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浅论物业税开征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春跃 《全国商情》2010,(8):106-107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价格不断大幅上涨的原因分析,认为主要是投资需求过于旺盛,投机、炒作所至,并分析了这种情况长此以往下去的危害,提出必须采取措施抑制投资需求和投机炒作行为.开征物业税等相关税收就是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普遍实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这一实质没有改变,只是具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危机的新的形式——它以需求过剩的假象形式存在。形成现代危机新形式的逻辑是:直接生产过剩的传统经典危机→虚假需求膨胀→虚假需求过剩而实际需求不足的现代危机。消除金融危机的出路似乎不是"救市"而是"治市"(治理金融市场)和"救实"(救助包括增加人民实际收入在内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形势的趋好和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私募基金"的规模也在不断膨胀.私募基金合法化已成必然,它既存在潜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又有利于弥补公募基金利益主体缺位,抑制过度投机行为.规范私募基金必须建立私募基金法律体系,健全融资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1978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经济转轨时期。对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能不能够避免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学术界存在截然相反的意见,我们认为,转轨型通货膨胀具有内生性,因而是无法避免的。转轨型通货膨胀的内生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转轨时期的低利率政策必然内生出通货膨胀。第二,经济转轨内生出需求膨胀特别是投资需求膨胀,必然引发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5.
尽管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措施来稳定房价和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但影响住宅价格不合理的因素仍然存在,部分地区房价上涨仍较快。文章认为造成近几年住宅价值过快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土地价格的非理性抬升、对住宅的投机需求的增加、开发商的默契合谋与产品差别化、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供需双方的过度支持几个方面。稳定住宅价格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调控力度、抑制过度投机、建立和完善住宅金融体系和合理建设开发经济适用房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过热"、"房地产炒作"和"房地产泡沫"等是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最热门评论,然后而通过结合相关数据,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不存在全国性的房地产泡沫,但在供给有限的情况下,旺盛的真实需求和被放大的投资需求是推动我国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而市场交易的不规范导致的房地产炒作对房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必要采取宏观调控,和完善相关的交易机制、产业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引导,规范市场运作,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推动房价持续上涨的需求事实上可以划归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和高收入群体的投机需求。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这两种需求经济效应的数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投机需求的存在增加了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但高收入群体的投机需求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有“挤出效应”;投机需求的存在使得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剩余减少;高收入群体和房产开发商有共同推动房价上升的动力。并对影响挤出效应的变量作了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理论对于投资与投机的区分进行了重点阐述,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其基本观点有:投资可以得到安全边际的保护,而投机得不到这种保护;投资的策略是证券估值,投机的策略是市场预测;投资运用基本分析法,投机运用市场分析法。通过比较发现,我国证券投资分析教材存在以下错误:没有抓住投资与投机在"安全性"这一本质属性上的差异;把投资策略与投机策略混为一谈;把基本分析法与市场分析法都当成投资分析方法。这些错误给人们带来较大的思想混乱,应该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房价持续上涨,远超过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以及市场秩序三个方面来寻求答案。引起房价上涨的需求被分为正常需求和非正常需求(包括投资和投机需求,被动需求和非理性需求)。而土地供应和房屋供给结构是引致供需失衡的两大因素。不规范的房产市场秩序则助推了房价上涨。最后,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抑制房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樊纲认为,对公有制经济运行的分析,不仅在方法上要突破古典经济学的常规,而且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在公有制经济下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膨胀是总需求膨胀的根本原因。公有制下的总供求缺口与宏观经济扭曲,导因于个人的"收入幻觉"和个人高消费意向与计划者积累意向的矛盾;存在于政策高增长愿望与增长的实际可能性的矛盾;存在于公有制各基层单位以资源占用为对象的利益竞争中;存在于具体投资决策人利用公益投资追求个人私利的行为中。公有制下的总供求短缺会引起过度增长,但过度增长并不能消除短缺。  相似文献   

11.
商品房价格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反映供求关系,体现竞争原则.衡量房价涨幅过大有两个标准:一是房价涨幅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二是房价涨幅超过房屋价值升幅.房价涨幅过大的深层原因是:需求持续大于供给;需求结构中的虚假需求膨胀;供给结构局部失调;土地价格增幅超过GDP增幅;消费者心理预期畸形.有效控制房价必须综合治理:适度扩大供给,营造供略大于求的均衡态;重点控制需求,挤掉社会需求中的虚假成分;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力度;严控土地价格涨幅,制止土地成本过快上涨;积极引导消费,提倡梯级改善.  相似文献   

12.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贯彻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投资和消费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两大要素,长期以来,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已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消费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不能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应适当提高消费率.政府应适当增加低收入者和农民的收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价值"概念是经济学的基石,一定的经济观念决定了一定的经济发展形态.需求决定价值,因此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经济行为是:需求的出现、需求的得到满足."货币"是主体在满足他人的需求之后获得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可以使主体利用其而从他人那里获得对主体本身的需求的满足.价值是因商品(或服务)被需求而产生的.商品或服务被需求的程度越大,那么价值就越大.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价值的数据必然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价值的过程就是满足需求的过程,企业得到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研究:人的需求有哪些未能得到满足、应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以及应如何刺激人的需求.需求可能因客观环境而变化,也可能因主观原因而变化,客观环境会对人的主观需求产生影响.扩大需求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市的投机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影响。提倡适度投机,限制过度投机,对我国股市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应加强规范政策行为、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培养素质高投资队伍、健全证券法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举借国债的政策,原本目的是筹措急需投资资本,并借以抑制社会需求膨胀。但实践表明,这一政策在达到上述基本目标的同时,对消除通货膨胀威胁的效果是有限的,而且也不会必然促使社会消费基金向积累基金的转化。再其对财政支出的硬约束作用也十分有限,但有可能拉动内需,以促进处于低谷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股票市场的投机资本产生于社会游资,投机是为了赚取短期的价差,合理合法合规的投机行为提高了股票市场的活力,但合法投机如果投机过量,会变成过度投机从而造成泡沫经济,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因此,识别并了解过度投机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东方财富网2005年至2013年的龙虎榜数据,用R语言软件分析中国股票市场投机资本的分布、规模、选股策略,分析股票市场上投机资本的运作情况,为抑制过度投机提供了更加具体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扩大内需应该尊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不应提倡超支付能力消费和过度消费,对有害消费应加以限制。应正确认识商品供求的关系。我国消费品市场并未全面进入买方市场,有些消费需求远未满足,需要扩大的是供给而不是需求。不应单纯以扩大内需为目的而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应注重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限制无效投资和有害性投资。扩大内需应该有整体思路,各项措施要互相协调。  相似文献   

18.
历史事实表明,凯恩斯基于"有效需求不足"所提出的"相机抉择"式总需求管理理论并没有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凯恩斯主义在全球的过度实施反而成为经济危机的幕后推手之一。就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无害需求,而不是笼统的有效需求。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用增加无害需求、限制有害需求的方式来扩大总的有效需求,这将是长期中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学角度讲,投机是指在能够预测到将来价格变化的情况下,所做的正常的投资.投资与投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发挥投机对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竭止过分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20.
投资、消费和出口等需求因素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就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而言,投资波动显著作用于经济周期波动,而促进消费具有很好的经济增长效应.就经济增长的内外部需求冲击而言,中国的经济冲击主要来自内部需求的影响,但出口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节投资需求要着眼于引导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要采取促进消费的各种措施,形成消费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要适度调整外贸政策,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发挥出口作为经济平稳增长"调节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