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育东 《理论观察》2006,(4):108-110
意思自治是民法的基本精神,在这一精神之下衍生出的所有权自由、契约自由、过错责任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但过错责任原则能否作为民法基本原则,面临两种挑战一是它能不能贯通民法体系,二是它是否仍是侵权行为唯一的归责原则。在意思自治的精神之下,过错是意志的外化,是一种意思,在肯认“意思主义”价值的前提下,过错可以解释民法诸多制度及现象,过错责任原则可以贯穿民法,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何国萍 《黑河学刊》2014,(12):80-80
在现代民法中,一般而言意思自治原则与公平原则之间是相互协调的,这两项基本原则在民事立法、司法等各项民事活动中相互协调发挥着指导作用。但由于意思自治原则与公平原则内含的民法价值的不同,而不同的民法基本价值间有时也存在着冲突的可能性,这就使得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平原则间可能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一直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主要伦理道德的使命,并且作为对民法中另一基本原则(即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限制。文章重点对公序良俗原则在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中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最后再对比介绍我国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相似文献   

4.
生育自由是民法基本原则中意思自治原则的一个体现.生育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对家庭的美满和谐和人类的繁衍生息起着决定性作用.生育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一种人格权,我国法律保护我国公民的权利,现今对于生育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由生育自由引发的争议也日益浮现出来.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的更新,由此引发了关于死刑犯与生育自由,男性与生育自由以及代孕等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私法自治是近代民法的基石,其与私权神圣、身份平等共同构成了传统民法的三大基本理念,其对当代民法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伴随着法律的社会化,有必要对私法自治进行限制,使私法自治原则日趋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意思自治即私法自治,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享有自由决定其行为、不受他人非法干预的权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民事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历史的呼唤,我们不得不从深层次去思索我国民事立法的某些根本性问题。虽然意思自治无论是在传统私法中还是现代私法中,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但是意思自治原则是有其自身特定的涵义和适用范围的,有其特定的价值和功能的。如果不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原则,不正当地运用这一原则,就会违背民事法律的宗旨和目的,破坏民事法律秩序,降低意思自治原则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宋晓 《魅力中国》2013,(13):322-322
意思自治原则在西方的产生、兴起到逐渐衰落的演进过程,为我们在司法领域适用意思自治原则提供了借鉴资料,本文剖析了当前司法实务中与意思自治原则背离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法进程中范式认识上的不足影响着我国民法现代化的良性发展.解决民法现代化问题及纠正范式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于厘清民法的价值目标.民法作为部门法,其核心价值目标应界定为私权自治,探讨民法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关注私权自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意思自治原则是国际私法的重要原则,但是,任何自由的行使都伴随着一定的限制,这是由其本身制度的特点和当代的国际民商事法律环境决定的。文章将从意思自治原则的产生和发展入手,联系当今国际民商事法律背景和法律理念的发展,讨论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的不同情形。  相似文献   

10.
反思诚信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代民法中的诚信原则与源自中国传统原理的诚实信用并不完全等同。反思诚信,关键在于能否客观地评价对私法自治的干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民法与市民社会从开始就注定了两者间辩证互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民法就是市民社会下的私法自治.文章以市民社会为切入点,来分析民法与市民社会特别是市民社会下的私法自治间的内在关联,以期分析我国民法发展与市民社会环境培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张弛 《中国集体经济》2012,(8S):135-136
文章总结了关于物权法定原则外延的不同观点,介绍了物权法定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特定的历史需要而进一步得出结论:物权法定是对意思自治的限制,物权法规定由强行法规定的内容就是对意思自治的限制,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物权法定已走向了僵化。结合我国立法以及司法实践,物权法定原则未来的发展是通过小幅改革措施使物权走向自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刑事案件领域出现了和解制度,意味着国家惩罚的刑罚可以用类似于民法中合同意思自治的方式解决,案件当事人可以平等协商,由被告给予原告适当的经济补偿来减少其刑罚,它的合理和合法性值得商榷,本文进行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戴文骐 《特区经济》2013,(10):153-154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是物权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但在涉外动产物权领域单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忽视了物权和债权关系的内在联系。《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动产物权法律适用具有法理依据,符合冲突正义的要求,但意思自治原则只是物之所在地法的补充,应当对相关条文进行严格的限制性解释。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商业活动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电子商务合同的使用也日渐频繁,判定电子商务格式合同的效力,一是不能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相违背,二是必须遵循民法的相关基本原则.电子合同必须进行符合一般合同的效力要件和缔约人意思表示的审查.电子商务格式合同的无效或被撤销承担撤销合同、返还财产等法律责任.电子商务合同要符合立法规制、 司法规制、 行政规制和其他规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法进程中范式认识上的不足影响着我国民法现代化的良性发展。解决民法现代化问题及纠正范式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于厘清民法的价值目标。民法作为部门法,其核心价值目标应界定为私权自治,探讨民法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关注私权自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民法是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公序良俗是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集中体现着民法的立法精神,一切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民事行为均为无效行为.研究公序良俗原则对理解民法的立法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公序良俗原则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例中均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应当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确立我国的公序良俗原则.  相似文献   

18.
合同成立的要件在于缔约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就体现为要约与承诺的过程。随着现代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地位的确立,合同义务得以扩张,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也相应而生。所谓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过错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负有的先合同义务,导致合同不成立,或者合同虽然成立但不符合法定的生效条件而被确认无效、被变更或被撤销,给对方造成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9.
民法与市民社会从开始就注定了两者间辩证互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民法就是市民社会下的私法自治。文章以市民社会为切入点,来分析民法与市民社会特别是市民社会下的私法自治间的内在关联,以期分析我国民法发展与市民社会环境培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周琳 《特区经济》2012,(6):237-239
现代国际私法的实践表明,意思自治原则已在法律适用的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采纳,从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和交易理论分析,它不仅具有深厚的经济学基础还存在相当的合理性。但国际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并不是彻底的自治,它依然要受各国国际私法的规范和调整,"限制"不等于"抑制",它依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