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代际收入流动是研究收入不平等代际转移的一个重要视角,其深层次理念是实现一个社会的机会平等。早期学者以微观家庭为研究对象,运用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了研究不平等代际转移的基本理论模型。迄今为止,这一研究范式仍是代际收入流动研究领域中的主流视角。此后,很多学者展开了大量的实证和政策研究,主要包括代际收入弹性研究、代际收入流动趋势及国际比较以及代际收入流动政策含义的研究。集中梳理和总结有关代际收入流动理论模型、经验研究等相关文献,对代际收入流动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青  胡颖森 《特区经济》2011,(10):292-294
本文通过对父子收入代际弹性和家庭收入代际弹性的研究,发现子女收入很大程度上受到父亲收入或家庭收入的影响,证明了中国居民收入代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特别是低收入群体。通过内外因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成为影响中国居民收入代际传递现象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个人教育水平提高和教育环境的公平可以使低收入群体有机会流向更高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基尼系数和收入代际流动性的高低成为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和2002年两次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陈琳  沈馨 《南方经济》2016,34(5):34-45
文章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父代关系与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关系。我们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父代为了子女上学和就业“找关系”来衡量寻租行为,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分位回归法探讨了父代关系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结果显示,为子女就学(就业)找关系对于代际收入流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位回归和不同社会区域特征的影响揭示,教育和就业领域的“寻租市场”远远不是完全有效市场,在这一市场中所进行的寻租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和就业资源在城乡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原本就存在的分布不均。教育资源均等化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市场化对于减少为了子代福利而进行的寻租腐败行为、以及建设机会均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求川 《南方经济》2017,36(5):66-82
文章利用 1989-2011 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对中国的代际收入流动进行了分析。在充分控制生命周期偏误的前提下,文章通过构建随机系数模型进一步修正了模型设定偏误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总体的代际收入弹性为 0.6 左右,农村内部为 0.7 左右,城市内部为 0.5 左右。我们发现,生命周期偏误倾向于导致低估代际收入弹性,但模型设定偏误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由于解决生命周期偏误的措施无法解决模型设定偏误,以住的研究有可能低估农村的代际流动,高估城市的代际流动。  相似文献   

6.
7.
财政教育支出与代际收入流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  苏佳 《世界经济》2012,(12):41-61
代际收入流动性理论认为,政府的财政支出,特别是关于教育的财政支出可能改善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缩小来自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代的人力资本差异,从而对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影响。本文采用半参数可变系数部分线性模型来估计该影响,避免了线性模型所导致的模型误设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县级教育事业费支出的增加能降低代际收入弹性,有助于机会均等的实现,而文教科卫支出和全口径财政支出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8.
李小瑛  魏洲 《亚太经济》2014,(5):143-148
本文利用代际收入弹性考察香港居民代际收入流动及其动态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扩张对香港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2001至2006年,香港居民代际收入流动增强,但在2006至2011年间,其降低至较2001年更低水平。第二,香港居民收入的底层和上层趋于凝固,底层凝固主要源于父代失业家庭的子代,面临的就业机会减少;上层凝固表现为最高收入家庭代际收入弹性系数持续走高。第三,高等教育扩张并未显著提升香港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父代高收入,其子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多,同时高等教育的回报率也显著较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趋势与内在传递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袁志刚 《世界经济》2012,(6):115-131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88~2005年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趋势和内在传递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从大幅下降到逐步稳定的基本特征,且前期的大幅改善主要来源于低收入子代相对收入的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财富资本对中国代际收入传递的解释力达到60%以上,其中以财富资本为主。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分布,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进一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代际流动性:基于食品消费与收入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流动性是衡量一个社会机会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食品消费和收入的代际弹性分别从基本经济福利和整体经济禀赋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反映。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首次对中国食品消费的代际弹性进行了估计,并在同一数据库内将其与收入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与收入的代际弹性(0.427)相比,食品消费的代际弹性(0.879)更高,且在采用多年均值时更为稳定;同时,城镇户籍人口和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拥有显著更高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而食品消费弹性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较小,显示基本经济福利和整体经济禀赋的代际不平等情况可能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evelops and evaluates empirically the implications of a theoretical model of an open economy in which variations in both trade openness and capital mobility can influence the sacrifice ratio. Key predictions forthcoming from the model are that both forms of globalization can independently affect the sacrifice ratio, once the influences of the level of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the degree of wage stickiness in nations’ economi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Examination of cross-country data encompassing 58 disinflations for 16 countries yields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these essential predic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2.
李超 《科学决策》2012,(1):27-41
收入代际流动程度较弱是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根源之一,为了系统梳理国内收入代际流动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了解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应用可视化技术分析近年来国内对收入代际流动的研究状况。通过检索CSSCI(1998—2011)获得有关收入代际流动研究的49篇文献与670篇引文,运用文献计量学与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文献数据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与机构分布、基金项目与研究热点等多个维度进行计量分析:运用文献共被引分析方法与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我国收入代际流动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从而展示收入代际流动研究的关键节点、以及节点所代表的专家及其著作对该领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我国居民收入代际流动的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进而为我国收入代际流动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理论与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收入差距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的对外开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首先,根据传统的Heckscher-Ohlin模型以及Stolper-Samuelson定理,由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贸易开放有利于出口更多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增加最终促使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其次,对外开放引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外资企业支付的高工资使技术工人工资提高,从而扩大了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如果中国进口更多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同时引入更多的外资,就会促进技术进步。本文先建立了简单的模型讨论“技术偏向性的技术进步”(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再考虑了发生在技术密集产业的中性的技术进步,在中国的实际劳动力市场特征下,这两种技术进步将会使技术工人(skilled worker)相对于非技术工人(unskilledworker)的工资上升,从而收入差距扩大。开放程度对收入差距的实际影响在理论界上历来是存在着广泛的争议,最终要取决于定量研究的结果。当作者将教育、失业率、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战略等变量同时引入模型以后,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贸易开放倾向于扩大中国的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居民收入流动角度研究收入不平等。本文指出,收入流动是指某个特定的收入组人员的收入在经过了一个时间序列变化后,其所拥有的收入份额或者所在的收入组别(以五等份分组来计)所发生的位置变化;收入流动性不仅可以从实质上改善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而且也可以减少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压力以及社会矛盾。本文对收入流动性理论内涵、测度标准以及实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收入流动性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贸易开放度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高乐咏 《开放导报》2009,(1):62-66,75
本文回顾近年国外有关贸易开放度的主要度量方法,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个重要贸易开放度进行了实际测算,同时考察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ateral trade flows, trade openness, and asset holdings in a three-country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he three-country model set-up enables me to disentangle the effects of bilateral trade flows and trade openness on bilateral portfolio patterns. I find that both factors independently influence bilateral asset holdings. Higher bilateral trade as well as higher trade openness lead to a higher bilateral foreign asset position. Furthermore, the model shows an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se two factors, where increasing trade openness reduces the influence of bilateral trade flows on asset holdings. I provide supporting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se theoretical findings using a data set on the geographical 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holdings.  相似文献   

17.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foreign trade, testing whether the benefits of trade vary overtime and across countries. Our results confirm previous findingsthat specialization in primary exports is bad for growth. Whiletrade openness promoted convergence in the 1960s and 1970s,we find that since 1980 the benefits of trade accrued mostlyto the richer economies, with little benefit to the less developedeconomies. Most of the dynamic benefits of trade are obtainedthrough productivity growth, with a small contribution comingthrough increased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8.
Using a long data set on openness and productivity, this article tests the influence of openness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and per capita growth since 1870 for 16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t is shown, in simple regressions, that growth is, by and large, independent of openness. However, o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penness and foreign knowledge is allowed for, productivity i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open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