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盈余管理问题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重大,目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隐患.而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其根本动因在于达到有关监管要求、获取上市融资的资格以进行融资活动.从这一点来说,相关的监管制度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诱因之一.本文结合ST梅雁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了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海波 《北方经贸》2011,(6):105-107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日渐成为会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密切联系,使得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成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关注重点,加强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市公司中,出于大股东利益和公司经理层自身利益的需要,盈余管理被广泛采用,成为一种特殊的会计行为,困扰着会计界。盈余管理本身是一种合法行为,但它也有两面性,过度的盈余管理也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损害.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大多是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范,以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实为当务之急;问时,由于在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上,监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找出监管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对于完善监管政策、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牵涉到政府监管政策、税务成本,同时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探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有很大的现实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4.
张颖  格根塔娜 《商》2014,(43):202-202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等手段,从盈余管理的含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行为的主体是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客体是公司对外披露的盈余信息,即公司的经营状况以便外界了解公司的发展。进行盈余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盈余管理主体即管理层的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数据,对会计准则和资本商业监管在遏制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论证发现,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应该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是为了适应资本商业监管的需要,就这个层面来说,改进资本商业监管规则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会计准则的公共合约性、不完备性制约其不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遏制。本文的观点也被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行为所证实,这些数据表明,资本商业监管规则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是否进行债务重组与会计准则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一步步加强,部分上市公司为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可能使用会计估计变更方式使公司利润与长期发展相符。本文从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出发,在具体分析几个典型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规范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春  李宗植 《商业研究》2005,(17):121-123
加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效控制盈余管理行为,是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及会计审计界的当务之急。治理企业不当盈余管理,应明晰产权并设计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相关法规建设,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8.
李威 《现代商业》2020,(12):118-120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监管和制度的不完善,我国证券交易过程以及对上市公司的审核还存在着许多漏洞,这就导致了许多由于自身经营不善而面临退市警告的公司即*ST公司利用这些漏洞进行盈余管理,从而达到"保壳摘帽"的目的,解除退市危机。本文通过对当前会计准则下*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从整体和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及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希望能为遏制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国内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动向,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以我国特定制度背景为基础的盈余管理的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主要是以迎合政府监管为主,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过度的盈余管理需要通过完善公司内外治理结构、完善会计准则等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从盈余管理的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披露管理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目的为终极目的和具体目的,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取合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举措,其体现了公司财务管理技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11.
詹洪军 《商业会计》2012,(17):17-18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现在很多企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现行准则的修改和完善,这将对防范企业盈余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新准则又不可避免地给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留下了一定的空间。盈余管理是会计监管的主要内容和监管的重点。新形势下必将给会计监管责任的落实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针对这种新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解释。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3.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成为关注的热点。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盈余管理行为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把握盈余管理的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度的、不当的盈余管理行为会损害到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因此,掌握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规范盈余管理对策的制定,对会计理论和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对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一、盈余管理概念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的会计原则允许范围内,管理当局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或规划交易对企业会计盈余进行管理的行为。其特点是:(一)盈余管理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当局成为事实上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存在有特定的背景和条件。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体成因和客体成因的角度对盈余管理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国有股减持从而政府角色的转变是管制和减少盈余管理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卢静  包育红 《商业研究》2007,(4):80-84,160
从理论和制度两方面分析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因,认为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和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诱导作用。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应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确定,从监管的角度,从外部审计的角度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以往的几十年里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探讨也从未间断,本文探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并针对如何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期帮助相关机构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在大股东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更严重,内部控制质量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强的外部监管强化了股权质押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正>一、集团企业盈余管理的分类集团企业盈余管理分为广义盈余管理和狭义盈余管理两类。狭义盈余管理是指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企业通过对外报告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及利用信息披露,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狭义盈余管理多以跨期会计盈余的形式体现,影响不同的会计期间,从企业运营来看,狭义盈余管理是会计复式记账、责权发生制的产物,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