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关系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的概念及其关系问题,是红色旅游研究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红色资源与红色旅游构成了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关系。开发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应在正确处理红色旅游产品创新与红色资源依托的关系,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的利用关系,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国内红色旅游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调查分析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布和特点,梳理了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包括开发原则、开发对策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指出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积极筹措红色文化发展基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发爱国教育研学旅游、党建教育旅游等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多样化的红色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近年来红色旅游在各地得到蓬勃发展。丽江市石鼓镇作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以及"云南省重点建设十大红色旅游风景区"之一,当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并加快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步伐。但由于当地红色旅游开发建设以及宣传各方面的不健全,使得红色旅游开发存在若干问题和不足,比较严重的是外来游客对该景区不了解、不满意,整体印象较差。所以本文在分析调查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市场调查问卷以及结论对当地的红色旅游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管中柱 《中国市场》2014,(8):121-122
红色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兴分支,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走出了两任国家主席、223名将军的中国"第一将军县"等诸多垄断性资源,红色旅游的发展,丰富了旅游产品,也促进了黄冈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然而,由于资金短缺、产品单一、市场营销方面投入不足等原因,黄冈红色旅游潜力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如何理清发展思路,提出正确的红色旅游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实现黄冈市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黄冈来说无异于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就如何应对以上问题提几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议红色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龚志强  江小蓉 《商业研究》2006,(16):200-202
红色旅游是我国新兴的热点专项旅游产品之一,已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当前红色旅游开发也出现了滥开发、破坏性开发和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应及时得到解决。针对红色旅游开发中的不良倾向以及红色旅游的特殊性,必须采取多极点小区域合作开发、系统化保护性开发、深挖内涵基础上的本色开发和多种资源复合型开发等红色旅游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休闲旅游资源潜力巨大,红色旅游资源前景广阔,应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深度挖掘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打造休闲旅游城市,组合创新休闲旅游资源;创新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锦州历史悠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辽沈战役历史遗存受人关注。在国家提出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背景下,重视锦州红色旅游并开发其旅游价值对锦州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换菊  贾超 《商场现代化》2006,(30):233-234
江西省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类型全、品位高,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大省,发展江西红色旅游,有利于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优势,提出了江西省发展红色旅游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产品之一。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开发红色旅游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提出了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红色旅游的概念、缘起、特点及意义出发,分析了湖北省红色旅游资源拥有情况及开发现状,阐述了湖北省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及建议,希望对湖北省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工程,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已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概括了四川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分析了当前开发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开发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9,(17)
安徽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其红色旅游产业开发极具前景和教育示范意义。为增强文化自信,宣传红色文化以及助力推动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我们从全域旅游视角下探索了安徽省不同区域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用SWOT模型研究分析了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新模式和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创新路径,为安徽省红色旅游产业和全域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开发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通平 《商场现代化》2005,(29):246-248
目前,我国已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工程,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已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概括了四川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分析了当前开发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开发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主题形式,不仅是革命老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党政教育、爱国教育等重要工程。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红色旅游的资源进行充分认识,深入探索红色旅游资源价值,因此,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革命老区江西省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构建了由红色旅游资源价值、红色旅游环境价值、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条件价值三个维度的准则层,思政教育价值、红色文化氛围、政策支持等17个指标组成的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2)准则层中红色旅游资源价值对江西省红色旅游影响最大,指标层中重要程度排前三位的为思政教育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观赏游憩价值。(3)根据评价结果可知,未来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可以从资源整合、可持续性发展、红色旅游知名度的提升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李芳芳  张治荣 《现代商业》2013,(34):158-158
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古老的民俗文化,红色旅游资源独特。但庆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面临诸多问题,应改变发展思路,从产品创新视角设计兼容并包的旅游产品,提高红色旅游内涵和魅力,推动庆阳红色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冈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冈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价值较高,在全国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的浪潮中,黄冈红色旅游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黄冈红色旅游开发较晚,因此在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对于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推动黄冈第三产业的发展,造福老区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红色吴起”如何扛起旅游大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瑛 《中国市场》2011,(5):78-79
随着《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红色旅游成为当前中国旅游的最大热点之一。吴起作为红色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时,并未取得理想效果,本文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了吴起在发展红色旅游资源过程中存在发展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等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晖 《江苏商论》2012,(7):109-112
在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更强调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当前许多红色旅游景区存在生态恶化风险,没有明确的红色生态旅游开发标准,缺乏针对性的红色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红色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不足等等问题亟待解决。红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要强调生态化开发理念,保障红色旅游地自然生态安全,维护红色旅游地文化生态和谐,增强红色旅游地生态审美体验,促进红色旅游地综合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9.
陈静 《品牌》2015,(1):19
充分借鉴我国其他地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入挖掘和整合黄土岭村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在河北、保定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下有针对性的研究该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立足资源、市场及发展环境,科学评估本区域旅游的发展条件,制定合理空间布局。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旅游扶贫总体部署,统筹重点项目及各项产品。以有效指导黄土岭村创建红色旅游和休闲农业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黄土岭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普遍存在着趋同化现象严重、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整合力度不够、缺乏新意、导游员和解说员素质偏低、发展不稳定等问题,对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和新亮点、完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提高导游员和解说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