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及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以德治国。他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示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总书记的依法治国与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是对我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运用和发展,也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坟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对推动两个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并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他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并且,“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这一重要的治国方略的提出,必将对我国的长治久安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提,提高了道德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事关民生,其法治思想是对农业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法治基础和保障。“三农”法治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实际为现实基础。总体上包括打赢脱贫攻坚、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强化农业农村法治保障和加强党对“三农”的领导等核心内容。未来“三农”法治思想发展仍应坚持科学思想加以推进、结合中国实际和借鉴国际经验寻求新的发展和注重“三农”各项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法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文章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存在的问题到未来的发展,阐述了法、德合治、互相促进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采取有力措施,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升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一个极其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另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认真学习,紧决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必将对我国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谈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就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必将对我国新世纪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施以德治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他强调,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能偏废,这是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1中国历史上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在人类社会的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关于东西方治理国家的方式,大体上曾经出现过四种:一是神治,借助神的威力治理国家,这种统治方式盛行于宗教社会;二是…  相似文献   

8.
于敏 《农村经济》2005,(7):23-25
重农主义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学说,它的主要经济思想是视农业为根本,大力发展农业。自其形成以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认为,“三农”问题现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古典重农主义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对解决现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国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形成了“三才”“三宜”和相生相克思想、物质循环利用、资源的保护和适度利用等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现代农业如何继承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解决好在使用现代投入品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亟需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文章从六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传统农业的历史经验和智慧,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阐发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启示。[结果]该文阐明六点启示:一是继承“三才”思想,树立农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二是继承“三宜”思想,因时、因地、因物创造灵活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三是继承精耕细作传统,建立高效、循环、平衡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四是继承养地用地传统,农牧结合,废物利用,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五是继承御欲节用传统,节制开发,合理利用,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六是弘扬生态文化传统,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结论]该文提出了四点建议,即运用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加快研发农业绿色技术;传承系统观、整体观,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法律体系;深度挖掘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价值,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留住农耕文化的载体,为...  相似文献   

10.
北宋“青苗法”对北宋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青苗法”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中所蕴含的福利经济学思想、税负的承担理论、时间价值初期理论、预算及管理控制理论等经济理论不仅在当时的北宋时期是先进的,而且对当今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仍然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演变趋势及法治化解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各种社会矛盾频发,给和谐社会构建带来严峻挑战。正确认识和处理转型发展阶段的社会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法治是解决中国社会现实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良法善治是现代法治的本质,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规则体系和制度保障。据此,建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法治机制,是对现阶段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作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重农抑商是贯穿我国封建时代的一条重要的经济原则。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确立重农抑商,历经各个朝代,重农抑商不仅为我国封建时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却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主要表现在抑制我国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和法治思想等方面。而这些表现在现代中国也能或多或少的看到些影子。本文以社会发展基本原理出发,探析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经济经济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和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司法改革为推动党和政府执政方式的转变和建设法治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法治发展基本上有两个阶段,一个是从1978年到90年代以立法为主的阶段,另一个是从90年代以来以法律实施、即以执法和司法为主的阶段。前一个阶段以"法制"建设为主导思想,后一个阶段则以"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国家"为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全球一体化趋势让现代企业不得不对其管理思想重新思考,而墨子作为墨家管理学派的创始人,其鲜明的思想主张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发展起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墨家“尚同”思想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阐明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并分析企业管理融入“尚同”思想的具体表现,希望对企业管理理念发展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5.
德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辨析在中国当前的法治推进中一直存在,无论是我国的司法界还是学术界,对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探讨都有着一定的争议。法治是现代文明的成果,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西方的法治文明的进程中由形式的法治逐渐发展成为实质的法治。从古代的法家以法治民思想体系的提出到当前的法治社会的建设,无一不体现着法治思想的进步,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治国方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法治进程不断的加快,已经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彭真等学者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对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产生较大的影响。虽然法治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伤风败俗、有损社会治安的不良事件,如故意摔倒的老人讹诈、高速公路散落的苹果遭哄抢等事件的发生,都说明社会的道德问题。法律具有滞后性,对于一些不触犯法律但是不讲求道德的人难以通过法治进行约束其行为,因此,在彭真依法治国思想的视角下分析当前我国的法治形势下德治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的路径,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广东省云安县积极建设全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的行动引起了国内“三农”学者的广泛关注,2011年通过组建新型农村社会组织——“组村镇三级理事会”,将乡村社会管理引向深处,构筑起了“政府和群众互动”的乡村社会管理新网络。本文在回顾我国乡村社会管理思想的历史传承和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以云安县组建三级理事会的探索实践与借鉴启示为切入点,探讨了加强和创新乡村社会管理的相关对策,以期为加强和创新广东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民现代化是破解“三农”困境的关键环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文章基于文献研究法从农民的“内结构”层面探究传统农民的现代化转化,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古代先民朴素生态观下的土地情怀对传统农民的升级转型具有正向影响价值。而传统农民升级转型为现代农民既是身份的裂变,也是成为“现代人”的过程。“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应创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从而实现传统农民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8.
论以德治官     
治国必先治吏,以德治国首重以德治官。官气正则民风清,官有德则公有德、民有德。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说得好:“德治”的重心是抓好官德。为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优化全社会的道德环境,必须首先加强治国者的道德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官德水准,治者德彰,方能德治。 目前,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职业道德修养,难以发挥典范、表率作用,影响“以德治国”思想的实施,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为官缺德之例有:一是跑官、买官。不凭能力不靠实干,不讲政绩。只是跑得勤,送得实,轻而易举便得到升迁。…  相似文献   

19.
以何种方式治国理政,这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抉择,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不断迈出重大步伐。当前,很有必要对“法治政府”的科学内涵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洋渔业存在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低、三产融合程度低、各环节利益机制不紧密、渔村集体经营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现代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浙江温州瑞安华盛水产有限公司通过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产业特色的“华盛模式”。本文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阐述了“华盛模式”产生背景,解读了“华盛模式”内涵,总结了“华盛模式”启示,以期为中国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