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以“新国八条”为代表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通胀预期的影响下,对于国内的投资资金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海外投资成为一种可取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发展是典型的投资驱动模式,其中政府投资更是举足轻重.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认为政府投资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文章通过对江苏省1978-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江苏的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间没有出现所谓的"挤出效应".当政府投资变动,在短期内带动了民间投资的增长;当民间投资变动,在短期内出现了"逆挤出效应",即民间投资的增加在短期内对政府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政府支出、金融发展与对外开放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整体上,政府支出显著的促进了企业的投资,而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于企业投资则存在"挤出"效应,但是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效率;在东部地区,影响程度较基于全国的检验结果更显著;中部地区的政府支出和金融发展促进了企业投资,但其效率较低;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与政府支出并未显著影响企业投资;非东部地区的地方国企在对外开放中投资增加更为显著,而民营企业在投资机会的把握上体现了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1981~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人力资本及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通过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FDI对提升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不明显;FDI对国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分析了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及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中国1979-2009年的数据,对FDI与中国国内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与国内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FDI对于国内投资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在短期内,FDI对国内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国内投资对FDI也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6.
陈以娟  孙伟 《特区经济》2014,(12):207-208
基于公共投资的作用分析了其促进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发展方向等经济效应。探析制约公共投资经济效应的因素:公共投资定位不准确;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公共投资结构存在问题;政府公共投资少,效率低。提出优化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的路径:明确界定投资范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改善投资结构等,以期放大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日益明显的独资化趋势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文章阐述了外商独资相对合资、合作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差别和影响机制,并利用工业领域37个主要行业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对全行业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当期的外商独资对国内投资有挤出作用,但滞后一期的外商独资则会减弱FDI对国内投资的负向作用,挤入国内投资;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并不受投资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日益明显的独资化趋势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文章阐述了外商独资相对合资、合作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差别和影响机制,并利用工业领域37个主要行业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对全行业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当期的外商独资对国内投资有挤出作用,但滞后一期的外商独资则会减弱FDI对国内投资的负向作用,挤入国内投资;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并不受投资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工业中26个行业2001-2004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工业经济中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这26个行业中,有的行业因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挤入了国内投资,而有的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挤出了国内投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通过模型检验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挤入或挤出国内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行业的竞争性和劳动密集性是影响其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进外资的热潮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呈现出边际递减的效应,而且还发生了"抽逃资本"的问题。政府发行国债用于投资支出,虽然能够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对于扩大消费需求、活跃投资气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毕竟"独臂难支",其作用相当有限。为了确保21世纪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形成的挤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外商直接投资(FDI)引致经济增长的路径,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无论是遵循新古典还是新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都暗含着FDI与国内资本存在互补关系,忽视了FDI对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即FDI的流入可能会降低国内资本形成规模和速度,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总量和产业两个层次上对FDI与国内资本形成进行分析发现:从总量上来看,外资并没有对国内资本产生挤出效应,而从产业结构上来看,绝对挤出效应并不存在,相对挤出效应确实存在,并且,外资也倾向于向相对挤出效应大的行业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2.
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地区差异及动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检验了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整体上为中性。分地区来看,FDI对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国内投资不存在显著的挤入挤出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国内投资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此外,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东、中、西地区、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均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在和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相对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3.
FDI对中国国内投资效应的行业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松萍 《特区经济》2010,(11):272-273
本文在分析FDI对国内投资挤入挤出效应机制基础上,采用2003~2008年中国各行业FDI和国内投资数据,具体分析FDI对不同产业内部的挤入、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呈现挤入效应的行业数量在增多,而呈现挤出的行业数量相对减少;产业的关联效应以及产业结构的相似性都是影响FDI对中国国内投资挤入挤出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纵观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经济运行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其中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所起到的拉动作用却表现地较为有限. 在长期内,政府总体支出对全国及城乡不同利益群体消费都具有挤出效应,目对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挤出效应大于农村居民.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对全国和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都具有挤出效应,但是对农村居民而言,投资性支出表现为正向影响;在短期内,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全国和城乡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出效应,消费性支出对于全国和城镇居民消费都有挤入效应,但是对于农村居民却是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政治上的业绩激励和经济上的财政利益激励,使得中国地方政府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强烈动机,而由于投资具有直接且强劲的经济增长效应,地方政府势必在投资规模上展开激烈的竞争,由此将产生省份总投资冲击进而影响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本文将地方政府投资竞争、政府投资冲击、非政府投资冲击和经济周期波动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利用动态因子模型和贝叶斯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地方政府投资竞争通过省份总投资冲击影响全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非政府投资规模上的竞争加剧了全国经济周期波动,而在政府投资规模上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国经济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物价稳定等社会目标在内的经济周期波动指数,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政府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动态关联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投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前期具有有效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呈不断减弱趋势;经济波动更多地来源于自身冲击,政府投资激励贡献度偏低且不稳定。分产业分析发现,政府投资冲击引起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经济波动效应非常微弱,而对第三产业经济波动的影响强劲,并且表现出较长时期的持续性。中国现阶段的政府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不能起到有效激励作用。本文认为,政府在利用投资调控经济运行时,不仅要关注投资规模,更要重视投资效率及投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杨琦 《南方经济》2018,37(2):41-60
公共投资对居民消费存在拉动和挤出两种效应。文章利用2000-2010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计算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量,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量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中部地区也同样呈现出"挤出"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效应不明显。从基础设施结构来看,电力、燃气、水利和环境基础设施,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基础设施对居民的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以及信息传递和软件业基础设施,教育设施、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探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就此,应加大对西部及落后地区的投入,中、东部地区适当控制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增加对电力、水利、交通、教育、科技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等。  相似文献   

18.
挤出效应的发生有三种机制:(1)IS-LM模型中,由于政府投资增加,使得财政扩张进而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上升,从而挤出了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2)政府向公众借款引发政府和民间部门在借款资金需求上的竞争,减少了对民间部门的资金供应,从而挤出了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3)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使得民间投资被政府投资挤出而产生的挤出效应。本文对我国财政政策对民间投资挤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并不存在着市场机制上财政政策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但我国存在着体制上的挤出效应,是一种体制症结上的挤出效应。因此并非要降低利率、消除政府与民间投资在借款上的竞争来消除挤出效应,若是如此,不但不会消除挤出效应,更会产生金融抑制。而应当完善经济体制,改善政策环境,调整投资结构,弱化挤出效应,进而增强挤入效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FDI与东道国国内投资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2003~2006年中国八大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FDI对中国国内投资的挤入和挤出效应及进入壁垒对该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FDI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在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存在并不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在进入壁垒较低的行业却存在明显的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20.
针对FDI的静态挤入挤出效应不能反映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FDI对国内投资影响的差别.本文将Agosin和Mayer模型扩展为一个动态的模型,并对FDI的静态及动态挤入挤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对全国国内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产生了微弱的挤出效应、显著的挤入效应及严重的挤出效应;从F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