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关于股权制衡的研究重点关注股权制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而对其作用机制及路径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同时也忽视了关系大股东产生的负面影响。利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股权制衡的治理效应与作用路径,并进一步分析大股东持股水平、大股东关系对股权制衡治理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既提高了公司投资效率,也抑制了大股东掏空,因此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对于大股东控制程度较低的公司,股权制衡削弱了投资无效率与掏空导致的不利影响,但对于大股东控制力较强的公司,股权制衡的治理机制并未显著发挥作用。如果公司存在关系大股东,大股东可能采取一致行动实施掏空行为。关系大股东的存在导致股权制衡也难以发挥投资效率促进和掏空抑制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中的规模占比相当庞大,也是我国众多行业中较为特殊的行业,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挑选了A股市场上16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通过计量方法研究其公司治理的成效,并进行了相关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4.
5.
公司治理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法学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为维护股东、经营者、职员、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公司正常有效地运营,由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有关组织机构间责、权、利的分配与制衡制度体系。一人公司特殊的治理结构和存在的特殊问题,决定了一人公司的治理结构具有不同于普通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我国一人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重点,因不同类型的一人公司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一系列会计丑闻发生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09年深市617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逐步回归法,从公司治理角度实证检验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①国有股持股比例越高、监事会会议次数越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股东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鉴于公司的财务行为受到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出六个研究假设,然后构建回归模型,依据1999年—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具体探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在此基础上大股东之间的监督制衡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因为我国股市“同股同权不同价”的特殊现象而导致的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探索其中的影响机制和制衡机制。研究显示,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大股东控制力(或联合控制力)、大股东制衡度(或联合制衡度)对派发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存在重要影响。本文最后给出五点建议,试图限制控股股东通过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谋取私利,以保护中小股东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8.
媒体监督、政府干预与公司治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视角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政府干预在影响媒体治理效应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1)仅有来自媒体的负面报道可以有效遏制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细分还可发现,媒体监督对经济后果较为严重的非技术问题和核心指标重述的影响更为显著;(2)来自地方政府的媒体管制会大大削弱媒体的监督治理效力,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更弱。本文为理解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提供经验支持,并提出改善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融资与公司治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总负债率和其绩效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治理失效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强化债权融资的“硬约束”;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适当加大高级管理者的股权比率;加强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开放背景下,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面对国外竞争压力,重构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结构.促进有效竞争的同时。建立与完善其政府规制体系至关重要。本文在研判中国电信业在信息经济时代产业属性的变化并分析中国电信业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波特竞争模型分析了中国电信市场目前的竞争格局与特点。最后。提出了完善规制体系的一些政策建议:组建与完善规制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资费政策,从非对称规制到对称规制,制定公平、透明的互联互通政策。以提高时电信业规制的水平与质量,促进中国电信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8年6月莫迪格利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共同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融资和投资理论》一文后,理论界和学术界就开始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并进而研究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制成为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具有了一些我国特有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二者的关系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这两方面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基础设施行业的经营绩效,增加投资,不仅需要借鉴产业组织理论的有关成果以构建可竞争市场、制定科学的管制政策,也需要考虑基础设施行业的实际特点,在公司治理机制上有所调整。与此同时,管制政策也能够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影响,两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协调运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当企业的控制权发生转移,公司治理机制将会发生变动。本文以2004年标的为上市公司股权(标的属广东省)且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股权交易案为研究样本,旨在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并购主体产权性质的差异性,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角度与程度上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控制权转移将促进公司治理主要在弱化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减少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三个方面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投资者保护的有关理论,分析导致我国中小投资者弱势地位的原因,讨论我国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创建一个有利于广大投资者的法律环境;赋予小股东的股东会自行召集权、采取累计投票制以及股东表决权的排除规则等,适当限制大股东的权利;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规范董事会运作;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建立投资者权益保护协会等。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0-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A股的CFO变更数据,对影响CFO变更的公司业绩、公司内部治理、公司外部治理、CFO自身特征和公司特征五个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CFO变更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2)公司的内部治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会开会次数对CFO变更影响显著,CEO变更对CFO变更呈显著正相关;(3)CFO变更与作为外部治理的公司年报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正相关;(4)CFO自身特征中的年龄、性别、任期对CFO变更影响显著;(5)CFO变更与控股股东变更、公司是否为ST和PT公司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选取沪深两市81家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其2007—2009年的财务数据,对其资本结构与业绩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探求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其业绩之间具有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资本结构对其综合业绩产生"倒U型"的影响关系,目前的资本结构有着一定的正向治理效应,但仍然存在优化空间。认为房地产上市公司应结合公司的盈利性来动态调整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17.
管理者收购、企业家职能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者收购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代理人问题",企业藉此能够建立一种努力与收益相对称的、以股权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文章首先分析了MBO与企业家职能的关系,认为MBO是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回归;其次对MBO与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MBO是求解所有权与经营权以及约束与激励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其结果是治理结构的调整和利益分配的改变,而MBO与企业经营绩效提高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文章透析了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MBO,指出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MBO的意义在于通过经营者持股解决从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的二次创业问题;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目前应充分关注具有控制权的管理者以较低价格收购公司股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8.
最优合约理论和管理权力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对高管人员的激励报酬进行了解释,但都有不足。在分析和评述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角度,通过对公司治理与高管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机制的改进对高管人员报酬的影响正在逐步体现:当董事会规模大、流通股中机构投资者多、发行了外资股或实现了海外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个人及公司规模扩大都能显著提高高管人员报酬;任职年限、ROA和独立董事占比与高管人员报酬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