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学生比任何其他个体更需要与人交往,并通过交往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网络交往和活动就其广度和深度来讲,是现实社会无法比拟的。正如任何科学都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人际交往身份的匿名性、交往角色的弱社会性、交往角色心理的间接性、交往的弱规范性,使部分大学生逐步切断真实的人际关系,对网络交往产生依赖心理,丧失了现实社会交往的技能,甚至部分大学生有意识逃避现实交往,由此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相似文献   

2.
网络交往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人际交往方式,大学生也是这种交往的热心使用者。根据网络交往的特点以及存在的消极影响,教育者应有重点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对互联网的使用能够趋其利、避其害,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冲击和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的应用使大学生“网民”增多 ,交往观念、交往方式、交往范围和交往内容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大学生的交往、学习,实现资源共享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发展的背后却在使大学生的交往、学习发生异化,使原本服务于大学生的网络成为束缚大学生成长的力量。网络技术的符号化、虚拟化的特点蒙蔽了大学生的价值认知。本文从价值论的角度,探析网络异化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极其解决理路。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名是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的基本工具符号,它们不仅具备一般网名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知识性、趋正性与层次性。它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渴望宣泄情感与表达情绪,实现自我凸现,进行角色探索等心理,也是他们内在思想状况的折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评价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校大学生非常注重此能力的培养。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社会的日益庞大,大学生人际交往领域变得更加开阔,网络社会俨然成为大学生学习、交往的另外一个社会。近年来,关于研究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文章也比较多,本文主要从意识层面来探讨此问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作为高新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体中信息的封闭性和受众的被动性。网络可提升人的主体意识;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缓解人的心理压力;培育新的人文理念;满足人们多层次的精神需求。但网络多元文化给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生应使网络真正“为我所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浅谈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络已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成了我国网民中最主要群体,网络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是网络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作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优劣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本文在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分析与改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作为高校管理应根据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寻求改善途径,以帮助他们走出交往困惑,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对481名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在认知评价、交往意向性取向等因子上有显著差异,农村与城市女大学生在交往感受性取向、交往意向性取向等因子上有显著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交往感受性上有差异。锻炼、睡眠、经济条件等因素也影响女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为大学生的现代化带来了契机,使大学生走向世界成为可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有利于他们形成现代意识和现代知识技能。面向网络时代,促进大学生的现代化,应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发展突飞迅猛,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越来越多,网络日益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网络为平台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交流,从而缓解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但就目前由网络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以网络为平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以福州地区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为了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网络使用情况,从中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网络使用行为的相关数据以及网络成瘾的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其原因,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型社交媒体也得以快速繁荣发展,并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社交方式,极大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在分析高职大学生5G网络社交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全面总结高职大学生5G网络社交的特点,了解5G网络社交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原因及使用的动机、优缺点,探索高职大学生5G网络社交发展引导策略,旨在引导高职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良性发展,开阔网络思政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陈卓珂 《全国商情》2013,(10):89-90
本文涉及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当前最具时尚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网络交往行为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网络交往能够为交往主体提供相对公平和自由的表达环境和交流环境,赋予了交往规则展开的潜能;网络交往本身的多元性、匿名性、无中心等特点决定了网络交往具备了成为理想交往共同体的基本要素。但同时,现阶段网络交往由于一些现实的障碍和束缚还不够自由,借助对哈贝马斯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我们或许能够得出一些治理办法和举措,以期网络交往更加规范和理性。  相似文献   

16.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导致他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手机网络以其独特功能迅速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同时也降低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主动性,使他们产生手机依赖。本文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发挥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积极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深深吸引着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一环境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络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交往的主要场所.根据有关统计,大学生在公寓内的时间占他们在校时间的2/3以上.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进行阐述,对当前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公寓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重视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建立网络德育系统,丰富网络德育内容,引导大学生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抵御网络的消极影响,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