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歌  王玲 《中国经贸》2010,(8):149-149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支柱,然而数额巨大的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为我国金融行业、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原因,由此探索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银行面临的一个现时难题是: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又是银行业正常经营和潜在危机爆发的引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贷款有效退出的保障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静 《特区经济》2004,(9):28-29
不良资产一直是我国银行业的一个沉重话题。截至2003年底,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仍高达24400亿元。不良资产产生的一部分原因是在贷款进入时的违规操作和决策错误,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贷款退出不及时。事实上,贷款的退出不仅是防止不良资产产生的有效途径,也是银行优化信贷资产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银行业面临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处置艰难的问题。由于不良资产问题事关金融体系的稳定,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极大地制约了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积极性。因此,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化解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提出优化宏观、微观环境;技术上采取有效方式处置不良资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软预算约束条件下信贷合约的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普照 《山东经济》2009,25(4):90-9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GDP以年均9.7%左右的速度保持20多年的快速增长。然而,我国银行业却为此累计了巨额不良资产,严重危及到我国金融业的安全和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为巨额不良资产所困扰。为了探寻不良资产形成的微观机制,本文将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引入一个信贷合约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政府对银行软约束的存在加大了银行的道德风险和企业的消极性,从而增加了不良资产再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曹欣 《西部论丛》2002,(11):27-28
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庞大, 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主要是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按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约为20%——25%。 目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大约有2万亿元,其中逾期占67%,呆滞占20%——27%,要核销的呆帐占7%  相似文献   

7.
日本处置不良资产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金老 《西部论丛》2003,(11):41-43
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成因及其 主要处置措施 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按成因可分为泡沫崩溃型不良资产与经济萧条型不良资产。日本银行业巨额不良资产的形成,相当符合正统的所谓金融自由化“送走了金融压制,迎来了金融危机”的理论推演。 20世纪80年代,日本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8.
张倩 《特区经济》2005,(2):215-216
借鉴国际经验,组建不良资产清理机构 不良资产问题是当前国际银行业的难题,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成立专门机构(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接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由专业人士进行管理。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于1999年全面开展不良资产收购工作,接受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刘霞 《中国经贸》2012,(22):129-129
根据研究显示,从1980年至2012年期间,几乎有3/4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经历了银行业的严重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则是直接损害银行稳健经营和安全,导致金融危机、银行危机产生的最重要问题。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其经济体系不断改革,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不良资产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界的一个焦点问题,它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的一个绊脚石。  相似文献   

10.
张凌 《亚太经济》1999,(6):25-26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暴露出不少马来西亚银行系统方面的问题和缺陷,不良资产成为马来西亚银行业的最大难题。为此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新举措,以改善银行体系的状况和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一、马来西亚银行业不良资产积压厚重马来西亚的银行体系由国家银行、商业银行、国家储蓄银行组成。马来西亚共有37家商业银行、1340个银行分支机构。其中国内商业银行有22家,到1996年8月,这些商业银行的资产额达3270.15亿林吉特,吸收存款为211996.89亿林吉特,占整个金融体系存款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我国银行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已是不争事实。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统计资料表明,到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上万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仍在两位数;至2008年末,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数千亿元,仍有大量不良资产需要处理。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现有不良资产近万亿元,以2008年9月的数据计算,不良资产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依然很高。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业作为金融经济体制中一个特殊的行业,一直广受政府以及社会各经济团体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我国对银行商业化的改革在持续进行中,信贷资产质量好与坏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稳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沉积的现象一直没有改观,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改善。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然后主要从6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在即,我国金融业的开放是必然的趋势,背负着大量不良资产的我国商业银行将要同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在同一层面展开竞争,胜负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清理和处理是目前我国金融系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从证券化资产的必备条件入手,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同国外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的实践,指出不良资产在我国不宜进行证券化。  相似文献   

14.
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银行业乃至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障碍,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在20%以上,并且旧的不良资产还没有解决,新的不良资产又不断出现,这势必增大金融风险,甚至极有可能酿成金融危机。因此,要挖掘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逐步化解,本试图就此作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银行业面临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处置艰难的问题.由于不良资产问题事关金融体系的稳定,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极大地制约了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积极性.因此,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化解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提出优化宏观、微观环境;技术上采取有效方式处置不良资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在2006年底以前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据有关专家预测.外资银行只要吸收国内银行6%的存款,就会致使内资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并且.国有银行贷款的主要来源是老百姓的存款,如果银行的不良资产长期高居不下,必将导致人们对金融机构甚至整个金融市场失去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济     
《上海经济》2011,(4):70-72
美国 银行业不良资产救助金回收逾99% 美国财政部3月16日宣布,美国政府已回收了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提供给银行业的逾99%的资金。五三银行等六家金融机构当天回购了4.75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的投资,这使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提供给银行业的救助资金已收回约2440亿美元,占该计划发放给银行业总额的99%。美国财政部表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涉及银行业的项目将给纳税人带来近200亿美元的终身收益。本轮金融危机中,美国财政部通过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向金融机构提供了巨额救助资金。由于这些巨额救助资金引起了许多争议,美国财政部正加速出售所持救助对象的各类资产,以尽快收回救助资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不良贷款问题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瓶颈"。从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来看,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换、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以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不失为一种成功有效的做法。本文首先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主要的风险点,进而对当前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思路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当前的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以有效提高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确保银行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文章认为,防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应在立法层面上确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科学理念,建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防范法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严格、科学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及责任追究制。  相似文献   

20.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证券化在国外不良资产的化解中运用较多,尤其美国很成功地将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恢复了资产的流动性,美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但我国国情决定了目前只能试点,本从中国现实出发,结合国际已有的经验,提出可行性的现实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