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前后出现了两种金融监管制度,即北京政府时期的市场化监管制度和南京政府时期的行政化监管制度。在市场化监管制度模式下,因政府监管的缺位,中国金融业出现大发展与大混乱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高昂的交易费用,阻碍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南京国民政府上台以后,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确立了行政化监管制度,在行政化监管制度模式下,政府取代市场主体成为金融监管的主体,政府法令取代同业法规成为金融监管的主要依据,政府的介入降低了交易费用,使中国金融业在抗战爆发前结束了长期混乱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竞争模式选择:制度竞争胜于资源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各不相同,该文把其概括为资源模式和制度模式。在资源竞争模式下,注重对生产要素的争夺和占有、强调对产业竞争力的培养;而在制度竞争模式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并降低制度成本,减少"制度腐败",促进地方政府间相互信任。因此,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必须由资源模式向制度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生态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制度层面分析了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基本状况、模式特点与成因,并对中国未来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取向进行探讨。中国在生态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形成了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制度模式,这主要表现在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安排特点、治理权力分配与规制政策工具等四个层面。这种制度模式的形成与中国所处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市场发育程度、公民社会发展程度及政府激励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应更加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及市场机制在推动生态现代化中的作用,形成国家与社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市场与行政共同协调治理生态环境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引导型发展(State-direc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农村的正式制度1变迁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类型与发展模式转变的典型缩影。文章以重庆市彭水县的实地研究为基础,以制度变迁与乡镇政府行动为核心,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农村正式制度的演进过程发现:在国家引导型发展阶段,农村正式制度具备三点核心特征,即制度性质的国家引导性、制度形式的多样性、制度指向的广泛性;而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乡镇政府作为发展实践的基层执行者,充分利用农村发展的政治场域并适时转变行动方式,表现出了对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加以合并运用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5.
在管制型政府形态的制度供给模式下,由于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主体对制度的需求,出现制度实际供给与需求意愿不一致的制度失衡。通过实现从管制型制度向服务型制度变迁,达到制度均衡,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机制。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均衡路径有三种:价值观念对公民权的重视、服务型制度本身的均衡以及服务型制度与管制型制度的均衡。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建立了政府审计机构,实行政府审计制度。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不同,政府审计形成了备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在该国宪法及法律上的地位,政府审计一般可分为独立型、立法型、行政型和司法型政府审计。不论在哪种政府审计模式下,其共『生特征在于大部分国家都实行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为一定的政治制度服务的,是其政治制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医疗保障制度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最基本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敏感而重要的世界性难题,成为各国不断探索、努力改善的核心领域。中国作为13亿人口大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探索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是难上加难。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直接影响新医改成效,直接决定国家保障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直接关乎发展权利和公众健康享受,最终推动社会发展动力延续和人力资源强国构建。本文在深入剖析和全面总结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形势背景、巨大成效、面对的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人人享有健康"目标,提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路、制度模式、实施步骤。文章最后强调,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必须要:(1)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改革理念;(2)构建医疗保障制度"社会积累制"模式;(3)利用多元手段、开辟多种渠道筹集医疗保障资金;(4)构建新型基层医疗卫生保障和服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胡彬 《财经研究》2008,34(6):16-29
在苏南与温州地区,处于经济增长转型期的进取型地方政府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采取了学习“最佳实践”的制度策略。竞争与合作的制度学习动机,使两种发展模式在转变中出现了“趋同”现象。然而,受路径依赖的影响,两种模式为协调全球化与本地化关系的制度学习实践却有着迥异的理性出发点,维护本地利益仍然是地方政府制度供给行为的准则。当地区利益与区域利益相抵触时,这种边际创新意义上的制度学习效率就会下降。为摆脱“单边嵌入”中的“锁定效应”的影响,亟需从国家战略和区域行政治理模式创新的角度寻求经济区域化“系统嵌入”的制度平衡力量与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9.
现代国家治理要求重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及政府间的关系,其对法治、民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正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目标,二者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但我国的财政实践与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共同价值追求尚有较大距离,故而亟需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农村有较长的发展历程,具有非常独特的制度变迁路径.按时间发展的视角来考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下由政府单一支撑;80年代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家庭和土地的双依托模式;90年代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社会化模式.每种制度模式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政治、经济及社会根源,分析制度变迁背后的社会基础,是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相一致的,并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仍在继续,以中国国情、国力为基本出发点,理性而稳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目标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和目标选择 (一)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财政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最早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在1928年出版的《财政学研究》提出的,随着国家干预的加强,转移支付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日益扩大,作用不断加强。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的框架下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各项补助、向上级政府的上解、共享税的分配、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补助等。  相似文献   

12.
金融制度作为金融行为主体博弈的结果,决定着金融领域的利益分配.不同的利益集团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国家力量的支持以加强自身博弈的地位,而国家力量则通过改变利益集团间的权力结构来实现其效用目标.政府及利益集团间的权力博弈决定着金融制度演化的方向和趋势,特别是国家力量在金融制度演化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在金融制度演化过程中合理运用其权力以促使金融制度演化步入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政府间财政均衡或均等制度(fiscalequalization system)是世界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府间财政分配制度。其形式因国家大小、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及地区不平衡状况等差异而不同。近些年来许多国家注重财政分权模式的改革,而在分权的模式下如何调节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衡,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财政均衡制度,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二十多年后,确立了科学发展、进一步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政府职能也发生重大转变,随着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正逐渐从“越位”领域退出,弥补“…  相似文献   

14.
既定制度结构中存在的诸多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制约着农业的发展。由于不同的目标偏好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实施农业制度创新时具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预期 ,使得中央政府的制度创新意愿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 ,而地方政府拥有制度创新的“试错权”是突破农业制度非均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永强 《经济师》2003,(11):265-265,267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指出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特别是在由审计委员会领导、向总经理汇报日常工作的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此目标下 ,应根据审计成本—效益原则等合理确定审计内容。最后 ,文章对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景观发展日趋多元化的前提下,针对在景观发展特有的制度构架下出现的产权主体不清晰、地方政府有限理性以及景观发展与社会生态目标偏离的现象,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予以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得出建议:完善政策制度,合理界定景观产权;调整产权收益分配,通过产权界定与制度安排来建立景观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与国家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国平 《生产力研究》2005,(5):17-18,21
本文主要是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与国家关系理论的一个回顾、整理、概括。本文的基本思想是:国家(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是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绩效的保证,又往往是制度低效的根源。在这一逻辑下,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制度变迁的两种形式以及国家在这两种形式中的不同作用,最后,提出制度变迁与国家关系理论对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标与范式: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构建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和推行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都受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制约。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农村社保制度,认为其基本经验可以为我所用。日本农村社保制度在改革过程中,目标追求方面体现由生存权到发展权的转变;发展模式方面体现由财政主导到社会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变;法律保障方面体现由实体法、公法保障到程序法、公私法并重的转变;内容选择方面体现由社会救济到以社会保险为主的转变。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农村社保制度应确立公平优先原则和发展权优先目标,选择政府与市场互动模式,坚持政策与法律协调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西方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方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制度分析西方国家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可以分为集权、分权、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三个类型。集权国家的代表有法国和英国,分权的代表有美国和加拿大,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国家代表是日本。转移支付制度作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其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模式和特点也不尽相同。本文取具有代表性的法、美、日、加四国,就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简要分析。美国是联邦制国家,采取的转移支付制度是自上而下的专项拨款模式。其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主要包括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和州政府对下级…  相似文献   

20.
论转型期外部制度障碍和内部制度创新与民营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因素包括来自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其中政府宏观制度层面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尤为突出,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自身利益的双重目标内生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使民营企业在融资、市场准入、行政审批和税收负担等方面与国有企业相比处于不公正的待遇。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对待宏观制度创新与微观制度创新的关系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片面地把民营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归结为外部制度环境障碍,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过分依赖外部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这两个方面一定程度都阻碍了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增强,政府应通过转变实现目标的途径、重塑政府机构及官员的利益结构,加强对政府机构的管理和约束,有效化解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同时,民营企业应减少对外部制度依赖,努力通过微观制度创新提升其竞争力,促使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