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岁末将至,媒体上农民工以各种方式讨要工资的新闻渐渐多了起来。按照惯例,又到了为农民工大规模开展“讨薪运动”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岁末年初,随着农民工讨薪的高峰期和多发期的到来,因此,不少地方政府、执法部门主动出击,大张旗鼓开展一次“讨薪风暴”,采取罚款、拘留、拘传、冻结、扣划等强制措施,甚至追究拒不执行的刑事责任。无疑,这些地方开展的“讨薪风暴”,的确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为农民工追讨血汗钱,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值得赞许。[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每到年关,农民工讨薪难便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峻,危害严重。为此,笔者首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状和危害进行了简要地阐述,然后重点分析了讨薪出现的新形式———"时尚讨薪秀",接着分析了他们的新特点及其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给关注农民工的朋友带来一点启示或参考。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中国老区建设》2008,(2):21-21
“在处理讨薪的问题上,劳动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一定是坚决站在工人一边的。” ——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副院长李连钢  相似文献   

5.
谁在卖乳房     
近来“拍卖妻子乳房”事件被各媒体热炒,公众同情者有之.谴责者有之.愤怒者有之.不一而足.然而理性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偶发事件.更不像某些媒体所说的两名打工者因多次讨薪无果情急之下出此下策。我以为这是一场背后有“高人”蹩脚策划的案例.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讨薪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讨薪维权的艰辛,时常受到媒体关注并曝光.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纠纷浮出水面之后,却很少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农民工总结维权.农民工讨薪问题关系社会民生、合理解决由此引发的纠纷则关系法治建设,因而应当从多个角度结合多种社会力量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正>每逢岁末年初,"讨薪"常成社会热点问题。按时足额获取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权益,也是和谐社会应有的基本契约原则。为劳动者追薪,依法处理劳资纠纷,更是包括劳动监管、人民法院等在内的各有关部门法定职责。劳动者若未及时主张权利,非要到年底才向有关部门提出追薪主张,会出现许多不利因素。如,执法机关因年底工作千头万绪,面对蜂拥而至的"讨薪",受困于案多人少,在快审、快结、快执等方面,有时难免力不从心。更有一些不良业主,玩"路跑跑",给"追薪"徒增难度。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讨薪可免费请律师》,12月10日《北京青年报》上的这则新闻标题,让人眼前一亮。只可惜细读之后,涌上心头的却是一股浓浓的失望感,甚至于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广州某男子受雇于人,表演了一场“跳楼讨薪秀”,结果被以违反《治安管理法》有关规定拘留10天。  相似文献   

10.
聂早早 《特区经济》2007,224(9):134-135
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尚未取得较彻底和根本的实效;劳动合同签订率、讨薪有效率低和欠薪率高说明了我国社会整体法律意识水平低下;农民工对政府作为的不满,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健全劳动法制,强化政府部门积极作为的责任,完善讨薪的法律手段与有效途径,乃解决问题的抓根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正茶博士语:近日,河北张家口蔚县信访局局长李海明为工人撑腰讨薪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李海明怒斥企业负责人"你们欺负弱势群体""拍拍你自己的良心"!怒斥后的第二天,工人们便拿到了应得的工资。人们在为李海明点赞之余仍心存疑虑:治理久治不愈的欠薪顽疾,仅靠官员严厉"怒斥"能行吗?如何让工人讨薪不再难?怎样构建一套既治标又治本的制约机制?且听各位茶客见解。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劳动合同法》草案。同日上午9点,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富源电站工地,发生了一起因农民工讨薪而引发的群体恶性斗殴事件。  相似文献   

13.
沪港观点     
燕青 《沪港经济》2012,(1):13-13
又到讨薪时 2011年12月5日,发改委等九部委召开会议,要求确保元旦、春节前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为此,各地应限时处理集体劳动报酬争议和小额争议,10人以上集体劳动报酬争议,当天立案并在七日内结案,其中人均涉案金额i000元以上的案件,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挂牌督办。  相似文献   

14.
姜敏 《黑河学刊》2013,(5):87-89
将恶意欠薪行为入罪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劳资纠纷,破除"讨薪难"障碍,但讨薪事件并没有随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设立而消失,欠薪事件仍然层出不穷。这固然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本身设置有不合理之处有关,但刑法功能的有限性才是其深层原因。应当更加重视综合运用民事、行政等不同效力等级的社会控制手段,重视更深层次制度性问题使得劳动权益保障法律制度逐渐得以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人物     
“为索回这1000亿元欠薪.整个社会需要付出至少3000亿元的成本。”——截至2004年11月中旬,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欠薪1000亿元。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经过调查后发现,农民工讨薪要支付巨额成本。  相似文献   

16.
实话实说     
“不好意思抓人”令人喷饭 从2007年开始,湖南100多名被拖欠工资的民工向老板讨薪,但屡次被殴打。2009年,法院判决施工方向民工支付薪水,但公司拒不执行并扣押3名法警,当地法院执行局称,与老板认识,不好意思到家抓人。  相似文献   

17.
点击     
“中国发展指数”西部地区“拖后腿”;35万!讨薪遭遇天价维权费;深圳民营医院状告云南省政府;四川打工妹当选广东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8.
拖欠民工工资是我国当前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典型案例。依据动态博弈模型可以看到,在动态博弈的初始阶段,民工就处于难以与资方进行平等谈判的不利地位。在博弈过程中,诉诸成本与机会成本过高,使用非法手段讨薪受到法律限制,两因素结合导致拖欠民工工资现象愈演愈烈。要在法律框架下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激励民工诉诸法律手段,就要降低依法讨薪的成本,提高恶意欠薪企业的违法成本,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9.
尹卫国 《发展》2004,(1):22-22
岁末年终,春节将至,民工讨薪又成为媒体一个苦涩的"热门话题".翻翻近日报纸可谓俯拾即是,许多地方旧账未清,新的拖欠继续发生.  相似文献   

20.
11月11日,媒体报道的两条追欠的消息让人关注。一条消息是温家宝总理为广州民工讨薪遭殴打作批示,称“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需高度重视”(《南方都市报》11月11日);另一条消息是安徽师范大学网站的主页上专门设立了“学生欠费最新名单”,让近6000名欠费学生被网上曝光集体展览。(《新周报》11月1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