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与其他区域进行多角度动态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进展,但区域内省际分异较明显;新型工业化总水平以及工业化进程、科技创新、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均落后于其他区域且差距并未明显缩小甚至趋于扩大,而经济效益水平持续提升已居各区域之首。最后针对西部地区薄弱环节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地理》2012,32(2)
通过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与其他区域进行多角度动态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进展,但区域内省际分异较明显;新型工业化总水平以及工业化进程、科技创新、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均落后于其他区域且差距并未明显缩小甚至趋于扩大,而经济效益水平持续提升已居各区域之首。最后针对西部地区薄弱环节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化的现状分析来看,西部地区的工业化道路受到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资金、体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制约,据此提出了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作为西部后发地区和中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的省份之一,其工业化基础薄弱,因此贵州省提出了“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力争走出一条依靠人才、科技、创新等为支撑的新型绿色工业化道路。通过对当前贵州省工业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在新时期西部后发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以“管理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湘西北地区在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湘西北地区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增速较快。但与全国和本省其他地区相比较,经济总量和竞争能力较弱,优势产业不强,工业化水平不高。当前,湘西北地区正处在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为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良好机遇。湘西北地区应抓住机遇,硬化措施,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已有对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研究忽略地理空间数据的非平稳性和异向性问题,探索地理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对省域新型工业化的影响,从新的角度认识省域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形成的空间机理。以地域差异显著的云南省为分析的空间单元,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地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理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对该省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影响明显,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地域分布格局,滇中以区域中心城市昆明为极点,区域工业化辐射带动和空间极化效应明显,区域经济增长极工业化发展溢出效应对滇中工业化整体提升作用较大;滇西地区是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带,区域中心城市工业化发展并没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西部地区工业化形成整体落后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楚雄、玉溪、红河西部边境为界,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分为明显的东部和西部,东部是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高值-高值的热点区域,而西部则是发展低值-低值冷点区域,东西部工业化发展地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学民 《财经研究》2002,28(1):64-69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差异主要是由两方面引起的,首先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存着较大差异;其次是由地区气候因素引起的消费倾向,我国南北地区明显有别。  相似文献   

8.
区域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西部地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创新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城市化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环境等措施,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生态环境、资源循环和社会发展五个方面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阶梯性。另外,以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成熟阶段的标杆,对我国各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阶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还没有发展处于成熟阶段的地区,只有北京、天津、广东、上海和浙江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其余各地区均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新型工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西部既不能走过去的传统工业化老路,也不能照搬东部沿海的发展模式。因此,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及途径,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阶段性评价与改进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统计数据,选取宏观经济水平、工业化发展进程、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发展状况等四大类指标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的政策效果展开系统评价。研究发现,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全面好转,但东西部之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系统格局并未改观,反而呈现进一步恶化趋势。因此提出了未来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具体对策,比如增强东西部地区间产业联结与优势互补、强化西部各省域间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西部投资应注重"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等。  相似文献   

12.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建峰 《经济师》2002,(4):96-97
在西部大开发中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西部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资本匮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长时期走的是资源开发为主的道路。随着市场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这种以资源禀赋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化战略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实行两个转变 ,一是由“国家推动型外源开发”转向“自成长型内源开发” ,增强西部地区的自身实力 ;二是由以往的“政府主导型开发”转向“企业主导型开发” ,把企业培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体。要特别重视培育西部地区的“造血机能”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新型工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紧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设计涵盖其要义的省域综合评价体系,并以中国大陆的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西藏因部分指标缺失未包括在内)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域间新型工业化水平差异并不显著,北京、上海、湖南得分较高,东部地区得分整体高于全国水平,而中部、东北、西部得分低于全国水平.省域间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两项得分上的差异性较大,也是对各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贡献最大的因素.针对分项指标中各省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以提高其新型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收敛性以及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并不存在收敛性,而是呈发散态势;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最后,针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劣势分析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俊华 《生产力研究》2005,(11):124-126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保持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在走新型工业道路中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必须扬长避短,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不少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西部与东部相比,在总体发展水平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产业结构层次亟待升级,影响了生产力的进步,削弱了国家综合竞争力,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地发展。在继续保持东部地区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发挥蕴藏在西部地区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影响的地区差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晔  吴三忙 《经济与管理》2009,23(10):52-55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结构差异较大、主导产业特征不同、各地区开放度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沿海外向型省区和西部资源型省区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沿海外向型省(市)应对出口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提高出口产品的多元化和附加值,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省(市、区)应进一步承接东部地区的转移产业,提高工业化水平;中西地区资源型省(区)应紧紧抓住国家在金融危机下实施扩内需促发展的战略机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业化的评价标准,西部地区实现工业化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第二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但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象严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力度,加强了东西部人员的流动和西部地区的外向度。西部地区工业化的趋势是通过加速技术进步,合理调整资源开发方向,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要建立灵活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和财政税收政策;加快地区网络工程建设;建立适合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体系;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西部工业化现状分析及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西部工业化水平与全国及东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出西部目前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阶段;分析了西部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经济软环境差、国有工业活力不足、资本市场发育滞后、人力资源浪费和流失并存;提出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进行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西部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选择、机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 《当代财经》2003,(12):81-82,94
党中央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知识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平台、条件和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新兴电子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