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常常被认为是医疗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依据,政府的过度干预又会导致医疗声誉机制的扭曲。当前应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由市场声誉取代政府行政干预,通过重复博弈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监管和自律是克服医生道德风险的两种主要途径,但是政府对医疗领域的过度干预会挤占市场声誉机制的发育空间,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医生的道德风险.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以及医院等级评定和医生职称评定制度,同时放松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以恢复被扭曲的医疗供方市场声誉机制.  相似文献   

3.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实质是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与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根源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低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在增加投入的基础上修正其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干预政策,这种修正应主要体现在医疗卫生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和医疗保障体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持与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由于政府制定的政策尚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失灵”。通过对农村医疗服务发展影响较大的财政投入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等公共干预政策的分析,可以揭示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与每一位国民息息相关,政府的积极介入是每一位国民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基本权利的根本保证。文章以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医疗卫生筹资结构演变的轨迹为研究对象,文中相关数据反映了政府履行医疗卫生责任强弱演变过程。事实上,政府干预医疗卫生领域的程度、财政负担的多少和社会福利的高低之间是存在一个合意区间的,能否在提高全社会满意度和福利的同时,使政府的干预和财力的支出逐步趋向合理,从而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培育和促进医疗卫生市场的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以2007年~2011年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国有企业高级经理人政治声誉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企业绩效与政治声誉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了在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条件下对政治声誉与企业融资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企业高级经理人政治声誉对企业融资能力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所处地的政府干预指数越大,政治声誉对企业融资能力的正向作用越小。  相似文献   

7.
关于构建社区医疗卫生组织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制度的良好运行,只有同所嵌入的更大制度、结构、文化环境相适应时,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由于社区医疗“转诊制”不能嵌入现行的财政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制度,希望通过简单的普遍推行社区医疗“转诊制”缓解看病贵,效果会适得其反:市场力量越弱的领域是政府力量越强的地方,社区医疗卫生组织规划和构建,需要对政府办的社区医疗卫生组织合理定位:在医疗卫生资源丰富的地方,建立健全管理服务型社区医疗卫生组织;在医疗卫生资源薄弱的地方,建立健全医院型政府社区医疗卫生组织,切实把公共财政的为民理财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问题。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需要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的办医体制。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是要扩大医疗资源供给,活跃医疗服务市场,促进医疗卫生市场的公平竞争,赋予公众更多的选择权,以推动整个医疗服务行业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社会资本对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有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其中蕴含着公共医疗市场政府与市场的角色转换。这就意味着我国全民医保时代的来临。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则是这一政策出台实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各国的经验表明,一国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效率的改善,在很犬程度上取决于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医疗体系运转的效率。由于医疗领域的特殊性和医疗保健市场的缺陷,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和干预医疗保健体系的运行。实践中,许多发达国家政府从保障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促进医疗服务的效率角度出发,既关注需求方面的调节,同时也注重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医疗资产,保证医疗资源供给的效率。当前,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处于重大调整和深化时期,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斛度成为改革的核心问题。医疗改革即要在需求方面加大对于国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以及医疗保障资助的力度,也不能忽视供给方面的调整,特剐是国有医疗资产的结构调整与优化配置问题。否则就无法实现建立一种完善的既体现社会公平、又能保证资源运作效率的新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全民医保制度框架,但是医疗保障管理体制还存在部门分割管理、政府职能未根本转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部门之间协调不力,已经影响了医改的整体效果。根据国际经验和地方改革实践,应通过合理的体制机制设计,在推进医疗卫生全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实行医疗机构管办分离的基础上,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将卫生、医疗保障等相关职能集中起来,增强部门、地区间的协调,探索建立健康保障大部门体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村公共品资金的监管视角,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先后使用无限期重复博弈模型和KMRW声誉模型来解释基层政府声誉机制对农村公共品融资机制的影响。结论是,由于高额的监督评价成本等约束因素造成基层政府的临界贴现因子过低,导致基层政府缺乏注重声誉的激励;而声誉机制作为基层政府信守契约的隐性约束因素,对于促使基层政府保证公共品资金使用绩效,提供符合农民意愿的、高质量的农村公共品至关重要;声誉缺失可能引致农村公共品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公共品供给匮乏。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了解福建省农村妇女对妇女病的认识与防治状况,以及妇女病医疗费用的支出与补偿情况等。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进农村妇女病医疗费报销机制等途径,有效推进福建省农村妇女健康工程。  相似文献   

14.
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让人们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维持和促进人类健康,因此对卫生医疗服务的认识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卫生医疗服务的提供和政府的角色与责任。然而在学术上和实践上,关于基本医疗服务的特点和范畴的难题仍然有待破解。从质疑基本医疗服务是公共产品的流行观点出发,进而探讨中国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中的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医患纠纷成因及其对策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间传统的共同利益目标被打破,医患纠纷频发。基于当前医患纠纷高发态势,本文深入剖析了医患纠纷的成因:诱因是患方理想期待与现实诊疗效果的冲突,表层原因是医患双方的不信任,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进而从制度层面提出减少医患纠纷的对策建议,即建立医生激励机制、医方声誉机制、医疗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完善医疗信息公开制度和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改方案》的实施,政府部门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大,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承担;与此同时,在全民医保的大环境下,商业保险公司也在找机会进入社保领域。因而,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引入PPP模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让社会保障部门和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充分合作,实现政府和市场的优势互补,是建立高质量医疗保障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声誉机制能够产生“优胜劣汰”的压力,是对评级机构行为的重要约束。中国舍本逐末的评级制度安排和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不仅阻碍了声誉机制的形成,还为评级机构出具过高评级提供了空间。根据该情况构建的评级合谋市场均衡模型,证明了我国评级市场竞争增加会导致评级质量的下降。利用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进入城投企业债评级市场作为自然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分析表明,“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机制在我国评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为此,我国在长期内应当对评级行业的制度安排进行重新设计,建立以声誉机制为主导的市场环境;短期内则需要加强监管,同时控制评级市场的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已经建立起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强制医疗保险为基础的社会医疗保险承担了主体保障责任.近年来,为了克服制度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俄罗斯不断优化完善医保制度设计,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强化再分配机制,完善公立医院和药品流通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应借鉴俄罗斯的相关经验,加强医保制度的整合和衔接,强化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倾斜力度,做好医保改革、医疗机构改革、药品流通改革的统筹和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