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利用2000~2016年间中国企业在3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的371笔海外并购交易数据检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综合制度环境的改善会促进中国企业到该国并购投资,具体来说,监管质量的改善和政府效率的提高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政治民主度并不会影响中国企业的并购区位选择。基于细分企业所有制的分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改善会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的跨境并购,但对国有企业的跨境并购区位选择没有影响。据此,文章建议及时更新东道国制度环境相关信息,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预警体系,积极与沿线国家建立互信互助机制,加强对投资企业的保护力度,同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
3.
自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屡创新高。文章利用2000~2016年481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企业在84个国家完成的706笔成功交易,通过logit模型回归企业在潜在目标国间的选择,检验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双边投资协议以及二者共同对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更偏向于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开展并购,双边投资协议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却能替代东道国良好制度环境的缺失。同时,本文还按照时段和企业性质进行了分组回归,发现国企和非国企在2014年及以后、2014年前以及2007年前的并购存在不同的特点和风险偏好,也暴露出每一个阶段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企业的视角出发,从企业层面聚类到国家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问题从东道国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的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分析了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结合中国对阿尔及利亚劳务输出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对外劳务合作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快速发展,但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国际劳务市场深刻变化、对外劳务人员技能不足、对属地国的适应能力差、政府政策与管理体制不完善等。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中国对外劳务输出转型升级,扩展对外劳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弥补关键短板提高劳务人员综合竞争力,高度注重预防海外市场风险,加强政府对外劳务输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全球化遭遇重大逆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5年对外投资行业层面的数据以及国际投入产出表,结合Helm(2020)工具变量的构建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外投资的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价值链优化效应,并分析其背后机制。本文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对沿线各国和地区的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东道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且这一效应的大小因东道国发展阶段、地理位置以及行业变化而有所差异,其中间机制主要通过下游需求增进及技术溢出引发的生产率效应来实现。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够有效抵御当前逆全球化的趋势并弥补过往全球化生产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忽视,在推进区域合作、促进沿线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范涛 《科技和产业》2022,22(8):17-26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中,关于制度环境质量的影响力是一个重要分支。基于2005—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亚洲19个主要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制度、环境、质量3个纬度的分析发现:整体上中国在“一带一路”亚洲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中既不呈现制度风险偏好倾向,也无制度接近的特征;较大规模的OFDI明显对两国制度环境波动的差距更加敏感,而投资东道国的融资便利是吸引较大规模OFDI流入的显著影响因素;较小规模的OFDI会更偏向于市场规模大、经济增速缓慢、资源充裕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外部性因素引入了要素禀赋理论的探讨中,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里昂惕夫悖论”存在的原因,以及基于外部性的资源禀赋理论对中国贸易战略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鉴别了“真要素禀赋”和“伪要素禀赋”的差异,并指出以“伪要素禀赋”为依据是“里昂惕夫悖论”存在的根源,而在“真要素禀赋”的基础上,“里昂惕夫悖论”是不存在的。最后,提出了政府应将行业外部性纳入考虑,寻找“真要素禀赋”来发展国际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发布会上,商务部领导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中西部的对外开放带来了发展机遇。现今,"一带一路"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何更好地利用"一带一路"政策来提升中国中西部乃至中国整体的对外经济贸易能力尤为重要。文章立足于"一带一路"下中国中西部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中国中西部对外开放相对落后的原因,进而为如何更好的在"一带一路"下选择中国中西部对外开放的路径提出了可行性策略,旨在能够推动中国中西部的对外开放进程,加快中国对外开放改革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9.
主张互联互通方式发展的"一带一路"提出后,随着国家的大力宣传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配合,其已经稳步实施近四年,并且在国际关系维持、经济发展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发展成果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见证。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文章已经过万;国外,外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外文报道也突破7万条,相关专题图书也超过百部。由上述现象可见,"一带一路"话题的社会热度与全球的超高关注度。文章主要就"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欧洲投资政策的分析与研究,这不仅对欧洲国家有效接受中国资金援助有益,也对研究我国的对外政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规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李维  胡颖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33-137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国家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具有桥梁作用。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2011—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进口与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会显著促进中国的进口与出口贸易,但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强于出口,且东道国GDP增长促进了中国进口与出口贸易增加,其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大于出口;而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对中国进口贸易限制作用大于出口,东道国与中国为邻国、与中国具有共同语言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会推动中国对其进出口贸易增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如何选择投资支点国家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的理论分析表明,将东道国区位优势与OFDI效率两项定量指标作为支点国家选择标准更具有科学性。而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国家具备的市场、能源、政治关系及自由贸易的优势更能够吸引中国投资,但目前技术获取型投资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对沿线国家金融生态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不同区位特征的国家的金融生态环境均能够影响中国在当地的OFDI效率,两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文章认为应选择金融生态环境较好且区位优势明显及OFDI效率较高的国家作为支点国家,通过打造利益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旨在研究我国"一带一路"FTA战略的最优路径。首先,文章构建二元响应模型,分析我国选择FTA伙伴国的决定性因素,并据此预测最适合与我国建立FTA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其次,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建立双边FTA的福利与外贸潜在效应,并依托我国的FTA福利获益构建第二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安全与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构建第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最后,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三个维度进行降维和综合评估,确定了我国"一带一路"FTA战略的最优潜在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空间交互作用的视角,基于投资、物价、利率、汇率和国际石油价格5个传导机制,以动态双边贸易总额权重为连接矩阵,构建了一个包含51个国家的GVAR模型,考察了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家间的经济增长、利率、进口和出口贸易4个经济变量存在同周期性;长期来看,该地区双边出口和进口贸易1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1.57%和1.77%,相反,中国经济增长1.2%则可提高该地区双边进出口贸易0.63%和1.02%,但短期内双向冲击的结果均为负;这两种关系在各国间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其旅游资源丰富,开展跨国旅游合作十分必要。本文分别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旅游业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策略三个方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国旅游合作进行了研究,对于其沿线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制度理论与跨国公司理论,从政治因素视角出发,以2006~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199起投资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风险对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双边政治关系和企业性质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制度风险较高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提高了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制度风险较高的沿线国家的可能性;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制度风险较高的沿线国家。研究结论将对中国企业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更为恰当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以及积极应对制度风险、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开放从特区建设到“一带一路”的实施推进,经历了设立经济特区、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份开放、加入WTO和“一带一路”五个阶段,并表现出鲜明的特点。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和互利性,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发现: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双边贸易距离对FDI的区位选择具有普遍影响;东道国的禀赋条件和制度安排对FDI的区位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在不同组别表现出差异性;流入高、中收入组的FDI更多的受"市场"因素驱动,而流入低收入组的FDI更多地受到"非市场"因素影响。同时,无论全样本还是细分组,FDI的区位选择都表现出明显的"制度接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规模化和协同化“走出去”,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营造良好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政府推动和引导、政策优惠、园区选址和产业定位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应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规范园区管理体制,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标准互认互通,提高园区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更好地发挥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作用,积极发挥中欧班列的运输和物流作用,总结园区发展经验并创新园区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