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股市收益率为例,研究通胀和非通胀时期资产价格对物价的不同表现,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物价在通胀时期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更强,脉冲响应函数的估计结果则显示通胀期间物价的上涨对股市收益率的负面冲击强烈而持久,非通胀时期物价的上涨,短期内对股市利好,但中长期仍会蚕食股市收益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股市收益率为例,研究通胀和非通胀时期资产价格对物价的不同表现,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物价在通胀时期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更强,脉冲响应函数的估计结果则显示通胀期间物价的上涨对股市收益率的负面冲击强烈而持久,非通胀时期物价的上涨,短期内对股市利好,但中长期仍会蚕食股市收益率.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有经济发展,就有通货膨胀。一个社会在经济向上发展时期,一定幅度内的通货膨胀是正常的,良性的,无须调控的。超过一定幅度,出现物价轮番上涨,经济运行失控的不良通胀时,控制投资,抽紧银根,抑制消费,管制物价的政府强力调控则成为必须。长期以来,经济界人士、政府财政专家,作了许多努力,试图根治通胀,希望建立一种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理想模式。从结果看,理想虽未完全实现,但人们的努力却没有白费,人们对通胀的了解和治理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和突破。本期《经济与发展研究》栏目,以通胀的治理为主题,刊发了香港港事顾李秀恒,美籍华人学者徐育珠的文章,刊发了介绍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广东治理通胀措施和作法的文章。相信这些文章.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通胀、治理通胀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核心通货膨胀对于央行准确判定物价走势、更好实现稳定物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广义动态因子模型与频谱分解技术测度的核心通货膨胀相比于CPI通胀率能更准确反映我国物价变动的周期特征与长期趋势,对于央行更合理地引导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实现物价稳定与产出稳定的动态平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鉴于中国转型时期通胀因素的叠加性与复杂性,本文还提出金融宏观调控应综合考虑包括核心CPI、CPI在内的多种通货膨胀指标,在维持长期物价稳定的同时,兼顾物价的短期波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进入全面通胀时期,通胀现象将在小幅振荡中持续攀升。通胀的主要根源是过度投资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胀必须在较长时期内坚持总量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改善和优化经济增长结构,降低各级政府投资冲动,依赖于政府职能转变,即把大部分经济职能移交给市场,由市场与政府共同分担调控责任。保证增长、控制物价,需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刺激以农民为主体的有恒产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并以此作为未来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中国物价涨幅稳步回落,PPI下降趋势得到抑制并逐渐回升,与CPI之间的敞口开始缩小。2013年物价将保持低位运行还是涨幅回升?是否应警惕通胀压力反弹?各界看法不一。本文认为,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存在,通胀预期或将有所强化。若不能避免对经济的过度刺激,2013年物价必将反弹,通胀水平将显著超过2012年。因此,仍应密切关注物价变动,重视管理通胀预期,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为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改革和发展目标创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采取扩大生产、搞活流动和加强监管等综合措施的调控t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当前我国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2012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高位回落,同比累计平均上涨3.8%,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未来一段时期,总需求放缓、通胀预期减弱、猪肉价格上涨周期趋于结束和粮食丰收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预计2012年上半年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全年上涨3.5%,物价涨幅4%的调控目标可实现。因此,今年后期,物价调控的重点因着重资源价格改革和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8.
输入型成本推动、工资上涨和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提高是推动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的三大因素。模拟预测结果显示,2011年三季度我国物价涨幅会小幅度回落,但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好转,2011年三季度以后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再度加大,2011年和2012年通胀压力很大,但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提高利率可以有效降低物价涨幅,但也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需要处理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福建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三大需求中投讯出口增长较决,实际消费增长偏慢,但总需求回落,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放缓的趋势有所显露,与此同时物价涨幅也显现高位趋缓态势。在当前反通胀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情况下,要正确处理好促增长和稳物价的关系,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0.
经纬新议     
一、正确理解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能单纯地为了治通胀而弃增长,也不能只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储户问卷调查综述》中关于物价预期的原始数据,假定居民的物价判断分别服从差额法、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以及逻辑分布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不同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并对其进行了适应性与理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国居民对于物价的预期所服从的分布,这直接影响着我国抑制通胀的手段与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2013,(1):6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日前提出,虽然目前亚洲地区的通胀水平得到控制,但该地区的物价或将开始迅速攀升,特别是印度及东南亚国家。他表示,亚洲疲软的经济帮助抑制了通胀,但该地区的经济复苏迹象正逐渐增多。再加上过去的两年时间内,各国央行实施的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政策将令2013年物价进一步走高。谢国忠称:"央行的印钞举动将令市场流动性泛滥,所以预期通胀走高是合乎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引发机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货膨胀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风险。本轮通胀的重要特征是"结构性"突出,引发因素是流动性过剩,表现在过多的流动性导致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结构性通胀爆发。当前我国结构性通胀的形成机理在于开放经济条件下部门发展的不协调及部门间物价涨落幅度的差异,而流动性过剩则对我国通胀的生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有效治理通胀,必须对症下药,采取加强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管理,把回收流动性和引导流动性结合起来,把治理通胀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给通货膨胀下的定义是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据此,治理通胀的唯一政策选择就是提高利率紧缩信贷以达到控制货币数量和稳定物价的目标。与之相对,非货币因素的通胀,最基本的特征是物价上涨同货币数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物价上涨在前,货币数量增加在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放开后,提高利率、紧缩信贷、控制货币发行一直是治理通胀的基本政策手段,但是1993年,利率大幅度提高了,货币也紧缩了,物价却依然不断上升。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只能是过去几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改变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产生了非货币通胀压力,使简单的货币紧缩对之无能为力。进入1994  相似文献   

15.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15):F0002-F0002
不少专家指出,年中可能是今年物价压力最大的时段。管理通胀预期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调控重点。三季度后,CPI涨幅可能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16.
通胀是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从2011年发改委设定的4%的CPI价格调控目标来看,2011年物价还有持续上涨动力,货币发行过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热钱炒作共同作用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可以预见,2011年的经济形势仍然被看好,而抗通胀仍是2011年经济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货币政策特点,结合马氏域变模型,本文考察了通缩、轻微通胀、温和通胀和高通胀等四个状态下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反应规则。结果表明,不同状态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在控制物价和维持经济持续增长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轻微通胀状态下货币政策更偏向于对增长目标的保障;温和通胀状态下中央银行在保障增长的同时,虽然对通胀的关注有所提高,但对产出的反应程度较轻微通胀阶段略有下降;而在通缩和高通胀状态下,即物价水平偏离目标值较大时货币政策更集中于对物价的调控。在通缩或高通胀状态下,由于利率可调节空间缩小,因此,中央银行应对行为更加谨慎,同时会配合其他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下行、物价上行,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与"软着陆"之争。实际上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了凯恩斯困境。中国经济未来是否"软着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与内外经济条件。中国经济要采用新的宏观经济思维,从"通胀—通缩—通胀"的循环中挣脱出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59  
本文在充分考察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紧缩效应、国际利率的影响以及价格扭曲效应为外部冲击所放大等典型化事实基础上,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和VAR模型对外部冲击影响国内通胀进行了经验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国际食品价格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在中长期逐步上升;人民币升值抑通胀的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国际利率变化对国内物价有影响;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因央行的有效对冲对物价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综合而言,外部冲击只是导致通胀的因素之一,而GDP增长率仍是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防止经济增长过快,调整要素价格抑制投资需求膨胀,以及提高汇率机制弹性以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并使之成为应对外部冲击的第一道防线,将是治理中国通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CPI与PPI的结构与动态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分别从结构和动态两个视角考察了国内CPI与PPI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CPI与PPI都是由体现不同信息侧面的趋势分量(低频)和周期分量(高频)构成,且在总量水平和水平变动中解释力不同。一方面,虽然总量水平之间关系不稳定、只有CPI引导PPI,但其结构分量之间存在稳定的一致关系,无论是趋势分量还是周期分量,彼此之间均互为因果、协整一致。另一方面,状态空间转移模型显示,趋势分量之间的作用机制体现了经济发展周期,而周期分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则反映了政府干预过强的现实。当前国内物价进入一个新阶段,积极的物价调整政策必须遵循物价之间结构性作用机制,灵活把握这种机制既可避免反通缩过度又可避免反通胀过头,还能够为经济健康发展赢得更长的平稳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