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不断提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文章聚焦于河北省制造业,从碳会计产生的背景出发,在分析河北省制造业碳减排现状、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碳会计核算体系与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对碳会计体系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规范碳会计核算、完善碳信息披露体系,寻求实现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在减排方面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助力绿色低碳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双碳”背景下,碳排放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能否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制造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体,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实现我国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可以显著提高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绿色技术创新在碳排放权交易和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中介作用。在进行异质性检验后发现碳交易对民营企业、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清洁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激励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
史安娜  陆瑶 《水利经济》2023,41(4):1-8, 14
采用增加值核算法测算中国整体制造业及高碳制造业出口隐含碳生产率,分析其低碳贸易竞争力;基于STIRPAT模型从技术和结构两方面研判低碳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预测基准、低碳技术、出口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绿色、低碳综合等5种情景下2021—2030年的低碳贸易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增加将加剧国内减排压力,出口中90%以上的隐含碳都留在国内;能源利用效率是整体制造业低碳贸易竞争力的首要影响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对高碳行业影响较大;按发展趋势,2030年制整体造业出口隐含碳生产率略低于欧盟1995年的发展水平,低碳贸易竞争力较低;按“十四五”政策目标发展,2030年整体制造业隐含碳生产率将达到欧盟2003年的水平,高碳行业中的非金属制品业能超过欧盟2018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能源结构转型是必然。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明确提出“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做好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实证研究了绿色信贷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行业环境技术进步存在中介效应;通过门槛效应检验得出环境技术进步水平、绿色信贷强度在不同区间范围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异质性分析得出地区层面下游地区绿色信贷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提高,而中上游地区绿色信贷效果不显著,行业层面绿色信贷对五大高耗能制造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需完善绿色信贷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合理把控绿色信贷实施强度,积极推动制造业环境技术进步,实现制造业高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绿色低碳背景下智能化如何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对无锡市实现"十四五"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无锡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基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出智能化助力无锡市制造业提质增效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也是指引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导向。本文以碳中和目标为背景,分析了当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在绿色“双碳”指导下,积极响应国家总体部署,将“碳中和、碳达峰”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企业积极发行绿色债券,筹集资金,专门投入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项目,这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划和社会期望。通过分析绿色债券定价影响因素,研究绿色债券定价与企业承诺的碳减排效益相关性,以期帮助企业提高发行绿色债券的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双碳”目标下,企业面临着绿色转型的现实要求,而资金供给约束着企业绿色转型速度,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对顺丰控股在绿色发展模式下率先发行碳中和绿色债券进行研究,对其发行动机、成本与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促进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熊素  罗蓉 《农村经济》2023,(2):106-115
新时代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对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远意义。伴随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然而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仍面临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尚未完善、耕地资源趋紧问题亟待破解、绿色技术集成创新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产生较大阻力。“双碳”目标导向下,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应以完善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为要点,激发农业绿色发展全新动能;以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为靶向,提升耕地系统固碳减排能力;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抓手,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双碳”目标实现分析其与绿色金融之间的关系。“十三五”取得的成果为“十四五”绿色金融改革和创新打下基础,“十四五”期间要求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全面发展。从全面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开发更多绿色低碳投融资产品、建立健全绿色金融评估与管理机制、实现全社会的低碳变革等方面提出绿色金融发展应对“双碳”目标更高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碳减排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聚焦于制造业,从碳会计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当前碳会计核算的必要性和研究现状,找出目前碳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碳会计核算体系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仄凌 《浙江林业》2010,(7):12-12
6月27日上午,中国绿色碳基金鄞州专项成立典礼在宁波举行,鄞州成为继北京、山西、大连、温州之后国内首个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县(区),且基金规模居首位。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宣布中国绿色碳基金鄞州专项成立,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王志宝、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  相似文献   

14.
做好校园建设工作,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双碳”目标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落脚点。高校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载体,如何落实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双碳”目标的落实及校园建设影响重大。本文以高校固体废弃物标准化处理为研究对象,针对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及基本措施,为绿色校园、“双碳”目标的落实提供实际经验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绿色金融作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理念提出之后,作为绿色金融重要部分的碳金融成为了重要的一环,它对于乡村产业持续发展、乡村宜居环境建设、城乡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相关政策不健全、金融机构政策落地慢、专业人才缺失,导致乡村振兴战略进展缓慢。因此,必须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推进政策的落地,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绿色低碳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原有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中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坚持绿色发展,走一条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怎么走绿色发展之路?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够给中国的绿色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当前以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以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技术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这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背景下,绿色理念逐渐受到国家、社会和企业高度重视。为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债券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兼顾环境保护的绿色金融产品。本文将焦点放在发展迅速的浦发银行,基于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发展情况,阐述浦发银行绿色债券发展历程、主要产品、遵循标准和资金投向,并与同行业银行进行对比分析,剖析浦发银行绿色债券业务特有的风险,并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推进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金融是赋能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手段。作为绿色金融的主体,绿色信贷的发展质量决定了绿色金融的发展质量。推进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一、推进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重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9.
<正>碳排放量逐年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挑战。因农业具有碳排和碳汇的双重特征,成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我国“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现以绿色发展为主导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融入绿色低碳发展过程”。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对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实现碳达峰,农业减排固碳既是重要手段,又大有潜力。  相似文献   

20.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即涵盖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技术人员的保障。在实践中,可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制度激励和环境检测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成农业领域的“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