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1日日本北部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不仅给日本国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重创日本经济,而且,鉴于日本作为全球的第三大经济体、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以及我国经济外向型程度升高,在目前世界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化格局下,此次大地震势必会对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和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2011,(4)
中国作为日本的近邻,世界第二经济体,也是日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突发意外,必然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场同样震级的“大地震”。中日经济密切联系,各领域间相辅相成,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日本大地震对,必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日本再出发     
2011年的大地震对日本部分制造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本国的经济活动一度停止,出口一落千丈。经过8个多月的重建和休整,日本已经做好准备再次出发。与二战后的经济重建不同,日本震后重塑经济的重点是深化国际化,并购外国企业和开拓国外市场  相似文献   

4.
3月11日日本北部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不仅给日本国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大地震势必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建凤 《英才》2010,(10):111-111
如果把2008年的金融危机称为“大地震”,那么2009年可以算是“余震”,到了2010年中期,已然来到了后危机时代。目前中国经济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刚刚走出经济“大地震”的企业家们,都在寻找一个稳定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目前正在复苏。经历了2009年全球经济下滑22%之后,2010年实现了39%的增速,但是复苏的根基尚不牢固,发达国家高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本大地震、通胀压力加大等多重不确定性,对经济造成下行风险。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具有密切的联系,日本的大地震,不可避免会对中国的经济甚至民生产生一些影响。不管是与日本呈现竞争性关系的企业,还是与日本呈现合作关系的企业,多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既有压力也有机遇。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日本大地震对日本和全球经济体所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并着重探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数据》2009,(5):6-6
继日前日本银行经济报告指出日本国内经济景气状况由“恶化”向“大幅恶化”转化之后,近日来各种相关经济预测数据显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令日本很受伤。日本经济不但呈现负增长,其下滑幅度甚至超过了金融危机发源地的美国。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世界进行曲”以危机开始(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与“911”恐怖袭击),最后又以危机结束(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世人对经济增长、生活改善、社会繁荣之憧憬,犹如色彩斑斓的肥皂泡,转瞬间就破灭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人们期盼峰回路转,否极泰来,但是中东大动荡与日本大地震接踵而至,冲击着国际社会尚抱一丝希望的幼芽。经济、社会、政治、军事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激荡,如此令大小不一、强弱不等的主权国家,陷入不同程度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可以说“出尽了风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不少有识之士认为,照这种势头,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20年左右将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泡沫经济崩溃已经10年了,但日本经济一直未能摆脱低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飞速发展显得更是光彩夺目。似乎是对这种心理的反映,最近,出现了不少介绍“中国威胁论”的书刊和杂志。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12.
近日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日本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从“AA”降至“AA-”,穆迪也对日本经济发出警告。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会越来越衰退,最终会退出一流国家行列,变为二流国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在参加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和搜狐财经联合主办的朗润搜狐经济学人论坛“日本经济:浴火重生还是长期衰退”时作出如上表示。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中国经济,充满了挑战,除了与世界各国一道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减速的外部冲击之外,还遭受了来自国内诸如冰雪灾害、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河北“三鹿奶粉”事件等的一个个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5.
《乡镇企业科技》2011,(11):81-81
17天破5亿——去年7月中下旬,由唐山广播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出品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创下中国电影票房纪录。与此同时,文化体制改革后成立仅一年的唐山演艺集团演出600多场,收入突破700万元。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产业正成为唐山经济增长中日益崛起的绿色板块,“软实力”产生了“硬效益”。  相似文献   

16.
《山东企业管理》2012,(8):36-38
也许有人会问,究竟中国和日本经济,谁更依赖谁?民间对日“经济制裁”能否起到预期效果?对此,数据也许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城市规划法高春茂,李芳一、日本近代城市规划沿革日本的第一个城市法规是1888年制定的“东京市区改正条例”。此后又制订了“城市规划法”(都市计画法)(TheCityPlanningLow)和“城市建筑物法”(市街地建筑物法)。1923年关东大地震...  相似文献   

18.
日本经济从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以后一直处于低潮,尽管日本政府采取了种种经济政策如减税(给纳税人退税)、扩大公共财政投资、降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最低接近零)、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产业(IT)的发展、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援助等等,试图促进经济增长,但效果都不明显。 一、问题究竟在哪儿 日本采取了这么一连串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为什么经济仍没有什么起色呢?恐怕要振兴日本经济已经不能靠“补”和“贴”的政策了,而是需要动外科手术。这是因为: 1.日本的经济全球化迟迟不得进展。在日本,有…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2005,(12):4-5
由于日本与中国的关系最近不断恶化,日本将开始放弃中国股票,将资金注入印度,并称这是避免“中国风险”的一个方法。稍具常识的人们都知道,日本近来的经济恢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活力。在投资中国的问题上,总体上来说日本对华投资可以算得上是盆满钵满。这一点日本的政治精英们很清楚,而且相对于印度,中国的优势不言自明。从短期来看,转向投资印度而撇开中国,从经济上对日本肯定是不合算的。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2011,(4)
地震之前,日本业内甚至有分析认为,日本极有可能摆脱从90年代开始的经济“停滞”困境。通过温和复苏重新走上日本复兴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