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东省的乡镇企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引下,进入了一个持续、阔步发展的新阶段。一九八三年,全省乡镇企业(区乡两级企业,下同)总收入达七十二亿七千六百多万元,比一九七八年的三十亿零五千万元增长一点三八倍,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三十八点九,超过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若加上生产队(村)办企业(总收入五亿二千四百多万元)、农民联户办企业(总收入约三亿六千八百万元),农村集镇民办企业(总收入约三亿元),全省乡镇企业总收入约八十四亿多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四成以上。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中央今年的四号文件,对我省乡镇企业开创新局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具体指导下,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纷纷向新的生产领域,尤其是向乡镇企业这个广阔的天地进军,县、区、乡、村、户层层办企业。多层次、多形式的乡镇企业正在全省农村蓬勃兴起,反映了党的方针政策,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威力,开拓了农民离土不离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2.
(一)三中全会以来,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突破了原来单一社(乡)队(村)办集体合作经济模式,多种经济成份渗透融合,多种经营形式同时并存,多种层次互相补充,除原来社队企业经营形式朝着经营承包责任制和股份制方向变革外,引人注目的是,农民集资联办、户办的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市带县新体制的逐步完善,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日益加强,乡镇企业又打破了过去由主管部门"一家独办"的格局,大量城乡、城村、城户联营的企业破土而出,生机勃发,把乡镇企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王伟 《农业经济》1999,(12):39-40
当前,农村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深层次的原因是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具体来说,近几年支撑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乡镇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减少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问题。因此,面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适时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步伐和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分析1、乡镇企业已成为支撑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航程至今已走过整整20年了.回顾20年来,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主要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村一片繁荣景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这完全归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归功于党的坚强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发奋努力.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实际上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所以,2O年来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村财会工作的改革成功,又是邓小平理论威力在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的证实.  相似文献   

5.
一、成都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成都市农村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从1978年到198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含队营收入、农民家庭收入和乡镇企业经营收入)由17亿元达到40亿元,增长1.35倍。农民人均实得收入,由153元(含生产队分配、家庭自营经济净收入和乡镇企业发给务工社员的工资奖金)达到350元,增长1.29倍。由于生产的发展,收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1984年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乡镇企业深刻改变了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发展中颇具活力的增长点。吉林省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吉林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学术界一般认为,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农村副业阶段(1949-1958);二是起步于农村“五小工业”(小化肥厂、小机械厂、小水泥厂、小钢铁厂以及小煤窑)的社队企业阶段(1958-1978);三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大发展阶段(1979-1990);四是…  相似文献   

8.
鞍山市乡镇企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而迅速发展起来的。1988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43.4亿元,占全市农村经济比重的84%。乡镇工业产值达到25.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2%。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根源1 在农村实行股份合作制经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农民在为自己求生存、图发展的探索中 ,大胆“拿来”股份制这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 ,并与中国国情 ,特别是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开展股份合作制实践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 ,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之后 ,我国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又一伟大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和其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实施 ,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调…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姚安县龙岗区以户办为主的农村乡镇企业近三年迅速发展起来,引起省、州、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龙岗区户办企业1986年总收入达201.19万元。比1985年增长24.9%,占全区乡镇企业总收入的77.01%,已形成该区乡镇企业的一支骨干队伍。实践证明,龙岗区从本区经济条件出发,走户办、联户办企业之路,是一条推动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使农民逐步走向联合,走向富裕之路,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改革已走过20年的光辉历程。20年,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三晋农村迅猛发展和历史性巨变的20年。粮食产量突破100亿公斤,基本告别了山西粮食短缺的历史;乡镇企业异军突出,遍及三晋大地,已成为山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小康建设已走过4/5的路程。在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两面旗帜的指引下,山西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和全新的成长阶段。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改革日益深入,广泛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开创了多层次、多成份、多形式发展乡镇企业的新局面。但是,乡镇企业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本文试图就财税部门如何扶持乡镇企业发展,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江泳 《农业经济》1992,(2):17-20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曾认为:农村经济的全部含义不外乎是农、林、牧、副、渔五业(即现在所说的大农业范围),所谓的农村经济在概念上几乎等同于农业经济,的确,农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上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非农产业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然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发展使旧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改变,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成为了农村经济的新主体,1990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950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0%,乡镇企业就业人员9200万人,占农  相似文献   

14.
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进行的改革,至今已经整整20年。20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起来对改革做出最大贡献的还是亿万农民。包产到户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这是农民创造的"两个意想不到"。正当农民这些了不起的成就引来全世界赞扬之声未绝之时,90年代以来中国农民负担过于沉重的问题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从乡镇企业的发展看农民创业的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创业积极性的表现和作用 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着巨变,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积极、活跃的因素。其中之一,便是乡镇企业(包括乡办工业、村镇办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的崛起。成千上万的农民正在离开土地,勇跃务工、经商、经营运输、建筑、服务等行业。这些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城镇的建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1984年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从“二元社会结构”调整看小城镇发展之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上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我国二元结构状况已经逐渐得到改善。但是 ,有一个现象却不容忽视 ,这便是“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的调整并不同步。从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由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以及“城市 -工业”的导向模式 ,使我国社会的二元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即存在“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 (粮食 )”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市民住城镇 ,农民不进城镇”的二元社会结构。近二、三十年来 ,由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突飞猛进 ,农村非农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它们所带来的新的冲击可以说使“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一、乡镇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综观我国乡镇企业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84年为兴起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广大农民突破“左”的思想束缚,仅用五年多的时间,乡镇企业在农村已初具规模;之后,在坚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和调整、整顿、改造、提高的方针下,乡镇企业通过推行现代化技术和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转折重大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首先是农村生产关系得到合理调整,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民具有独立的财产权利和经营自主权,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从而破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弊端,使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流通形式得到适当发展,创建了农业再生机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商品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  相似文献   

20.
一、镇办企业的初步改革与全市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 广州市的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体制与思想的束缚,经历了30年的曲折发展,到1978年底,只有5770个企业,职工19.67万人,总收入4.24亿元,总产值3.8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1亿元。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了思想,进行拨乱反正。随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