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泛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并非一个简单的雁行原理可以概括的,是地缘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有机融合.本文以CEPA为出发点,探讨以粤港澳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个特殊经济圈的发展过程充满"试错-修正"及小样本到大样本的动态经济实验,这个模式的试错应该含常规的经济预警机制加上危机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国内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舒睿军(2003)指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式。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综合了某区域特定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目标、对策、途径等多种要素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而且他认为,在区域经济模式中比较典型的是外向型经济的区域模式。  相似文献   

3.
尹少华  冷志明 《经济地理》2008,28(2):242-246
从共生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以武陵山区为例,分析了武陵山区区域背景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条件,对现行"行政区经济"背景下,"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较早,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的理解及评价标准却存在争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经济发展模式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进而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包括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具有可借鉴性、发展模式具有一定边界三个标准,本研究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上,最早从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角度探索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模式的,是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他提出的用"试错法"来实现经济均衡的主张,后来被称之为计划模拟市场模式,是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传统宏观调控模式的第一次突破.本世纪30年代,当时的苏联已经建立了第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如何看待这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建国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时代背景、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呈现的模式是高度集权下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模式、区域“部分先富”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新时期“统筹区域”的均衡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初步总结的基础上,就“统筹区域”的均衡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作了初步探索,以更好地协调、统筹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区域经济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提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物流业发展模式,即简单功能型物流模式、综合型物流模式、专业物流代理模式和商贸物流模式.同时提出,物流企业向这几种发展模式转化时可供选择的转化途径,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京津廊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物流业发展,提高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口岸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门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口岸的门户作用越显重要,以口岸为依托的口岸经济成为新时期边境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口岸与本区域及其经济腹地之间的经济关系、口岸经济的发展模式、口岸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9.
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鲜明的差异性,但是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金融的发展,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金融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为金融发展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应该分析和研究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揭示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并且为推动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促进机制提供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十三五"规划向"十四五"规划的战略转型机遇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呈现一系列新变化: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区域大循环格局开始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高水平区域经济开放格局.笔者认为,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加速 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的转型和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新时代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区域总体协调发展与区域相对均衡发展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导向、以"四个全面"作为区域战略布局基础.新时代的高质量区域经济政策调整方向表现在建立梯度化层次化的区域创新系统,提升区域数字一体化公共服务系统的供给质量,强化内外互通的区域开放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为研究目标,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从合作机制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互动机制建立的途径.认为三大经济群应该紧密合作,加强产业集聚发展,从产业的分工入手,谋求在产业价值链环节上的功能定位与合作.主要合作方式采用地缘结合模式与飞地经济模式.最终认为在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的相互作用,各个区域问形成良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最终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主导下,外资推动了我国乡镇经济直接向城市经济转变,然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超越了县域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没有实现我国经济顺利转入刘易斯拐点,还使我国经济由人口红利因素导致的快速增长转变为经济增长放缓的转折点.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加深了我国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且固化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产业再转移的压力,以城市经济为中心经济发展模式要向以县域经济为中心发展模式转变.这样既能够以全球竞争为导向打破"唯外资论"的思想障碍;也能够以内生发展为基础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四种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细分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选择流程,借助于这个工作流程可以比较有效地选择出某个区域所适合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对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工作机制的调控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几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由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发展.本文系统论述区域发展模式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试错联动分析——论期货市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立足于社会试错成本的视角分析了期货市场功能,认为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节约社会试错成本.现货市场在不断的试错和经济波动过程中导致社会资源出现无效配置,而期货市场可以通过社会试错成本的节约来降低现实市场中的实物资源配置的试错成本,以实现资源的最大节约.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区域这一空间尺度上以一定的价值理念为指导,为实现一定的发展目标,适应区域发展条件和特点,主要依靠特定生产要素,并在相关保障措施的支持下,谋求区域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区域尺度的生态文明则是区域发展中人地关系发展到特殊阶段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要求以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这就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以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尺度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分析为基础,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思路。论文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发展理念的更新、全方位的创新以及通过统筹兼顾协调利益关系等乃是基于生态文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一的物流企业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多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以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区域性的特点.通过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作出一定的了解,可以说,物流状况直接反映了当前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为了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构建和谐的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方针,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主要分析了供应链模式下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区域经济之间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典型的地区——粤、苏、浙三省根据各自要素分布的特点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本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人力资源与外资密集型的工业园模式、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模式。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东北部、中部、西部等各经济区域实现经济发展与赶超战略的关键在于根据自身要素分布的特点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建立起相应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经济单元,是我国经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自然历史文化角度出发概括出县域经济的几种发展模式,即:资源型经济模式、区位优势型经济模式、区域人文优势——民营经济型模式、特色经济型模式以及外向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本文将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分析 ,与中国经济的特定发展模式联系起来 ,从中得出两项分析结果。一是在产业发展层面 ,外商投资确实有助于改进资源配置效率 ,然而这种贡献却是以妨碍生产效率改进为代价的 ;二是在区域发展层面 ,以进口替代加资本深化为特征的“上海模式” ,在促进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方面 ,确实优于以出口导向加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广东模式” ,只是前一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可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