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新就业形态的概念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到“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首次提出“新就业形态”的概念.本文讨论了新就业形态的概念内涵、特点及影响.本文认为新就业形态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角度加以概括.目前生产关系角度的新就业形态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表现为创业式就业者、自由职业者、多重职业者以及其他新业态下的就业模式.作为全新的劳动力资源分配方式,新就业形态对现有经济社会运行以及经济主体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数字经济是由互联网、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驱动的经济形态,以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等新型生产和商业形态为特征,对于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而言意义重大。在劳动者保护问题上,数字经济使劳动合同关系与劳务合同关系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共享用工等新就业形态的工作模式,使得此前劳动法所适用的劳动关系认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当前劳动者就业特别是灵活就业的重要方式。为全面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和权益保障方面的情况,贵州省人社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围绕平台经济运行情况和平台企业劳动者就业现状及权益保障等问题开展调研,掌握基本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贵州省调研反映的情况、提供的思路,颇具普遍性,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正>疫情期间,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产业逆势上行,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催生了很多新职业,新业态就业规模和占总就业比重逐年递增,成为稳就业的一支生力军。同时新就业形态具备特有的岗位特征,打破传统8小时工作制,劳动者选择工作时间自由度提升;打破传统固定工资制,劳动者依据个人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支持与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是个具有高度前沿性、复杂性的大题目。目前我国新就业形态发展实践尚在探索初期,理论研究仍处于破题阶段,多交流有助于兼收并蓄、行稳致远。围绕新就业形态社会保障问题,分享几点思考心得。一、新就业形态可能代表着发展方向首先要做个判断,新就业形态是短期过渡性现象还是长期趋势?定位不同,社保的模式、方针和策略迥异。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已经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近日,在杭州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2023年物流行业用工新趋势与高质量就业论坛”期间,《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到受邀参加本届论坛的U U跑腿公共事务副总裁陈璐。他表示,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在稳经济、保就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23,(6):1-1
随着数字经济平台业务不断拓展,就业新岗位层出不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日俱增。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期发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职工人数达4.02亿,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其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更加凸显。新就业形态给就业市场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新机会。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中央把稳就业放在“六稳”首位,强调稳增长首要的是为保就业,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处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就业总量压力不减、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就业形态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但其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劳动关系不明确、社会保障不足、就业质量有待提高等。因此,在“数字+就业优先”的战略指引下,通过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促进就业形势稳定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新就业形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策法规、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和企业用工等多个维度探索大学生新就业形态发展路径。本文认为应在“数字+就业优先”战略的指导下,完善大学生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法律保障体系,提升大学生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障水平,并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整体上跨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以互联网平台连接供给和消费两端的就业模式,形成了新的就业形态.文章主要分为新就业形态产生的背景、特点;河北清河城企业的调研分析;新就业形态调研总结四个部分,深入了解了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伴随“互联网+”、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批劳动力就业创业,和传统用工模式相比,新业态用工表现出一些新特点、新问题。与此同时,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诞生了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从业人员。为保障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的权益,2021年7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为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提供了制度支持。但要使这些制度落地,还需要明确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达成共识,从而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现实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凡 《现代企业》2022,(5):95-96
<正>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指出,“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当前,最突出的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保障问题,要及时跟上研究,把法律短板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按照天津市领导的指示要求,市政府参事室组织调研组围绕新就业形态进行专题调研,就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不仅与当前经济形态密不可分,而且对社会发展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就业市场的结构变化。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双重背景下,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新就业形态正在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成为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的重要力量。四川省雅安市作为人社部首批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试点地区,立足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总体定位,顺势而为、补齐短板,积极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清”“新”“促”“合”四字诀服务经验,为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创造出有特色、可推广、可复制的雅安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新就业形态方兴未艾,吸纳了大量的劳动者,为大学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推动新业态的健康良性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又如何克服不利影响,帮助大学生更好实现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就业形态也发生转变——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达2亿人。面对规模庞大、主体多元、权益诉求多样的新就业群体,该如何构建更有广度、深度、温度的零工市场?对此,市场主体庞大、零工需求旺盛的深圳市努力交出优秀答卷:通过统筹推动一系列举措,让“市场+政府”两条腿走路,因地制宜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零工市场。  相似文献   

18.
<正>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并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23,(1):9-11
2022年12月3日,由中国就业促进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新就业形态和创业指导专家组指导,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办的“新就业形态与大学生就业研讨会”在线成功举办。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出席会议并致辞。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数字中国产业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学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毛宇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22,(11):16-17
<正>近年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催生了大量新职业。2019年以来,人社部连续发布5批次74个新职业。重庆市积极服务新经济、新就业需求,大力做好新职业培训评价工作,2020年以来,开展新职业培训超过6.2万人次,投入补贴资金近2亿元,成为全国首个“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试验区,为优化新经济环境、服务新就业形态、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