇改"完善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使得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更加市场化.汇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原材料价格、产成品价格、现金流情况以及股票市场投资者预期等,进而对股票收益率产生波动溢出效应,而且波动溢出效应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股票市场行业收益率波动之间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金融危机为分界点,选取2007-2010年的数据,研究了Shibor与上证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背后所体现的货币政策逻辑含义.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Shibor与上证指数的波动溢出效应逐渐增强.政策含义是:shibor发展较快,已经具备了基准利率的功能,这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管理层可以利用shibor与上海指数的内在逻辑关系,改善和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将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OFDI)及出口贸易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探究人民币国际化影响中国对东盟OFDI出口贸易效应的机制和作用途径,并采用2010—2019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跨国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OFDI与中国向东盟的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够显著增强中国对东盟OFDI的出口贸易效应,且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越高,对中国对东盟OFDI的出口带动效应越强;人民币国际化的调节作用在对市场寻求型以及持有人民币储备的东盟国家投资中更加突出。这一发现完善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逻辑,有效解释了国际货币职能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我国应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明晰人民币国际化异质性基础上推行差别化的企业扶持措施,以更大程度激发中国对东盟OFDI的出口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