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直接补贴今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包括农垦企业、农场的粮食生产者)的直接补贴。其它地区也要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并要求尽可能在春播之前兑现部分补贴资金,全部补贴资金要在上半年基本兑现到农户。直补按什么补?各地方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选择下列办法———按农业计税面积补贴、按计税常产补贴、按粮食种植面积补贴或同种粮农民出售的商品粮挂钩。从各地实践看,一般采用计税面积补贴的办法更易操作。直补怎样操作?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对种粮农民直接补…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粮食补贴是一种间接补贴,即政府把粮食补贴支付给粮食经营企业,由其按照政府确定的保护价格收购农民交售的粮食,农民在粮食的流通环节间接获得政府的补贴。由粮食购销企业按规定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再把粮食风险基金对购销企业给予超储费用、利息补贴,这种间接补贴形式,使补贴传导链条过长,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效果却不理想。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效率很低,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农民增收、企业减亏、财政减负的目标,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3.
《农家之友》2007,(8S):12-12
从广西区政府获悉:为了让种粮农户全面受益,今年广西有三路资金扶持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总额9亿元。三路扶持资金分别是: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和对粮食主产县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4.
<正>2004年开始,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实现了农业补贴由间接补贴为主向直补为主的历史性的转变,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补贴政策效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在特小规模农业经营、粮食生产兼业副业化、务农人员老年化的趋势下,农业补贴政策导向性精准性趋差、效能趋弱。同时,基层操作难、工作成本高等问题也影响政策的落实。今年国家调整补贴政策,我省将农资综合补贴(54亿元)调整20%(10.8亿元)作为增量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其余补  相似文献   

5.
10日召开的江苏省粮食直接补贴工作会议说.今年6月底以前.该省财政将拿出6.12亿资金直接补贴给种植水稻的农户.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到会讲话。  相似文献   

6.
现行补贴政策的问题 现行对粮食的补贴资金主要有国家储备收购资金贴息、仓储费、各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执行保护价收购农民粮食的收购资金贴息、超储补贴、地方储备粮的利息及费用等,其中以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资金利息费用补贴和国家储备粮油费息补贴占大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研究分析了农业补贴政策对当地农户种粮积极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粮食直补促进农民增收,但对粮食增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减少了农户种粮成本;农机具购置补贴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户收入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提升农业补贴精准性、稳定农产品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安徽两省已开始进行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改革试点。尽快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势在必行。一、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弊端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是以保护价收购为主,通过国有粮食部门对农民进行间接补贴。这种补贴政策存在以下弊端:1.保护重心偏离,未达到预期目的保护价政策本意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而实际上,保护的重点却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家通过制定保护价收购政策,扭曲了粮食市场价格,城镇居民获得了低价位的粮食,而农民得到的补贴却非常有限。有统计分析表明,政府用于保护价收购政策的总支出中,最终到达农民手中的不到…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黎 《农业经济》2004,(12):18-19
对农民实行直接收入补贴,是指政府为了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或减少政策调整给农民收入带来的损失而对个体农民进行的直接转移支付,它是相对于价格支持等间接补贴而言的。2002年,安徽、吉林两省选择了3个县,率先在我国进行粮食直接补贴的试点。2003年,河南、湖北两省也减少了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了对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今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强对种粮农民的补贴管理,确保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为今后粮食调控和补贴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步伐。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农户种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简称为"四补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共1011亿元。2011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今后将逐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建立和完善农资综合补  相似文献   

12.
现行补贴政策的问题 现行对粮食的补贴资金主要有国家储备收购资金贴息、仓储费、各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执行保护价收购农民粮食的收购资金贴息、超储补贴、地方储备粮  相似文献   

13.
高翔 《齐鲁粮食》2008,(11):21-23
近几年,针对我国“三农”困境,基于粮食产销形势的新变化,特别是在2004年以来,国家取消农业税,加快了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步伐,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初步形成了我国的农业补贴框架。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粮食生产的恢复发展,基本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供给能力、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农民收入等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但政策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也存在递减趋势,需要通过现行农业补贴方式的完善和创新来更好地发挥各项补贴政策的协同效应,保障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15.
粮食补贴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是一种同时具有一般商品和公共品属性的特殊商品,它的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受自然、市场等风险的多重制约。目前中国粮食补贴效率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提高,因此必须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风险因素,完整粮食补贴政策,在增加粮食补贴投入的同时着力提高粮食补贴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中央财政紧急预拨9.4亿元水稻良种补贴资金,贴补7个省的农民。同时对13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的粮食面积实行资金直补。今年不仅继续实行大豆、小麦良种补贴试点,而且水稻每亩还贴补10到15元。这实在是农民的大喜事,也是值得所有关心“三农”问题的人士欣慰的好事。然而,如此巨额的资金,覆盖面如此之广的贴补,农民能否顺畅地拿到手,不能不令人生出几点隐忧。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起,我国采用国际通行做法,给予种粮农民包括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在内一系列补贴。粮食补贴政策得到全面执行并对农民种粮产生一定刺激,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近几年实行的各项补贴政策,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收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方便的农业补贴制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省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消息人士透露:国务院着手考虑明年全面开放粮食市场,粮食收购将减少“保护价”补贴。预料粮食产区农民的利益将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农民可能再面临“卖粮难”的困难。据《财经时报》报道,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等14个部门于今年4月成立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办公室,目前正忙于“农民补贴、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专题调研,为全面开放粮食市场作准备。事实上,自去年开始,国家已在全国8个粮食主销区全面推行粮食市场化,今年全国又有一些省、市、自治区自行开放粮食市场,这是国家全面开放粮食市场的信号。所谓“保护价”,是指为保护…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对粮食生产的保护,是采取价格支持的办法,即国有粮食购销部门用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额及相关费用由国家财政补贴,农民得到的是间接补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改间接补贴为直接补贴的呼声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