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发生转折性变化──去年金融体系首次出现“存差”以往,我国依靠金融的信贷规模调控宏观经济,打开或关上信贷的“笼头”就能调控经济的“流量”,但是从去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转折性变化。金融结构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当年信贷规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三农”融资难的问题日渐突出。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一是缘于农村经济结构的演变和总体经济规模的扩大,资金需求总量大大增加了,另一方面则与近年来农村金融市场信贷力量持续薄弱有关。农业银行淡出农村腹地,其他商业银行收缩机构,使农村金融供应的主渠道历史地落在实力单薄的农村信用社身上。事实上,就农村信用社现有的信贷能力,独家支撑农村融资大梁显然力不从心。资料显示,“十五”期间的农业融资,在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五年中下降了三个百分点。因此,正视目前农村信贷供求矛盾,建立适合“三农”需求的农村融资机制,对于解决?三农”融资难题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董静  郑朝阳 《经济界》2008,(6):82-85
本文从研究新时期实践对小额信贷理论的拓展切入,指出“商业性”和“双赢”是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国内外小额信贷案例对我国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双赢”的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金融业1998年的信贷工作中,一种信贷方式的出现与国有工业企业的扭亏联系在一起,尽管它远不如消费信贷那样引人注目,但是,毫无疑问,这种信贷方式却是国有亏损工业企业的“及时雨”,这就是“封闭贷款”。  相似文献   

5.
肖鲁良  梅承瑞 《企业经济》2003,(1):63-63,171
一、信贷经营行为变异的表现近年来,我国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信贷经营行为进行了整治和规范,有效地遏止了曾经出现过的大量信贷业务违规操作、不讲效益、粗放经营的现象,对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贷经营行为的整治和规范,也出现了一些变异现象,如贷款程序过于复杂、片面强调贷款安全、贷款投放量萎缩等,并没有完全摆脱“一放就乱、一控就死”的怪圈。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行为的变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片面注重货款操作程序,相对忽视贷款经营结果。各总行制定实施新的信贷管理制度,并…  相似文献   

6.
刘健 《活力》2007,(10):71-72
2007年年初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三过”的趋势,即货币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外贸顺差过大。其中关于货币信贷投放的问题,央行从年初就开始强调要狠抓信贷,要把信贷增长牢牢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但是由于今年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异常活跃的影响,国内各家银行最近出炉的半年报显示,各行业绩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4,(92):42-43
6月22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就当前宏观调控对地产业的影响,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顾云昌指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上升期的时候,针对当前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问题,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政策。在房地产业方面主要是把住了两个“大门”,一是把住了土地供应的大门,二是把住了信贷投放的大门,通过把住信贷和土地供应这两个大门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这是宏观调控的主要做法。而与此同时,对房地产市场而言,也正在进行着一次大的规范化的“洗礼”,可用“两化”来描述:一是紧缩化,土地供应和信贷投放的紧缩,第二是规范化,对市场的规范。  相似文献   

8.
张倩  邱燕 《中外企业家》2014,(6):125-125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的论述,我们要按“金融创新”探索出信贷合作新模式,小颁信贷扶贫模式的引进对我国扩展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服务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在通过金融创新缓解信贷约束上,小顿信贷的实践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户小颁信贷金融制度的创新和瞄准贫困人群的思考,以及推进过程中存在诸多州约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钦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和“农村阳光信贷”三大工程建设,致力于让群众享受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支付结算服务和公开、公平、透明、高效的信贷服务,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商界“姓骚扰”如同“性骚扰”一样的恼人缠人,工商企业界正面临着“姓骚扰”。一是同名同姓,难分轩轾。报载:仅北京市就有107家企业“姓”四通;北京同仁堂不仅在国内有同名同姓者,而且海外也不乏“孪生”;长城出名,则电器、洗涤剂、儿童玩具、信贷机构一窝蜂拥...  相似文献   

11.
我国投资的资金来源的55.6%是“自筹资金”,这显然归因于企业和政府储蓄率上升。在这种格局下,通过金融信贷手段来控制投资,就很难有明显效果,因为政府和很多企业的投资并不依赖贷款。  相似文献   

12.
“在央行去年6月初发布规范房地产信贷的121号件的时候,全国是一片讨伐之声。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那时候央行就预见到经济过热,并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对的。”5月25日,中国银行行长助理朱民在“中国政策改革:进展与挑战”国际研讨会上这样说。  相似文献   

13.
任碧云  关秋 《财会月刊》2023,(6):114-123
本文将金融科技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置于同一框架下分析,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信贷获取和生产率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背景,构建包含信贷错配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金融科技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主要体现为,当存在信贷错配时,不利冲击导致总产出下降较多,而“稳增长”政策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较小;金融科技能够降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溢价、提高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率和生产效率,减轻信贷错配程度,从而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因此,应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刘瀚波 《数据》2008,(1):25-26
2007年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下称《意见》)。国家环保总局在《意见》发布的新闻通报稿中首次使用了“绿色信贷”的字眼。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明明确表示:“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相似文献   

15.
张仁龙  杨龙  李彤  于凤玲 《河北企业》2023,(11):104-106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四五”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逐步向乡村振兴转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体系逐渐转为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其中在金融方面,助农小额信贷正日渐成为立足我国国情、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金融利器,在助农致富道路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受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不够完善、农户对助农小额信贷认知不足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助农小额信贷工作在具体业务办理落实中,在财政投入、政策执行、银行监管、双方信任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以江门地区为例,结合查询资料和实地调研,对江门地区助农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此指出江门地区助农小额信贷的现存问题,并针对不足提出相适配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徐勇 《企业世界》2007,(10):18-19
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开发银行将在政策性银行中率先推进改革,开行的发展和创新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我们浙江省分行在省委省政府和银监等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围绕开行“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和富国富民的“两极”发展战略,努力优化信贷投向,不断创新信贷模式,积极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招远市阜山镇“春雨借贷办”是具有扶贫和信贷双重功能的小额信贷组织。经过几年的实践,“春雨借贷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获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春雨借贷办”建立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乡镇一级如何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小企业对GDP70%以上的贡献却只有不N30%的金融资源,70%以上的金融资源则供给了对GDP贡献只有3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信贷结构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显然,在单一的国有金融体系下,中国的信贷市场存在一种“香槟塔效应”,在有若干细分的信贷市场构成的塔型结构中,位于最顶端的客户是风险最小、信用最高的客户,  相似文献   

19.
质量盘点     
《上海质量》2007,(8):71-72
新闻:让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断血” 7月中旬,国家环保总局、央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两高”)产业的盲目扩张。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农业银行虽然一直把调优信贷结构作为工作的重点,但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有效的信贷结构调整实现机制,即进退机制,总是在局部的范围内作一些简单的调整和修补,收效自然欠佳。因此,我们必须从农业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工作的关键入手,迅速建立信贷进退机制。 我们认为,信贷进退机制应该成为: 一、约束最有效的信贷准入机制。 贷款投入好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坐着都能收利息,而投向差的领域,跪着都收不到利息。因此,贷款“进入”口子必须把好。 一是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明确信贷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