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梅 《西部金融》2001,(9):29-31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由于种种原因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银行系统的不良信贷资产已逐步显现出来.据统计,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仅计算不良债权,按普遍接受的看法,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0%.由于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持续、快速上升,导致商业银行经济效益和资本充足率的明显下降,影响了银行资产的良性循环.在当前我国处置不良信贷资产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法律和信用环境欠佳、信息来源不对称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现有的传统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其难度非常大;而我国银行的呆账准备金制度建立又较晚,比例太低,远远不能满足呆坏账核销的需要,其结果必然是牺牲银行未来的利润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信贷业务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主体,也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信贷业务的资产质量与收益水平决定了银行整体盈利能力,而银行信贷文化直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经营情况。文章从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建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新型信贷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新型信贷文化的方案和建议,并指出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抵债资产是伴随着银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虽然其占银行资产的相对比例不高,但绝对金额并不小.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力度的加大,清收的抵债资产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但由于管理不严等多种原因,目前银行抵债资产处置损失较为严重.从对陕西国有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的调查情况看,造成处置变现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给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化解需要财政支持,但这不是要以政府的财政资金支出去替换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部不良信贷资产。通过对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理、清理过程的考察,尤其是对资产管理公司和债转股的考察,深入地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化解与财政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化解需要财政支持 ,但这不是要以政府的财政资金支出去替换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部不良信贷资产。通过对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置、清理过程的考察 ,尤其是对资产管理公司和债转股的考察 ,深入地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化解与财政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大幅度增加,贷款风险不断加大,潜在于信贷信贷资金大量沉淀,已严重地制约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因此,增强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强化“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观念,对于贷款风险的控制与转化已成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贷款资产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低,效益差是金融改革的一大难题。根据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三原则,在实践中增强风险意识,完善风险制约监督机制,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8.
论文实证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在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中占绝大比重,在经济、金融、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银行经营者应按“权利与责任对称”“收益与风险对称”原则,建立健全短期和长期的激励约束机制。如绩效与收益挂钩、期权收入制、年薪制和补充养老制度等多种经济激励方式的不同组合等。  相似文献   

9.
信货资产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经济资源分配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其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银行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关系到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化解既已形成的金融不良债权,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各家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紧追问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源于宏观经济运行中诸多矛盾的综合显现和历史积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认为,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紧紧围绕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在银行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经营管理能力还是从银行实力上来说都是银行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从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出现持续“双升”局面,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稳居榜首,不良贷款率在不断提高,表明信贷资产质量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就预示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可能会更大。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从抑制信贷资产盲目扩张、规范银行高管职业行为、建立信贷质量追责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信贷资产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1.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剧了竞争。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章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探讨了化解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之际,如何通过防止信贷风险,拒绝信贷风险,分散信贷风险,转化信贷风险等方式,把信贷资产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提高资金营运效益,已日益摆上重要议程。中国银行攸县支行以加强防范信贷风险为重点,狠抓信贷的良性运作,作了有益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银行攸县支行成立仅5年,拥有信贷企业30家,贷款余额3482万元,因多方原因,部分信贷资产质量欠佳,风险较大。为了有效地遏制信贷风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该行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分析不同企业贷款风险的原因,区别不同情况采取“转”、“分”对策,千方百计消除贷款风险,取得银行、企业、社会效益三家均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与国有企业高负债经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难点。前者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顺利实现商业化经营,后者阻碍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实,这两个难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文试从促进银行不良债权和企业不良债务共同化解的角度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银行不良债权与企业不良债务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构成体制依然是以央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同时存在着多种金融机构,其运行机制也向市场化转变,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便是要金融机构的资产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现在分析一个我国金融机构成主体-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存款人的存款要求随时兑现,即使是定期存款在存款人放弃一定利益的前提下银行也必须兑现;在另一方面,银行的贷款没有到期不能收回,即使到期也不一定能收回,而且存在着抵押物的价值低于贷款而造成损失的情况。可见银行的负债具有很高的流动性,但资产的流动性却相对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挤兑现象,进而引起银行倒闭,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引起整个金融机构的恐慌,导致连锁反应,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金融危机。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引入对促进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的相对不足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还未能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银行的资产主要还是信贷资产,贷款利息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经营效益的重要体现。然而,近几年随着新旧经济体制转换的摩擦,各种错综复杂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出来,反映在银行则是信贷资产不断恶化,不良资产居高不下,欠息产和欠息额逐年上升。如工商银行武汉市洪山区支行辖区内1994年末欠息有20户,欠息金额1844万元,到1998年末欠息达66户,欠息金额高达15396万元,分别较1994年增加230%和734%,1998年贷款收息率为61.7%,较1994年的82.45%下降了20‘75%。这已严重制约银…  相似文献   

16.
信贷资产管理是银行业务的主要方向,决定着银行经营的最终效果。本文中,笔者不揣浅陋,欲对信贷资产管理机制的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抒一管之见。一信贷管理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信贷决策机制的“三要素”为决策层次,决策技术和决策机构。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信用业务的特殊金融企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审计,是中国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业务、金融同业往来与拆借业务、现金资产业务、应收款项业务、长期投资业务等五个方面对资产审计重点和内容进行探讨,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审计提供了重点范围和快捷途径,也为国有商业银行加强其金融资产的管理、防范信贷业务的风险,敲响了警钟,提出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实行战略性重组 ,需要降低信贷资产比例 ,走资产多元化的道路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和小额生产性贷款 ,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对信贷分布结构进行调整 ,完善信贷保障机制 ,保证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银行是典型的具有负外部性的部门,其外部性的重要根源在于其经营的主要是社会资本以及围绕其形成复杂的债务链。国有商业银行负外部性的体制诱因为泛行政化条件下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以及利率非市场化。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似乎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理性化程度,但在特定理性化表象下银行表现出信贷非均衡行为,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显著负外部性。解决国有银行信贷非均衡行为的根本出路是重组其资本结构,坚持政银分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建立有效的代理人约束激励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风险意识日益增强,但提高新增信贷资产质量,面临着许多现实难点,为此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必须从突出重点,强化责任人制、规范操作程序等几个方面着手,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新增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