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丰子恺外出与一商人同行。商人问他“贵姓”,丰子I恺回答:“姓丰”。商人问:“一路顺风的‘风’吗?”丰答:“咸丰皇帝的‘丰’。”商人不解,丰又说:“五谷丰登的‘丰’。”商人仍不明白。丰子恺只好用手指空中虚写一繁体“堂”字,商人顿明白:“哦,汇丰银行的‘丰’啊!”  相似文献   

2.
一次.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在轮船上遇见了一个钱庄商人问他的姓名。丰子恺答:“姓丰。”钱庄商人纳闷地问:“什么风?”丰子恺解释道:“成丰皇帝的‘丰’。”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企业》2007,(10):22-24
上海商人 特点一:精明 “太精了!”这是各地生意人对上海商人最普遍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曾著书写道:“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究》2005,(7):17-19
牛根生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到北京大学深造。从事乳业27年。2004年底2005年初.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  相似文献   

6.
王效金高论: 学会了划句号,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世上无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财富。 冲击市场发展的梗阻,必须“两条线作战”,学会做“好企业”的文章,既造血又补充血源。 企业家应该是“裁判长”,不应该是“消防队长”。 老板的知识应当叫“外行听起来很内行,内行听起来不外行。” 看完古井集团总裁王效金最新论著《我是商人》,我深深地为王效金敢于公开提出“我是商人”的思想发自内心的叹服。《我是商人》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和超前的思维较完美地回答了以下这些问题:为什么市场竞争机制就是在众多企业里扎不下根?制约国有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年”。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积极捐款扶贫的号召,组织好省厅机关扶贫捐款活动,省厅组成了以副厅长、机关党委书记刘伯龙为主任的厅机关扶贫捐款组织委员会,召开了动员会,提出了“干部职工自觉捐、共产党员带头捐、领导干部主动多捐,发挥骨干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问题几乎时刻都萦绕在每一个商人心中,那就是:“什么样的生意最赚钱?”毫无疑问人们会回答:房地产啊、教育啊、汽车啊、能源啊、IT数码产品啊。显然这样的回答毫无意义,因为绝大多数商人既然已在船上,  相似文献   

9.
当加多宝集团宣布捐款1亿元的时候,社会公益产生的口碑效应立即在网络上蔓延,许多网友第一时间搜索加多宝集团相关信息,加多宝网站随即被刷爆。“要捐就捐1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中国人,只喝王老吉”等言论迅速得到众多网友追捧。做为中国第一饮料,王老吉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同样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0.
渔夫的境界     
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说:“你能钓到这么多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才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居危思安     
有一位成功的商人接受专访。记者问:“据我了解你的事业越做越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管多么顺,总能做到‘居安思危’,是这样吗?”商人思索片刻后说:“‘居安思危’当然重要,不少创业者就是因为缺乏这种意识而从巅峰跌入低谷。但在我看来,‘居危思安’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南京曾出现过这样一个场景,某企业领导是个很有爱心的人,每年都捐很多钱来资助贫困儿童。有一天却突然接到电话说有二十多个人堵住家门找他老母亲要钱,其中还有几个是他发小儿,要钱人的理由是:“你儿子既然在外边捐,这么有钱,为什么不捐我一些?”结果把老太太折腾得心脏病发作。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即使你走遍全世界,同美国、西欧、日本、韩国等各国商人做过生意,到了莫斯科你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办。莫斯科是一个“谜”。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从事国际贸易都有现成的路可走,唯独在俄罗斯(独联体)却没有。每一个想开拓这个市场的人都要从没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来。前面的俄罗斯市场是“魔鬼三角”一般变幻莫测和险恶:  相似文献   

14.
这个冬天,温州商人有点“冷”——迪拜楼市被套资金30多亿元,省外煤矿投资损失150亿元。“倒霉”与“倒煤”成为最近从迪拜与省外返乡温州商人的口头语。寒冬之下,温州商人开始反思“草根经济”。  相似文献   

15.
桑叶 《中国企业家》2003,(3):148-148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其实每天都在和“商人”打交道,只是我们平时对他们的称谓是充满中国色彩的:“企业家”。这本《品味资本》就是我和他们打交道的结果之一——一些商人——我们的“企业家”朋友,一起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商人读书”栏目里做关于某本书的对话,到可以结集了,便付梓出版,变成了一本关于书的书。 因此,《品味资本》,其实就是一本记录商人读书的书,它的主要动议者、实践者,是王巍,也是我所认识的这些商人里,惟一主动宣称自己是“商人”的那位。  相似文献   

16.
一、抗震救灾同捐一个亿,两个“老王”待遇迥异 因为抗震捐款的事,两个“老王”陷入冰火两重天——一个是万科的老板王石;一个是加多宝旗下的凉茶王老吉。同样捐了1亿元,二人受到的待遇却大相径庭,这事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活帐     
《社会科学动态》2002,(11):53-53
一个商人正在接见申请总会计师职位的人。他问每一个申请人:“200万加2000万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18.
从考古发现,广州西汉南越墓中出土的五支非洲象牙和一只与波斯薛西斯王银器类同的银盒来看,至迟在秦汉时期,广东就有了相当发达的海上贸易。以后这种贸易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明初,政府实施“片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的海禁,迫使广东、福建的商人成为亦盗亦商的海盗集团,“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  相似文献   

19.
《中外管理》2011,(6):119-119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一个突出感觉就是:“排名”实在是太多了!以最近看到的为例:先是李彦宏成了《福布斯》内地新首富,接着《新财富》富人榜又说梁稳根夺了冠;而这边在说“曹德旺年捐45.8亿元成首善”时,那边又讲“王健林捐资12.8亿最慷慨”,也没搞清到底谁是首善。  相似文献   

20.
赚大钱的是“大”企业家,捐大钱的是“伟大”企业家。做大官的“称作”大人物.做大事的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