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经济转型中的农民失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农民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失业风险与日剧增。农村隐性失业不能较快消除、流动劳动力大量失业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结构性难题。相对于城市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而言,农民是就业的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同样适用于在陌生的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失业农民。  相似文献   

2.
职场     
《经济纵横》2011,(2):11-11
2011年起就业失业登记证全国通用 1月7日消息,2011年《就业失业登记证》将升级为全国统一版本,一人一号全国通用。今后,持证者将可跨地区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就业扶持政策。据了解,全国统一样式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范围包括:进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的劳动者,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证》实行实名制,限持证者本人使用,不得转借、转让、涂改、伪造。  相似文献   

3.
浅论我国现阶段的失业与就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出发,论述了失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结合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人口的现状和后果,分析了缓解失业与就业矛盾的难点与重点,提出了解决失业与就业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改进就业与失业统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统计惯例,对就业、失业及相关范畴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我国的就业、失业统计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失业保险的博弈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春 《经济论坛》2005,(21):116-117
失业保险是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分散失业风险,使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通过失业培训达到就业安置。失业保险制度是一把“双刃剑”,理性的劳动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进行就业与否的博弈分析时,由于高福利政策的保护,失业者可能选择减少工作时间或干脆失业;相反,在没有失业保险或失业保险水平很低时反而拼命工作。本文通过构建失业保险博弈模型,对这种两难处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以就业保险替代失业保险,超越了传统的单纯失业给付做法,被认为是失业保险制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转折点。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供求两方面的压力,强化失业保险制度的就业保障功能成为改革焦点。加拿大从失业保险转向就业保险的制度变革,启示我们反思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定位与设计:未来失业保险制度最终目的要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稳定、扩大就业机会;要整合失业给付、职业训练、就业服务和就业稳定措施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每年有大批国有企业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的增加,对我省就业岗位的提供和失业保障基金的建立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已成为当前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摸清我省失业及失业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情况,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失业保障制度,不仅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当前解决我省就业矛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影响我国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朝黎 《现代财经》2000,20(9):56-59
我国失业人口激增、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大量的失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是处理就业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教育活动、劳动力流动等几个影响就业的因素加以分析研究,以期对影响我国劳动力就业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解决就业问题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云平 《当代财经》2003,(3):117-120
体制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互交织是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特征。要通过以提高工业化水平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从而缓解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治理通胀与治理失业(或就业)的政策往往是相互抵触的。可我国目前的情况经常是通胀与失业并存。在我国有几百万的大学生、近千万的城镇劳动力、近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就业不解决,社会就无法安定,社会不安定,经济及社会就无法发展。所以,就业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而不太严重的通胀则是一个次要的问题。拉动就业的是投资。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消费是投资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经济论坛》2002,(6):14-15,13
“十五”计划纲领指出:“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纲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用较大篇幅阐述“十五”期间扩大就业的目标和任务,可见我国当前失业矛盾的突出和解决就业的迫切性。本文拟从我国近年来失业矛盾突出的原因分析入手,积极探索如何扩大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城镇失业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特点,主要是隐性失业大于显性失业;男性失业人数多于女性;失业率虽不高,但就业压力不小;失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大量失业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竞争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解决失业问题刻不容缓.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作者认为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把劳动用工自主权切实交给企业,以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为劳动者就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乐章 《经济管理》2007,(21):14-17
随着从计划向市场的经济与社会全面转型,不同形式的就业风险在不断增大。政府和社会都在为变风险失业为安全失业做出种种努力。如何通过强调政府责任、规范失业保险、加快立法进程等途径以促进就业、缓解就业风险,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董虹 《经济问题》2002,(10):21-22
失业是市场经济、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和大生产化的必然产物,就业率和发达程度不是正相关,消灭失业不一定是我们追求的社会目标。中国第五次就业压力来自多个方面,犹如“组合式洪峰”一样。现有的就业措施不能治本。放低创业门槛,可以实现就业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5.
轩友莲 《时代经贸》2007,5(12X):57-57,59
城镇失业女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劣势,在社会转型时期她们面临着许多交汇点,被“边缘化”。她们整体文化水平和综合能力偏低,思想保守,难以调整自身知识与技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自身的发展,也给政府失业调控政策的正常运作带来障碍,对她们在就业再就业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可为失业女性的就业再就业提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失业调控体系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当前就业形势难问题引起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就业的影响,因企业裁员而下岗的现象,是近十几年来罕见的。如何把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妥善解决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失业人员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就业和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大学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则会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失业保险制度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由于失业保障制度具有保生活、促就业及防失业的功能,所以针对当前就业和再就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将其促就业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这对于解决当前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文章从加强失业保障制度促进再就业功能的必要性入手,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再就业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隐性失业影响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关城乡隐性失业研究为依据,计算所得1978—2009年各种情形下中国就业弹性的取值及其变动趋势较稳健地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就业带动能力弱。隐性失业仅提高某些年份的就业弹性,不能改变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就业弹性暂时提高的原因是隐性失业劳动力真正失业后以很快的速度再就业。而经济增长就业带动能力弱的根本原因是就业基数较大的农业、国有与集体单位就业吸收能力不足,以及其他经济单位就业吸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失业是工业社会的一种正常社会现象,尽管我国选择了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发展道路,也同样避免不了一些劳动者失业。当务之急是,我们不但要正视失业问题,而且还必须通过确立就业目标,建立就业机制,制定相应对策化解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镇失业率的重新估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后期,城镇失业下岗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见《2002年:中国就业报告》)。对失业人员的正确界定与甄别无疑是研究失业问题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计算出失业人员规模以及相应的失业率,也才能把握失业人员的各项特征以及行为模式,从而为降低失业率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中国官方的失业统计指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