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闻创新是媒体竞争和发展的必需手段,新闻记者要想在社会实践中抓住新闻事实的本质,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报道,更需要树立创新的意识,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应以知识积累为条件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需要长期的思维训练。因此,丰富的知识,勤于思考以及全局观念都是必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只有创新教学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性思维,开启学生的创新大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师只有创新教学途径,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创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互依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个具有互依性的有机系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制度结构的非均衡,从而为制度变迁提供了动力和压力;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源泉,也是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而创新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保证下进行,制度安排和经济增长为创新提供了制度支持和经济支持;制度变迁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结果,同时它又成为创新和新的经济增长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Aghion and Howitt(1992)创造性毁灭增长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含政府激励因素的创造性毁灭增长模型,分析了存在政府激励因子时均衡态经济增长的特征,指出政府激励强度的变化可以影响创造性毁灭过程的强弱,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常小东 《中国经贸》2014,(13):78-78
本文基于创新思维概念探讨环境质量品牌问题,认为环境质量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应当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式,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环境质量品牌的效果针对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学会逆向思维分析,确保信息流畅性以及思维流变。使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高度的科学性。通过有序以及无序的思维方式获取创新思维,并为环境管理以及决策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活动及其过程。思维具有能动的创造性,现代企业的经营者应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思维创新,借助思维创新形成的新观念和新思想,寻求解决企业经营问题的新方法,以全新正确的经营决策,对企业实施创新经营。一、思维创新是企业创新经营之源思维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或观念运动是内在于人脑之中的,是一种非感性的无形的存在,它表现为思维主体把握客体的认识过程,所以,它又依赖于客观实在的感性物质实践活动。思维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能动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就是正…  相似文献   

7.
傅晗彧  刘敬  谢小平 《南方经济》2022,41(8):92-112
不同创新类型因技术含量不同,对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也不同。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技术条件,正确处理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发现:(1)技术含量较高的创新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技术含量较低的创新对经济增长效率没有显著影响;(2)政府支持可以促进技术含量较高的创新提升经济增长效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促进技术含量较低的创新提高经济增长效率;(3)在技术基础较弱地区,政府支持技术含量较高的创新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市场引导技术含量较低的创新不能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在技术基础较好的地区,以财税优惠为主的政府直接支持,难以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甚至产生消极影响,市场引导的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经济增长效率。采用发明专利和高技术产业专利两种方法测度技术含量较高的创新,采用非发明专利和非高技术产业专利两种方法测度技术含量较低的创新,基本上得到了稳健的估计结果。因此,破解中国技术创新困境,关键在于结合地区技术条件实际情况,分别通过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改革引导不同类型的创新,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效率提升,形成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8.
9.
《中国集体经济》2011,(5):31-36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即共享性、公平性、公正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际经验,在经济步入工业化后期,只有完成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才能实现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适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但地方无序竞争、市场分割、资源分布失衡以及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要破除这些障碍,需要从完善制度、整合市场以及优化调控政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创新过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贵凰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91-193
随着对创新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个通用的创新过程模型,并对创新过程各阶段及其特征进行详细阐述,强调最重要而又容易被企业忽视的知识选择和创新战略匹配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首先分析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接着通过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转变以及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研发费用的投入分析安徽技术创新的基本现状.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徽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将中部六省的技术创新情况加以对比,具体说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利用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人力资本配置通过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文章遵循这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着重分析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作用不同的角度出发,优化区域人力资本配置,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进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内在效应、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加速知识积累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High-tech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receive optimal economic benefit, In additional, it can promote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accelerate the growth of economy.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economic benefit brought by high-tech innov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approaches to promote high-tech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5.
万勇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36-40
区域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对这一问题内在机理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做得尚不够。文章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提出区域技术创新在微观层面通过成本效应、品质效应创造经济增长,在宏观层面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机制、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来推动经济增长,并合理解释了微观层面上的成本效应、品质效应与宏观层面上的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的逻辑关系,由此构建了解释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内在机理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理论整体。  相似文献   

16.
运用引力模型测度创新要素流动量,以2001—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OLS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创新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创新要素流动除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还可以通过知识溢出影响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的创新要素流动能促进经济增长,但西部地区不显著。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合作、出台创新活动相关政策、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建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2-14
政府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政府对自身进行的深入改革,经济发展是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在致变因素,政府管理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文章旨在对这种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政府管理创新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介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区域发展现状,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创新基础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支持能力。并通过因子得分情况对区域内部一体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和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经济增长也实现了迅速发展。基于新疆2000—2020年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能力、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9.0软件做VAR模型,检验平稳性,做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根据VAR模型估计结果发现,新疆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升级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产业结构不合理性问题。在此模型结果的基础上围绕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hanging sources of growth in post-reform China. Using crossprovince regressions, this paper finds that, in earlier periods, expor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marketiz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er capita income growth, whereas' since the late 1990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marketization have lost their significance and have been replaced by new sources of growth, such as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with only exports continuing to be important. This finding is robust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variables representing other economic policies and provincial characteristics. We also tackle the possible endogeneity of innovation variables using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estim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