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莹莹 《经济师》2022,(6):186-187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和先导作用,乡村振兴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文章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改革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优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等建议,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袁航  陈励 《江南论坛》2022,(3):54-57
脱贫攻坚胜利完成之后,乡村振兴往何处去,这是当下农村面临的重要课题.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要求全面提升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承担为全国发展探路的江苏,推动农村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形成了诸多成功经验.以乡镇企业发源地著称的无锡,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的"无...  相似文献   

3.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乡村既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工作,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引入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及国家治理理论分析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结合文献检索和专家评判等方法识别影响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因素,运用改进的解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间层次关系和关联机制,构建因素层次递阶结构。研究认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是:以农村居民为主体,激发农村居民创造性;应提高农村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以及强化多主体协同、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上层建筑;通过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初始因素的识别与因素集的模型构建分析,可以发现:数字素养是影响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因素,数据共享和资本投入为直接因素;治理体系、乡村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和主体关联等9类因素交互作用,共同成为驱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发展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够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农耕文化。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发展面临着家校社协同力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健全,资金及师资、场地不足等问题,难以激发其内生动力。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教育课程资源,健全乡村教育评价体系,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为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从而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董雨昕 《经济师》2023,(11):108-110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引导数字经济融入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已然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基本方向。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专业人才的缺失、数字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发挥政府主导,引领数字经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张伟  刘欣雨 《新经济》2022,(11):102-105
乡村振兴战略回应的是“乡村如何更好发展”的议题,是对乡村价值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再次定位。梳理已有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的理论研究,较多聚焦农民增收、农业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等方面,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的关注度不够。而现实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助推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中扮演关键角色,亟需理论与实际上的重视关注。因此,文章重点探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路径与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娜 《经济师》2023,(1):127-129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文章以山西省为例,探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并选取了反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一系列指标,通过因子分析降维和系统聚类,将91个县(市)分成4类,最后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推进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盐城市沿海地区特色田园乡村的空间分布,并对城市沿海地区农旅融合耦合度进行分析,研究盐城市沿海地区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中的困境,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石伟 《经济》2023,(12):60-61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他提出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今年以来,为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助力乡村建设,保定市乡村振兴局积极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活动,大力推进校地合作,共谋乡村发展思路,共建校地合作基地,共育乡村建设人才,打造保定乡村振兴新样板,助力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  相似文献   

10.
杨立 《新经济》2023,(3):63-7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指明方向。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十四五”规划提出“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立足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实际,笔者认为,面对新目标新任务,广东全面振兴的重点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粤东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粤东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围绕文化生态保护抓好“路顺、聚人、兴业、铸魂”文章,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路径,探索创新实践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闫芳 《经济师》2022,(6):142-143
“平凉红牛”产业是当地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农业“主导产业”,目前已探索出一条集“红牛养殖、蔬菜种植、标准果园、有机肥制造”于一体的产业内循环链条,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经过多年探索虽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短板。着力对这一乡村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加以研究,探索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对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越山 《经济》2022,(1):110-112
充分认识理解并强化农业农村风险管理,对保障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农村要振兴、农业要兴旺、农民要富裕,离不开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峭日前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以及大规模动植物疫情的频发,全球范围内农业农村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风险环境.充分认识理解并强化农业农村风险管理,对保障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是促进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  相似文献   

14.
刘铮  魏传成 《经济纵横》2021,(10):122-128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需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统筹性和针对性,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向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方向全面转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遵循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阶段乡村振兴发展要求,需要重点关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面对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速度缓慢、人才要素短缺、发展农业科技的资本要素不足、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应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聚集机制和金融投入机制,促进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是对资源要素的再组合和再提升过程,只有提升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匹配度、融合度,才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人才数量和质量均是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而人才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二者密不可分。当前,乡村产业人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乡村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亟须关注。乡村振兴需要产才深度融合,以产聚才,壮大产业人才队伍,以才促产,发展乡村产业经济,产才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6.
探究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相关概念和背景,从农村网民总体规模持续增长、产业融合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宏观经济政策助推数字乡村发展三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现状,指出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经济人才稀缺和数字治理水平滞后等现实困境,提出可供参考的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着力培养数字经济人才,完善政府治理数字化,推动数字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期间培植的旅游发展动能持续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亟须探讨的现实问题。脱贫攻坚期间,旅游发展目标上的局限性经济为上、发展方式上的脆弱性规模扩张以及扶持对象上的精准性相对剥夺成为制约脱贫地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困境。在乡村振兴目标驱使下,脱贫地旅游发展要加快转向,实现从局限性经济为上转向全面性综合发展、从脆弱性规模扩张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从精准性相对剥夺转向共享性惠及全民。  相似文献   

18.
在客观分析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农旅融合型、民俗体验型、红色文化嵌入型、城镇依托型、景区带动型和生态保护型六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同时研究发现目前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同质化严重、专业人才缺失、品牌塑造不强和在地农民获得感不高等问题,分析上述问题,提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必须打好“乡愁牌、生态牌、特色牌和坚持人民主体性”,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从而实现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辜红丽 《经济师》2023,(12):118-119
文章基于14所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分析,认为开放大学赋能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是帮扶济困、发展产业、组织振兴、繁荣文化和富裕农民。其价值体现在推动乡村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助力乡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促进乡村文明建设焕发新气象。开放大学赋能乡村振兴注重内涵式发展,其对接国家战略提升愿景引领力、依托合作办学提升资源整合力、发挥独特优势提升管理推进力和聚焦学员需求提升教育服务力,是值得学习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动乡村发展的着力点,乡村生态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布局方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战略目标,只有着重把握乡村生态治理这个重点任务,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构筑乡村生态治理的机制体系,才能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态治理的两重维度,探讨乡村生态治理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