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钟敏 《山西农经》2022,(4):19-21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农业农村提出的至关重要的历史性任务,农业农村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正是抓住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牛鼻子”,将“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劳动力返乡创业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赋予了新活力,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完善农村产业格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以劳动力返乡创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历史演进、影响机制和现状等,分析了乡村振兴为劳动力返乡创业带来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合作社尚未完全发挥其功能,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其参与乡村治理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转入全面振兴阶段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融合发展优势明显。本文以北京博云益达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剖析合作社产业融合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相较于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在农村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有效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农民专业合作社历经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邢素丽 《山西农经》2023,(2):102-10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返乡农民工是乡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设法提高农民工的知识水平和创业技能。技能培训是推动农民工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工自主创业、提升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培训内容与实际岗位不匹配、培训覆盖面不广等问题。文章分析了河南省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困境,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李茂光 《山西农经》2024,(1):156-158
立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党的二十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从巩固党的基层政权、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村干部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及应注重防范的问题,拟厘清对村干部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提出应对措施,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辛德万 《农业经济》2023,(10):127-129
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结合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现状,剖析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资源缺乏、经验不足等困难和问题,提出“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四方联动,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创业支持与资源、搭建创业平台、发挥大学生创业优势、营造创业氛围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在土地制度、融资渠道以及创业项目等方面给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各种便利与支持。河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大多数返乡农民工选择创办经验型企业、小商小户型企业、依靠本地资源型企业以及产业集群型企业等。但由于缺乏项目指导等原因,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最可行的创业路径仍是创办小商小户型企业,但该类型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为了卓有成效地解决当前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趋势,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河南省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人才缺乏问题日渐突出。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农村生源农科大学生返乡就业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通过问卷对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442名农村生源本科生返乡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缺乏丰富的政策宣传、完备的教育培养、精准的指导服务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加强"三农"政策宣传、完善教育培养体系、开展精准指导服务等建议,以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令人关注。建设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民族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农业、农村。因此,以乡村振兴为视角探究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6年我国实施了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以期通过吸引外流劳动力返乡创业来改善乡村地区就业环境,进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文章基于2007—2019年县域面板数据,采用DID双重差分法,探究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区的设立对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肯定了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区设立在改善农村地区劳动力缺失问题方面的成果,返乡创业试点区政策实施有效促进了劳动力回流,使处理组比对照组提高了大约11%。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地政府财政支持、金融服务以及地理区位等因素会对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梁晓萍 《山西农经》2020,(3):65-65,67
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人们日益增长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产生的矛盾,对实现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基于此,深入探究了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新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三产融合已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路径,是推进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举措。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诸多有效路径中,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力量,促进三产融合,有效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领域。甘肃作为传统农业省份,历年来注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引导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对三产融合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运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导致三产融合无法顺利推进。基于此,文章对现有的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三产融合运行发展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促进三产融合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视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大学生返乡意愿产生的影响,为完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破解乡村发展人才制约难题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根据教育扶贫目标多重性,从机理上将教育扶贫对象区分为乡村存量人口和乡村增量人口;以是否为建档立卡生身份为关键变量,对教育扶贫对乡村增量人口(农村大学生)返乡意愿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回归分析进行验证。[结果]教育精准扶贫能够增强农村大学生的返乡意愿;相较于男性,教育精准扶贫更能够增强女性大学生的返乡意愿;支持乡村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城乡发展的市场机制是影响农村大学生返乡意愿宏观层面的重要机制,感恩机制及其机制作用的性别差异是教育精准扶贫对返乡意愿产生影响的重要通道。[结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制约,可以在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强化感恩效应、加强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引导;要关注不同农村大学生群体的返乡意愿差异,因势利导,因人施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调研河北省望都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分析返乡创业农民工基本特征、创业质量,进一步研究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的金融需求与金融支持状况,提出河北省应从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创新以及抵押机制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升创业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学生返乡就业将增加乡村振兴人才的有效供给。基于山东省“青鸟计划”案例调查,结合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问卷分析,从大学生、企业和政府三个维度,剖析现阶段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现状和难点,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得出:大学生对家乡发展现状认识有限,进行对接的乡镇企业数量不足,地方政府关于返乡就业政策等外部保障措施的宣传力度不够,是大学生返乡就业的主要障碍。完善返乡就业信息平台,帮助大学生树立对家乡发展的客观认识;精准学校企业合作,增强企业人文关怀;强化政府服务能力,通过政策引导、外部支持和平台搭建等,为大学生返乡发展提供充分的外部保障,将有效促进大学生返乡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实践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德治、法治与自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分别从历史视角和组织视角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变革和农村各类组织构成,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区属性探讨了其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结果]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具有多项功能和价值,可以教育和引导农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能代表农民发声,成为农村公共事务协商决策的重要主体;可以承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承载主体;可以调节农民之间、农民与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成为乡村社会重要的纠纷调处主体。[结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要从转变观念、完善体制、创新方式、完善法律等方面,加快推动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协商决策,承担更多公共服务。(1)要转变观念和意识,重视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2)完善乡村管理体制,细化县乡政府与村级自治的职责和界限。(3)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健全合作社民主管理。(4)推动购买服务方式,让合作社承担更多乡村公共事务。(5)完善法律法规,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